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雪芹在甲戌本《石头记》第一回中明示:自己的作品“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而所谈之‘情”,意在使读者也“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作为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对于生活中的美与丑,其态度是判然分明的。其中有关“情”、“色”的描写,不仅把人物深邃的内在性格抉发出来,充满了不同质素的矛盾和搏击,同时创造了正、反面的不朽典型形象,标志着现实主义创作的发展和成就。一、“痴情”和“意淫”曹雪芹曾公开声明:《红楼梦》“其中大旨谈情”。第五回《红楼梦引子》提出:“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太虚幻境”的宫门上横书着“孽海情天”四个大字。有人把“太虚幻境”视为大观园在天国的投影,实则作者着意通过这一“飞尘罕到”、“人迹难逢”充满诗情画意的仙境,与现实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一种理想化境界的憧憬和追  相似文献   

3.
郭店楚简中有“刃”和“纫”两字 ,从先秦文献和音韵训诂的理论来看 ,这一字皆应读为“昵”训为“亲”。  相似文献   

4.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翻译家和语言学家.他在翻译过程中,大胆吸收具有丰富形态变化的印欧语系的某些词法与句法,尤其是借鉴印欧语系通过词尾变化显示词类与句法功能的特点,创造性地采用“底的”、“地的”、“的地”、“底地”等复合助词.尽管有些助词由于其书面形式与口语不一致而没能通行开来,但鲁迅这种大胆吸收外来文化与力图丰富与发展汉语语法的胆识与魄力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此外,对助词“的”的频用、叠用,以及将“的”字用于数量词之后和“的”字与中心语组合等等,无疑都显示了鲁迅语言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5.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一段有名的论战,很多课本和文选都收录了这篇文章。但是,对文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加”字的注释,各种版本却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加”字是“夸大、虚报”的意思,另一种观点认为“加”是“增加”的意思。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的祭祀制度,我们认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的“加”字应该是“增加”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市场中的激烈竞争,迫使商家不得不思考竞争中的战略与战术问题.笔者谨在该文提出“企业经营四字战术”,即“变”、“奇”、“借”、“速”,供商家在市场竞争中参考.变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这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市场对企业来说,就象大海,变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相对的静对人们来讲是容易应付的,而绝对的变往往使人们难以对付.以变对变是企业适应市场、立足市场的  相似文献   

7.
在今天,"呆"读dāi,"待"读dāi和dài。在dāi音"停留"意义上,两字存在混用的情况。"待"字比"呆"出现早,先秦就有"待"字,而"呆"最初是"保"的古文,到元朝才有了"傻"的意义。在明清之前,"待"字的含义没有"停留"意义,明清开始才有此含义。"呆"字到明清也只有"傻"之类的含义,只是到了新中国建立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才出现了"停留"的意义,也是在这个时候,"呆"、"待"混用了。"待"读"dāi"是在与"呆"混用后,受"呆"的影响才增读"dāi"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归纳了《史记》中双宾动词进入“于”字结构和“以”字结构的规律、原因以及“于”、“以”在句式中的作用。“于”、“以”的使用既和动词有关,也和句子强调的重点有关,同时“于”字还可以用来区分直接宾语和问接宾语的界限。  相似文献   

9.
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一剧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中国文学中极为独特的一位女子形象。她一直生活在极度封闭的家庭和时代,因偶然一次到自家后花园而开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她接触春天后青春觉醒了。党醒后的杜丽娘集中体现出了汤显祖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社会追求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人生追求。突出了“情”与“理”、“法”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汤显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一种超越性思考。在他的思考中既体现了他的先进性也体现了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所”字结构中的“所”字是个颇具争议的文言虚词.通过句法和语义两个层面对“所”字结构中的“所”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字结构中的“所”字具有指代上的模糊性和句法上的粘附性,“所”字实属具有指代意义的结构助词,而“所”字结构中的“所”是代词的说法与词类的划分标准存在冲突.不同类别“所”字结构中的“所”字句法语义具有差异,应具体语境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蒹葭 《少儿科技》2009,(10):11-12
别以为只有你们人类才有七情六欲,我们植物也是有“感情”的。我们有喜、怒、哀、乐,也会“思考”,甚至还会“察言观色”呢。这可不是我们自己在吹牛,而是你们人类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哦。  相似文献   

12.
“给”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的义位较多,其“给予”义是“给”字最基本的意义,也是最早产生的义位。通过对清代有代表性文本《醒世姻缘传》、《红楼梦》、《儒林外史》、《儿女英雄传》、《老残游记》的搜索,对表示“给予”和“使役”义的句型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使役”义的“给”是由表“给予”义的“给”转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张桂秀 《奇闻怪事》2007,(2):93-93,95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深刻地表达出他对失去侄儿的悲痛之情,凄恻哀伤,真挚感人,催人泪下。作者在祭文中,将情思融入对日常生活的回忆之中,自然,质朴,亲切。这是真情的流露,它最淳美,最深厚,最浓重。全文围绕一爪“情”字展开,饱含了亲友之情、思念之情、痛惜之情和悲悼之情,泪透纸背,泣贯字行,真是千载一祭,情动天地。  相似文献   

