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但由于传统教学中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导致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缺乏课外学习资源。构建"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网络化辅助教学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优势,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分析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探究"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首先分析了网络课程建设原则,其次详细阐述了基于THEOL平台的"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建设,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平台上建设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实践证明,"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有力地推动了本科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程序设计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讲解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极其重要。本文分析了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从多个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培养高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积极性,提高程序设计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实用性、不可替代性的特点,作为一门程序设计入门课程,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方面有着深远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对C语言教学主线给予一些建议和看法,以促进C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创新和编程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严宇 《科技信息》2011,(18):224-224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对于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剖析程序设计能力基本要素和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C语言课程的授课模式和不足,进而提出了C语言授课目标,并归纳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三个方面,以提高C语言授课质量,达到C语言教学关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王翠青  陈未如  黄宁 《科技信息》2012,(34):I0012-I0012
本文分析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并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在C语言的教学中首先注重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其次才是C语言的语法。通过在教学中使用“寻宝人”程序框架培养程序设计思想,适当取舍部分复杂难懂语法,使用在线判题系统进行实验考核,使学生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中不仅掌握了C语言的相关内容,更是建立起了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任务驱动下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现行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及考核方式比较陈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深入研究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和混合模式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任务驱动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本教学模式与以前教学模式相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向阳 《科技信息》2013,(16):264-264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编程语言,也是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主选课程。从多年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怎样在教学中抓住学生,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C语言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的教学主线,拓展学生思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8.
菅典兵 《科技信息》2009,(14):210-210,212
本文针对高等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从更新或改进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环节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C语言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是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课程,针对教师与学生普遍认为C语言难教也难学,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所进行的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各大高校都在开展的基础性课程,旨在拓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教学中存在方法陈旧、学生学习效果差的现象。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结合PBL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依托,以问题导向为核心,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学芹 《科技资讯》2014,(36):167-167
在世界各国,C语言程序设计始终是一门最基础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在中职院校中更是如此。该研究者从事C语言教学多年,深知该门课程的掌握对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但由于C语言的知识点较为繁杂,学习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很多问题。该文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就C语言教学展开分析和论述,结合教学经验探讨了启发式教学、分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希望能够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够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推动C语言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C语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程序设计课程。由于C语言本身学习难度大以及独立学院学生的自身特点,使得独立学院在C语言的教学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结合宁夏大学新华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实际情况,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C语言程序设计是我院信管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学习C语言有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C语言的特点,分析了C语言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完善的措施,该措施能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逐步走向多元化、多方位,这就推动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范围的拓展,特别是在各大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已经成为高校理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是我们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介于此该文就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进行探讨,C语言程序设计属于一门工科类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该文就当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医药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设的现状分析,针对学生程序编写的困难、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学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的归纳与总结,受“模式”这一概念的启发,创新地提出了将“模式化”教学方法应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使抽象的程序设计变得有章可循。结果表明:将“模式化”方法运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轻松、快捷的掌握了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还提升了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本文提出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开展该门课程的教学,具体探索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案例的选择以及如何组织实施.实践证明,在课堂及实验教学环节中应用案例驱动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从课程基础、教学方式、教学重点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8.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继程序设计基础,同时又是专业课的实验编程语言,主要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为此从如何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新的教学尝试,在2009级和2010级《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光妲 《科技资讯》2014,(34):167-167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大多数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该文着重分析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理论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设计来进行计算思维教学设计,探索如何将计算思维引入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使学生能够按照计算机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从计算机的视角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设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序设计语言种类很多,并且发展很快,高校中应该开设哪些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如何设置,将影响到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软件开发等实际工作的能力.提出采用C 语言作为主要程序设计教学语言,以C,C ,VC为主线,并适当学习其它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