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带状传感网采用分簇拓扑能有效管理网络,但负载不均衡容易导致节点能耗不均而影响网络寿命的情况.提出一种带状网负载均衡路由协议(SWSN-LBR)完成网络划分及汇聚节点选择.该协议仅需分簇的节点数和剩余能量信息,采用二分法快速确定出横向网络分区的最佳能量平衡分界点.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小能量成本树(MECT)路由相比,该协议能有效提高网络平衡性,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EAP协议与Diameter协议的基础上,为解决分布式认证系统节点间会话一致性的问题,以及尽可能减少服务节点数量改变时产生的会话迁移数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的加权负载均衡算法(MOLB)。该算法使用散列法、虚拟节点和红黑树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客户端请求在服务节点间的合理分布。Diameter网络环境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较小的负载均衡度和会话破坏度以及较低的会话破坏分布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簇的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现有的簇间路由协议没有考虑网络负载的均衡,提出一种高效节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间多路径路由协议。该协议基于簇头节点到汇聚节点的最小跳数生成从簇头节点到汇聚节点的多条路径,根据簇节点的剩余能量和负载将数据通信均匀分布在不同的路径上,从而达到簇头节点间的负载均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能有效地均衡网络负载,节省簇头节点能量,从而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节点选择路径时存在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RPLBT).该协议采用负载均衡树使网络中簇头间通信均衡,保证网络中数据流量均匀分布.仿真结果表明,RPLBT有效避免了局部节点负载过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DHT类型的P2P协议在网络演进的过程中会产生超级节点,进而导致度分布严重失衡,网络传输的平均时延增大的问题,该文在Chord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递归结构的P2P协议:R-Chord,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说明,该协议能够有效抑制超级节点的产生,使节点的度分布趋于均匀,使网络的负载在节点间的分布更均衡.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的不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拥塞避免转换路由协议.此协议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出潜在的拥塞;将发生拥塞地区的报文通过转换路由树转移到其他拥塞和延时更小的最佳路由;对于无法转发的报文,协议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拥塞报文暂存机制,从而有效地减少拥塞报文的丢失.此外,还综合考虑了通过统计获得的节点队列负载容量,提出了一个新的路由准则"拥塞度"来度量网络节点传输的拥塞控制状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路由算法能够提供较好的网络流传输公平性及负载均衡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无线网格网(Wireless mesh network,WMN)中节点间的端到端传输时延,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负载均衡与时延约束的自组织网络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Enhancedrouting protocol on 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AODV)with load balance and delay restriction,BD_AODV)。BD_AODV要求源节点在进行路由请求时,包含对传输时延的要求和节点的负载信息,选择满足传输时延要求的节点转发路由请求至目的节点,目的节点搜集并将每条链路的平均负载反馈给源节点,使其能够据此选择合适的传输路由。网络模拟软件仿真实验表明,BD_AODV有助于保持网络的负载均衡,缩短端到端的传输时延,减少数据包丢失,提高无线网格网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WSN层次型路由协议中簇首单跳传输数据至汇聚节点、而部分簇首因传输距离过长导致能量过早耗尽从而影响整个网络寿命问题,提出了基于剩余能量对簇首优化选择和簇首至汇聚节点间多跳数据传输的改进算法.对首个节点死亡轮数和能量图像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可使全网负载更加均衡,并进一步延长了网络整体寿命.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流的无线传感网负载均衡问题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普通节点与有较大能源和计算能力的网关节点相连,由网关融合成员节点的数据并实现数据的长距离路由转发.网关节点负载均衡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中的关键问题,Low给出了负载均衡问题一个近似度为3/2的算法,我们举出反例证明此算法的近似度不可能为3/2,并设计了一种新的近似度为2的基于网络流的算法.实验仿真表明,在节点数较多的大规模传感网络中,新算法的近似度更低.  相似文献   

10.
