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在“全球化”语境下,英语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共同推进,各国的个性化语言或逐步散失或走向大众,世界上各主要区域性英语变体间的差别实际上正在逐步缩小。国际化和全球化强调“统一性”,但必然会打上各民族化个性的烙印,保持着地区差异,这就是所谓的“和而不同”。但从交际有效性需要的角度来看,各英语变体均要顺应英语语言规范,英语教学中则更需要这样的规范作为参照。  相似文献   

2.
忽视文化背景而单纯地进行语言教学往往会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用词不当、言语生硬、举止言谈不得体等失误 ,导致许多不愉快的交际结果。要使学生能够用英语与英语文化的人成功地进行交际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导入文化因素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技能。本文力图就语言教学如何结合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英语作为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英语是中国同其它地区,国家跨文化交际的产物,是让对方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和桥梁,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当着重要的媒介角色。本文拟通过讨论中国英语的内涵,特点,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要求,例举在跨文化交际中大量使用中国英语的例子来体现中国英语存在的必然性,它所承担的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继而证实它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举重若轻的作用,同时本文也探讨中国英语现今的不足以及今后在跨文化交际中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吴佳庆 《科技资讯》2014,12(21):200-201
对任何一门外语语言的学习都不可避免的要碰到不了解外语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还有一些语法、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而难免出现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问题,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语言用语失误和社会用语失误两方面.本文分析了提高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 的重要意义及英语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获取运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的本领。只有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只会组织语法上正确的句子,而不会选择适应交际场合的语言变体是达不到语言学习的目的的。章就语言变体,即语域及其在交际中的选择进行阐述,并指出在跨化交际中常见的语域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6.
张丹菊  王丽 《科技信息》2011,(14):158-158,160
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定义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英语与英语教学本土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的国际化加速了英语在全球范围内本土化进程,中国英语是英语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在分析中国英语研究发展概况之后,指出我国英语教育存在过分强调“标准化英语”教学和忽略中国文化教学两种不良倾向,并从三个方面探讨我国英语教学本土化的途径,即,制订符合国情的英语教学目标;弘扬中国英语,理性对待标准英语;培养英汉双向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也日益普及,国际化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英语进入中国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语言习惯与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它的本土化,即出现了英语的中国变体——中国英语。本文将从中国英语的成因及特征入手,讨论它与中国式英语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不同文化的人交往时,难免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来自不同社会和地区的人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新的目标.本文从日常交际,观念,思维模式,英语各种变体,肢体语言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说明了文化障碍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便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符昕昕  徐航 《科技信息》2009,(32):366-366
随着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者达成共识---"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应该包括文化教学"。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过于重视培养其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在教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不仅需要有语言知识,还要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高职英语语言教学中体现文化教学,主要方法:加强文化意识;注重英语课堂上的跨文化教学方法;加大英语教学的文化含量,以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廖倩 《科技信息》2008,(35):275-275
English teachers in China are aware that what kind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employed to improve student's linguistic acquisition and that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always make it possible for students to be more often in contacts with the English language, thus creating an atmosphere of learning English language. Help students to jump over the gap between only reading English loudly and speaking English fluently. Here I will sh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achers' role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ir applies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哲学语用意识在汉英跨文化交际中对英语产生的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两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以此可以深入探讨"怎样用地道的译入语表达原语所承载的文化"这一译界长期命题提供新的视角。文章指出,中国英语也罢,中式英语也罢,它们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及表达方式在中国人潜意识中的存在有密切联系。这种思维方式根深蒂固地、同时又不易觉察地使中国人在英语学习、使用时对英语表达方式产生排斥和异化。中国英语之所以不是中式英语最重要的一个指数在于它克服了汉语思维模式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芳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02-105
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ChinaEnglish)。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存在区别,也有其联系。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由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而形成;中国英语表现在语音、词汇、及语篇层次上,这启示我们在英语学习与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中国英语这一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者认为,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英语变体一中国英语。然而,使用一些语言特点和语言使用的标准来检验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使用的英语,中国英语却缺乏存在的证据。本文将探讨确立语言变体的因素,并将使用它们对在印度和中国使用的英语进行分析。通过与公认的英语变体一印度英语的比较,可以对在中国使用的英语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从英语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英语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角度,探讨语言知识与言语训练双层面并举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及选用题材、体裁多样化的英语教学素材对提高学习者实用英语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英汉歇后语探析与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歇后语在英语语言学中还没有它的学名,但歇后语并非是汉语的专利,英语也有歇后语。从词语的理据、修辞手法、句法结构和文化意蕴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歇后语进行初步的探析与对比。  相似文献   

17.
陈凡 《科技信息》2012,(18):207-209
With the occurre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translation of contractual English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hina economy.However,as a subject of business English,it is rare to find the research of contractual English,furthermore,the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 including business English is not suited for contractual English translation.It will have both theoretical meanings and practical meanings to analysize contractual English translation.After simple contrast between business English and contractual English,from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ntractual English,the author discussed in detail about his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of the standards and mode of contractual English translation.The translation criteria:"faithfulness","exactness"and"customariness"are suggested.In the translation mode,the linguistic analysis is used to translate the contract,namely,vocabulary and syntax.The paper is completed on the basis of the author’s knowledge on the linguistic theroy and understandings of contract and contractual English.  相似文献   

18.
隐喻在语言中普遍存在,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语言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文化是语言的载体,文化在不同语言中所表现出的隐喻现象也是大相径庭的。而某个相同的和文化有关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所暗含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如果缺少文化信息和当时的具体语境,都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的理解起阻碍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的渗入,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语境的把握能力,这些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采用"新时代交互英语"进行听说课程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04级和05级英语专业学生在使用该教材前后的英语语言技能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该教材有助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相似文献   

20.
Englis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eign languages taught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However, the results are often far from satisfactory.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often find it hard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oral English after many years' study.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language. Therefore, the ultimate goal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is to equip the learners with the ability to use the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 How to help undergraduates to improve their oral English becomes a big challenge for English teachers in China. Aiming to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to improve undergraduates' oral English, 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areas of concern 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the most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OET) in China.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existing factors that constrain OET in China. It followed by exploring some aspects on improving OET for undergraduates in China. It also provides some techniques/methods essential for OET teachers to employ in a classro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