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南菜地土壤酸化特点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菜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其酸化特点不同于其他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本文着重研究昆山地区菜地土壤的酸化特点.结果表明:菜地土壤酸化程度明显高于稻田土壤;上层土壤 pH值低于下层,酸化更明显;而且土壤酸化程度随着菜地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加剧,不同时间区间内的菜地土壤,酸化程度和酸化特性都有所不同.氮肥的过量施入、不合理的菜地种植模式和种植方式是加剧菜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文章根据酸化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翁源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测土施肥农业项目调查数据及实地采样调查数据,利用spss 18.0和arcgis9.3等软件,分析1982年以来珠江北江上游翁源县土壤表层p H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翁源县土壤表层p H总体分布特征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30年来大部分范围土壤表层有酸化的趋势,水稻土、菜园地、潮沙泥土有酸化的趋势,而黄壤、红壤、赤红壤、紫色土的p H有所上升.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农业施肥措施等是导致翁源县土壤表层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省18个县(市、区)为调查位点,对土壤酸化现状及治理情况开展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分析和数据收集,获得各调查位点土壤pH值数据。结果表明,18个县(市、区)中,强酸性(pH≤50)土壤占13个,酸性(5.0<pH≤5.5)土壤占5个。2017—2021年,在福建省的9个设区市中,有7个市的土壤酸化问题依然严重。通过“线上问卷+电话访谈+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地方政府、农户和企业3类调查对象开展调研,摸清了福建省土壤酸化治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应高度重视土壤酸化治理工作,充分利用福建省丰富的贝类加工副产物贝壳,将其加工成土壤调理剂,达到治理土壤酸化,缓解土壤重金属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助推经济绿色发展的效果。基于“重协同、强产业、全链条、促发展”的治理理念,结合成功案例,提出政府主导、校企助推、人才助农、精准施策的“政产学研用”多元互助模式,共同推动土壤治理。  相似文献   

4.
酸雨对陆生生态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土壤肥力衰退而实现,在此过程中,盐基性元素的淋容和重金属元素的活化是最重要的。经研究发现,在酸雨淋洗的早期,土壤 pH 因盐基阳离子的释放而上升,但在继续淋洗之后,土壤 pH 值下降,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减少,表明了土壤酸化是不可避免的。从模拟盆栽试验和田间调查都表明,它将导致蔬菜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这使得土壤对蔬菜作物的宜种度下降,最明显的是蕃茄不能生长或结果。土壤酸化还将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Fe、Mn、Cu、Zn、Pb 和 Al)的活化度增加,研究还表明。酸雨 pH 降至3.0时,中性与酸性紫色土都将在五年内发生酸化,而当酸雨 pH 值为4.0时,则必须十年以上雨量方可使土壤酸化。因此,可以认为,现代酸雨如重庆、贵阳等地方,将对土壤、植物、动物以至人类都是有危害的。  相似文献   

5.
对佛山市城郊主要菜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菜地土壤酸化严重,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说明佛山市城郊菜地施肥技术应该控制氮、磷、钾肥施用量,同时加大施用有机肥料,并增施石灰、壳灰等碱性物质来控制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杭州龙井茶田土壤酸化趋势日益加重的现状,通过矿物表征、室内试验等技术方法,研究了茶田土壤酸性来源及产酸机制. 在茶田现场采集6组20个土壤样品及对应岩样,茶田土壤pH稳定在4左右;通过XRD和XRF对土壤样品和岩石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茶田土壤中的常规阳离子含量远低于全国土壤元素丰度值;土壤和岩样动态淋滤试验结果表明,土壤酸性类型为HNO3和H2SO4,基岩风化过程中产生的Ca2+含量较大,且易发生淋溶,土壤成土后K+、Ca2+、Na+、Mg2+等盐基阳离子淋失快且淋失量大,是造成酸化的主要原因. 