在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普通节点与有较大能源和计算能力的网关节点相连,由网关融合成员节点的数据并实现数据的长距离路由转发.网关节点负载均衡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中的关键问题,Low给出了负载均衡问题一个近似度为3/2的算法,我们举出反例证明此算法的近似度不可能为3/2,并设计了一种新的近似度为2的基于网络流的算法.实验仿真表明,在节点数较多的大规模传感网络中,新算法的近似度更低.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跳树状路由协议,提出了一个基于heuristic算法建立近于全域平衡的资料收集树算法(Balance Convergecast Tree,BCT)该算法能降低资料堆积程度,减少资料收集时间并延长网络断裂的发生时间,同时在该算法中增加一个节点同步传输程度的频道分配机制,使得树上的节点以最少的通信时隙与有限的码字来组合配置通信频道作为资料传递时使用,提高同步传输程度,减少资料停留在节点中的时间,使整个网络中资料收集速度更快速.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更快速的收集网络上的资料并延长网络运行时间,同时证明了负载平衡的树能大大提高树状结构收集资料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蓝牙散射网的发展现状及网络协议,指出Bluetrees协议算法存在的问题:Bluetrees网组建不均衡时影响系统传输均衡性、未考虑设备的移动性对散射网的影响及可靠性问题.接着对形成Bluetrees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增强了系统以及Bluetrees的均衡性,考虑了设备的移入与移出对散射网的影响以及散射网的重组,增强了散射网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过对该算法的改进和完善,减小了设备的移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性能.最后以车队的相互通信和指挥控制为例说明了本文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AODV路由协议中负载及能量均衡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目前无线网络在负载及能量均衡方面改进的几种主要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在路由过程中均衡负载及能量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将路由节点按网络负载情况和剩余能量的大小分为几个状态,然后根据节点状态以不同方式响应路由请求;通过NS-2环境进行仿真实验,发现使用该技术改进的AODV路由协议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网络拥塞状态及能量的使用状况比没有使用该方法的网络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某双悬臂渡槽风致破坏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某双悬臂渡槽的结构及风致破坏情况,论述了渡槽静力风荷载与等效脉动风荷载的计算方法,指出渡槽等效风荷载的计算方法有别于桥梁和建筑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作用在某渡槽结构上的风荷载响应,分析了该渡槽风致破坏的原因:低估了结构静风荷载,忽略了结构脉动风荷载的影响;结构自身的抗风构造缺陷.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桥梁结构进行寿命分析,基于蒙特卡罗计算方法,运用了ANSYS有限元程序,以时间为基本变量的材料性能参数和荷载变化特征为变量,建立了桥梁结构的抗力与荷载模型,计算出桥梁结构的应力、变形值,再由2条桥梁可靠性判定准则推算出桥梁在不同运营时期的可靠概率,由此可以得出桥梁的时间-可靠概率关系曲线,从而可以从曲线图中读取不同使用期的可靠概率,推算出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剩余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桥梁静载试验是检验桥梁性能及工作状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四川南部某特大拱桥的静载试验,获得了该桥的结构现状及整体受力性能情况,检测结果显示该桥桥跨结构不满足汽车-10荷载等级使用要求。试验数据及分析结果为该桥的营运使用,及以后对该桥的综合评估、修复、加固或重建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基于曲率模态理论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损伤识别方法在桥梁结构监测中的适用性,采用SAP2000软件创建钢桁梁桥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调整节点处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改变节点的连接刚度,并模拟节点的不同损伤工况,然后对结构的模态振型进行曲率模态计算.在Matlab软件中应用Bior3.9小波函数编程,提取曲率模态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得到损伤指标D值,根据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对桥梁节点进行损伤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识别出损伤节点的位置,并且损伤指标会随着损伤程度的提高而增大,为钢桁梁桥的损伤检测和健康监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益阳资江三桥的结构特点,以及成桥静、动力荷载试验的仪器、方法与测试结果.通过静动力荷载试验,对该桥在营运状态下的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了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大跨径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合考虑静风荷载与结构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跨径悬索桥静风稳定性进行了全过程分析.以江阴长江大桥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结构布置方式、初始攻角以及主缆的垂度效应等因素对大跨径悬索桥静风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