14.
“齐”和“斋”在古代曾通用,二者的关系是:“斋”是古“齐”的一个引申义的分化字,是“齐”字加“示”旁专表“洁戒”等义的一个后起的会意兼形声字,“斋”字中的偏旁“齐”表音兼表义。在“斋”字出现之前,“戒洁”等义是用“齐”的,出现之后与“齐”同用了一段时间,大概在汉以后,基本不再用“齐”表“洁戒”义,而用“斋”字。  相似文献   

15.
什么叫“书籍”:《史记·礼书》“礼书第一。”唐人司马贞《索隐》注释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正字通·日部》解释说:“书,几载籍谓之书。”书、书籍,作为文化载籍的总名,是人人都知道的然而要问“书”字、“籍”字的最早字义(即本义)是什么?“书”字、“籍”字的书籍义是怎样演变形成的?这就需要有一些文字学、测站学的专门知识了。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解释说:“著于竹帛谓之书。”许慎又在他的《说文解字·幸部》中解释说:“舍,着也。从章,着声。”“书”字属于“幸”部,幸字正是“笨(笔)”…  相似文献   

16.
“癌”字不见于《康熙字典》等传统字书,至1915年才正式出现于《辞源》和《中华大字典》中,谓恶性肿瘤,生于身体内外,凹凸不平,硬固而疼痛。然1979年《辞源》修订时,“癌”字又悄然退出。这大概是因为“癌”字来路不明,既无字书依据,又无文献用例,与《辞源》的修订宗旨──“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①相悖,于是只能作为现代医学用语编入《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也许正是滥觞于此,学术界才忽视了对“癌”字的探源讨流,以致错误地认为,它是一个“日译汉字”,其“字形和词义都是由日本人创造”②…  相似文献   

17.
“辛”,“ ”二字声近形似,意义相通,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分为两部。但历来各家争说纷纭,或谓“辛”,“ ”当为一字,或谓两字。关于二字的本义,各家又从甲骨文、金文等字形上加以分析,各有说法。本文从形、音、义三方面分析认为“辛”、“ ”甲骨文字形一致,古音相近,意义相通,本为一字,假借而为十干之辛。“辛”、“ ”为会意字。二字的本义当为“罪也。从干二,二,古文上,干亦声。”干之本义为盾,引申为“犯也。”犯上即罪也,“辛”、“ ”为会意字。  相似文献   

18.
数百年来,《金瓶梅》就被目为“大抵市诨之极秽者”(《味水轩日记》)的“淫书”.“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才基本上给它“平”了“反”,并给了它一个比较公正的“说法”:“她是一部很伟大的写实小说,赤裸裸的毫无忌惮地表现着中国社会的病态,表现着世纪末的最荒唐的一个堕落的社会的景。”(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即便如此,也还有些好心的读者,作如是之想:把书中淫秽情节连同闺房媟语,市井骂语,通通芟除,岂不更好?曰:否.如此一来,“干净”倒是“干净”,但,因为书中没有了当时“社会的病态”、没有了“世纪末的最荒唐的一个堕落的社会的景”,它也就难以成其为《金瓶梅》了.出土的鼎彝,浑身土花锈斑,煞是“难看”,你若是用现代技术,将其全部除去或磨光,试想那还成其为出土文物吗?就《金》中的詈词骂语而言,那也是这部反映晚明市井生活的“世情书”,“风俗图”所不可或缺的“景”.短了骂詈,便成不的《金瓶梅》.它毕竟不是清代中叶写那钟鸣鼎食之家的“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一、“骂”、“詈”二宇考略及“骂大会”的定名 “骂”,“詈”二字,《说文解字》并收.《说文通训定声》解释二字的构成及含义说:“骂,从网,马声.”是个形声字.又引《释名》释其义云:“骂,迫也,以恶言被迫人也.”是  相似文献   

19.
将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关“记梦”的诗归纳为写报国之壮志、兴亡之感伤、相思之苦情、悼亡之悲思、揽胜之旷怀、游仙之幻想、思乡之愁绪、念友之挚意、忆昔之深慨、生命之咏叹十个层面,认为这是古代诗人思想的反射,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折光,也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中的“白日梦”观点的最佳诠解。  相似文献   

20.
荀子的人性论不能很好地说明礼义法度的来源问题。荀子在《解蔽》篇中系统阐述了“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心达到一种特殊的状态---“虚壹而静”之后就可以对道有发现和把握的能力。虽然“心”与“道”关系确立的前提是“心”的“大清明”状态,但是,这不代表人人都可以见道,只有圣人对道才有所理解。但是,这至少可以在理论上为礼仪法度的来源提供说明。同时,荀子承认“心”对于道有学习和接受能力。由此开始,圣人施教,后天之“伪”就建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