茶树在多年种植条件下,由于盐基阳离子淋失,使得土壤盐基饱和度降低,从而导致土壤缓冲能力降低,造成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生物炭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以pH 5.63和pH 5.10的温室黄瓜连作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m(生物炭)∶m(土壤)=1∶100,3∶100,5∶100,以不添加生物炭的土壤为对照。采用温室内塑料钵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酸化土壤改良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炭添加量都可以提高酸化土壤的pH,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和有机质的质量,降低土壤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Al~(3+)的量和交换性H~+的量。土壤pH与土壤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Al~(3+)的量和交换性H~+的量呈负相关;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碳的质量和交换性盐基总量呈正相关。培养结束后,pH 5.63的土壤m(生物炭)∶m(土壤)=1∶100,3∶100,5∶100分别比对照的pH提高了8.5%,11.2%,17.2%;而pH 5.10的土壤m(生物炭)∶m(土壤)=1∶100,3∶100,5∶100,分别比对照的pH提高了13.5%,18.0%,20.4%。2种土壤均以m(生物炭)∶m(土壤)=5∶100处理效果最显著,而且对酸化严重的土壤改良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洱海湖滨区露地栽培菜园土壤酸化原因分析与矫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酸性成土母岩、土壤水分运动方式发生改变、过量施用氮磷化肥和粗制农家肥等是造成洱海湖滨区露地栽培菜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结合田间试验,提出施用石灰等碱性肥料、合理进行水旱轮作、开展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技术措施,对改良和矫治酸化菜园土壤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硫酸酸洗液的利用钢管、板、线材等上的氧化铁层一般用硫酸处理。工厂规模大,大量废酸液根本无法贮存,只能排放,既酸化附近的土壤,又严重影响周围的水质。钢铁酸化处理的原理为:  相似文献   

10.
浙江西天目山土壤理化性质的海拔梯度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了解西天目山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并验证酸沉降导致近年来西天目山柳杉衰退的观点.沿海拔梯度从350~1 350 m每隔200 m选定取样点,每个样点分3层取土样,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总体来看,随着海拔的升高,粗颗粒比例、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物含量增加,土壤容重和pH值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总氮和总磷含量没有固定的趋势.与11年和20年前相比,土壤pH值显著降低,表明土壤呈现明显的酸化,土壤的快速酸化提供了酸沉降诱发柳杉快速衰退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模拟酸雨对土壤酸化和盐基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研究了中国南方主要酸性土壤类型在模拟酸雨影响下土壤酸化和其缓冲性能及盐基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酸雨淋洗引起土壤pH降低,盐基离子淋失,随着酸雨溶液pH的降低,土壤酸化趋势加剧,盐基淋失量增加,红壤对酸雨的缓冲性能好于砖红壤,淋出液中K^ ,Na^ ,Ca^2 ,Mg^2 含量加上淋洗后土壤交换性K^ ,Na^ ,Ca^2 ,Mg^2_含量大于原土壤中交换性K^ ,Na^ ,Ca^2 ,Mg^2 总量,说明在酸雨淋洗下,土壤中某些矿物发生风化溶解,释放盐基进入土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模拟酸雨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酸雨作用下三峡库区4种典型土壤盐基离子的释放特点和释放机制.研究表明:酸雨会导致土壤酸化,土壤pH值随酸雨pH值下降而下降,土壤pH值和CEC含量越高,土壤受酸雨酸化影响越小;淋滤液的电导率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且都有一个峰值,但峰形有明显差异;酸雨导致盐基离子的淋失,盐基饱和度降低,土壤中各离子淋失量大小均为Ca2 >Mg2 >Na >K .  相似文献   

13.
