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黎族妇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服饰和面饰首妆文化、婚俗文化、纹身文化、传统礼节和娱乐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民俗,无不浸透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了黎族妇女的民族信仰、审美意识和思想感情,有着十分深厚的民族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2.
危静 《科技信息》2008,(29):183-183
哭嫁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文化,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及其丰富,有"中国式咏叹调"之称的哭嫁歌正是这种丰富文化的艺术产物。它是一种抒情性歌谣,以哭诉为主要形式,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以"夫为妻纲"、"男尊女卑"为基本原则的旧客家礼教婚俗文化,置客家妇女于受奴役受压迫、被当作财产和工具的"第二性"地位。随着新时代来临,《婚姻法》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形构了包括客家民系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婚俗文化。由此,客家妇女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以及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地位,成了新社会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浅谈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秋香 《科技资讯》2010,(6):236-236
黎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它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体育文化。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以及汉族文化的渗透,黎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状况严重,许多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消失的危险。本文从几个方面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旨在引起大家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从而更好地弘扬和丰富黎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5.
鲁南地区传统婚俗中所使用的吉祥物的独特功能所呈现的一般的特征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而具体举例说明了它们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内涵丰富、生机盎然的吉祥物在传统因子与时代质素的碰撞融合中仍具活力,它们在鲁南婚俗中将会持久地存在并继续演变。  相似文献   

6.
文章为中国社科院和上海交大联合考察小组"玉石之路"系列考察报告之一。笔者作为小组成员,负责进行古代州(今山西代县—雁门关周边地区)的玉石信仰民俗调研。笔者考察了代县—雁门关地区的用玉民俗和崇玉心理,从葬俗、婚俗、趋吉避凶习俗、宗教习俗等方面进行考察,以第三重证据的形式论证古代州地区玉文化遗存,从而为玉石之路山西道的路线提供旁证。  相似文献   

7.
吉祥物与传统婚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婚俗多以吉祥物为活动道具,它是婚俗内容的寄托物。传统婚俗的主要内容诸如祝子、辟邪、祝福新婚夫妇美满和谐、白头到老、生活富裕等,往往都是通过吉祥物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8.
"方言是一个地区民俗的载体,它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它不仅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它也是内容。"基于此,本文以南昌方言"大娘"为例,拟从音韵、媵制婚俗与大娘的关系二个方面来追溯南昌方言中这一表称谓的词的由来,得出"大"字在这一独特的称谓中含有"重叠"之义,并且简单谈谈这一特殊义在南昌方言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藏族传统婚俗文化及其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婚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婚俗文化都与该民族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婚姻制度息息相关,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藏族婚俗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新时期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大潮中,传统的婚俗文化正发生着改变,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混融、多姿多彩的风貌。  相似文献   

10.
金平县联防村的黄苦聪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从高山箐林中搬迁定居至今,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其传统的新米节与"老年"相应置换为中秋节与春节;丧葬仪式延续了传统,而婚俗却有较大变革。这些体现了其习俗文化既坚守传统,又受文化涵化的影响,呈现诸多变迁。  相似文献   

11.
黎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发展的阶段,有着一种信仰体系,即对图腾的崇拜与对美的追求。这种图腾崇拜的遗迹,至今仍然表现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顽强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审美心理。黎族的民间传统体育产生于黎族人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中,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特别是舞蹈和竞技都呈现出图腾崇拜的痕迹,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侗族南部方言区的传统婚俗受到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巨大冲击,发生了显著的变异:婚俗中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及原形态的道德择偶标准,或因商业需要而婚俗表演化,或因环境与身份的改变,一些淳风良俗的婚俗内涵渐渐淡化甚至消失。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虽然应当顺乎时代潮流,但优秀的婚俗不能市场化、商业化。只有让优秀民俗文化元素归原,才有实现文化与社会效益良性互动的可行性,才能使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得到长久的传续,使其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3.
陈浩渊 《科技咨询导报》2011,(15):230-230,232
本文通过传统婚俗礼仪与现代婚俗礼仪的对比,从生产力发展,社会思想与社会形态的改变,传统婚礼服饰的消亡三个方面论述现代婚俗礼仪较传统简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雷州半岛传统婚俗雷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俗雷歌是反映粤西雷州半岛传统婚俗的一面镜子,它描绘了雷州各种不同的传统婚姻形态和丰富多彩的婚嫁仪节:在婚姻形态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约束和两情相悦、自由浪漫的恋爱婚姻并存;在婚嫁仪节上,既闪现着儒家礼仪的厚重,又极具地方乡土特色,体现了雷州普遍性的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黎族妇女文身的说法有很多种,其中最流行的说法是“烙印说”,但不管从历史史籍,还是从实地调查来看,这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通过对黎族独特的社会文化、文身习俗,以及文身图案与织锦图案的相似性等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黎族妇女文身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是用图腾的方式来表示对青蛙和黎族妇女的尊崇。  相似文献   

16.
提起云南,人们常常用“神奇丰富,五彩缤纷”来形容。除了山川地貌的特殊位置所形成的奇特景观外,还由于生活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因为历史、地理、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的差别,所产生的多姿多彩、奇异独特的婚俗。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的一位官员所说的:“在一个省份就有这么多民族和睦相处,又有许多完全不同的风情婚俗,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云南各民族的家庭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小家庭,但婚制各有不同,多数民族实行血缘外婚制,有的禁忌很严。例如哈尼族严禁姑表姨表通婚,彝族姨表不婚,苗族、藏族同宗不婚,白族、纳西族同宗同姓…  相似文献   

17.
正海南省哈方言、润方言、赛方言、美孚方言等黎族地区的制陶技术是黎族人民长时间段的生活实践中留下来的文明印痕,是海南岛黎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黎族制陶技术历史久远,海南三亚、陵水一带即有拍印几何印纹的陶器遗存,从目前考古发掘材料来看,海南的陶器至少有长达六千多年的历史。目前留存至今日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堪称中国古代原始制陶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黎族妇女的文身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习俗,它反映了黎族女性原始的一种审美观念和宗教意识,曾在黎族社会里广泛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达,这种风俗逐渐消失。然而,文身图案作为一种原始艺术,一种民族文化,是记载人类历史和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应当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南票地区农村汉族婚姻习俗的特点,是时间长而讲究多,其中渗透着满族婚俗因素,各民族婚俗的相互渗透,形成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婚俗对于调节人际关系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家西番”传统婚俗文化随着当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在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家西番”的通婚范围、择偶标准以及结婚程序和仪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家西番”传统婚俗文化的变迁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以及“家西番”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民族的融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