氮转化的生化调控对蔬菜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室栽培条件下新型脲酶抑制LNS、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与尿素配合施用对蔬菜产量、品质及菜田土壤pH、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抑制剂配合施用对芹菜产量和Vc含量影响不大,但却显著降低了芹菜的硝酸盐含量,提高了下茬生菜产量.一季氮肥的施用就使温室土壤表现出了明显的酸化和盐分表积趋势,但两种抑制剂与尿素配合施用可以使土壤酸化程度明显减缓.芹菜定植后1个月时,U UI NI处理的土壤pH与U和U UI相比,分别提高了0.7和0.52个pH单位,差异极显著(P < 0.01);第二茬生菜收获后,土壤电导率值与二者相比,分别降低了17.67%和17.00%.因此,脲酶和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调控氮素转化可能是缓解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重庆地区 20 年间紫色土酸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酸沉降危害严重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域,对其主要农业土壤--紫色土进行大面积土壤酸化调查,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重庆市土壤普查的保留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探讨近20年来酸沉降对紫色土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比较,目前重庆市农用地和蔬菜地中的石灰性紫色土减少,而酸性和强酸性紫色土增加;同时,农用地的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证实了在近20年的酸沉降影响下,重庆市大部分紫色土已发生酸化,且酸化程度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长期施用肥料与农药导致大面积重金属低污染农田土壤和典型农药污染农田土壤,开展了镉低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吸取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物化-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城郊集约化菜地重金属与农药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典型持久性农药污染农田土壤的强化修复技术、果园酸化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物化-生物修复技术等的研发工作。开展了镉低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吸取修复技术研发,建立镉低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技术示范基地,初步建立伴矿景天-镉高积累水稻轮作技术,开展了伴矿景天生长适应性研究,建立了稻田免耕景天科植物的切枝-撒直播栽培法快繁技术,示范区伴矿景天第一季对土壤中Cd的去除率达到21.1%,确定秸秆镉高积累品种各3个,初步建立了其栽培技术并进行了示范,镉高积累品种对土壤中Cd的单季去除率达到3.9%;开展了超积累植物的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研究,制备了镉抗性木霉和根际促生菌制剂,初步建立了伴矿景天的安全焚烧技术及重金属回收技术,探明了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开展了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物化-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发,开展了基于纳米壳聚糖材料的土壤镉物化稳定修复技术研究,确定了籽粒镉低积水稻品种3个,建立了镉低污染土壤水稻安全生产的水分调控技术;开展了典型持久性农药污染农田土壤的强化修复技术研发,明确了土壤中质粒p DOD转移的影响因素,分离出长效除草剂嗪草酮高效降解菌ZCT并研究了其农药降解特性,探讨了DDT类似物对人体内分泌体系的干扰;开展了城郊集约化菜地重金属与农药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发,研制并优化了基于生物炭的复合土壤修复调理剂,制备出针对复合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高效降解菌剂,初步研发出基于城市厨余废弃物培养基的菌剂扩大培养技术;开展了果园酸化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物化-生物修复技术研发,探明了山东烟台不同果园中土壤的酸化特征,开展了酸化土壤的物化改良、铜污染土壤的络合蒸发修复技术研究,初步确定了酸化与铜污染果园土壤修复示范基地;研发了污染土壤各类物化与微生物修复制剂。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福建省107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土壤pH值在4.5以下的茶园占86.9%,其中pH值低于4.0的严重酸化茶园占28%。从土壤肥力指标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丰富,肥力优良和尚可的分别达88.8%和95.3%;速效磷含量中等水平,肥力优良的达64.5%;而速效钾亏缺,73.9%的速效钾落在较差等级。从微量元素指标看,有效锌含量较丰富,适中以上的占91.5%;有效铜、有效锰含量偏低,缺乏的分别占66.0%和55.7%。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方80个地表水体的酸沉降临界负荷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沉降对中国南方地表水体的影响。应用动态酸化模型 MAGIC,计算了中国南方 80个地表水体的酸沉降临界负荷。结果表明 :大部分水体的酸沉降临界负荷较高 ,大于 2 kmol.hm- 2 .a- 1 ,呈现地带性分布。西南地区的地表水酸沉降临界负荷高于华东和华南地区 ,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土壤的酸化敏感性由东南向西北减弱。临界负荷较高 ,表明这些水体对酸化不敏感。地表水酸化不太可能成为中国严重的区域环境问题。但是少数山地水体的酸化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土壤养分不平衡、盐类积聚、土壤酸化和有害微生物增加、土传病害加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设施蔬菜连作的主要障碍原因,提出了合理轮作、改善土壤环境和栽培管理的具体防治技术措施,并论述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浅析设施园艺的土壤生态问题及清洁生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娟 《广东科技》2013,22(6):90-91
目前设施园艺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面积也越来越大,成为了现在农业超产稳产的主要模式,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试验,设施园艺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壤的盐渍化、酸化、土壤养分流失等,主要从科学施肥、高效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角度来思考如何解决园艺土壤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清洁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土壤的高强度利用以及不科学的管理,尤其是大量甚至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富营养化、次生盐渍化、连作障碍等土壤健康问题日趋加剧,严重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高强度利用下土壤物理、化学、生物退化问题,江苏省土壤学会联合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将于2011年10月1日在苏州举办国内首次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主题为高强度利用下的土壤生态与土壤健康问题。征文范围及主要内容:高强度利用下土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土壤生态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