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并合成了6种1 (2 苯并噻唑基) 3,5 二芳基吡唑啉化合物。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等确证了化合物结构。测定了化合物荧光性能,化合物发出450nm左右的荧光。探讨了化合物结构对荧光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电致发光器件,该化合物发出448nm蓝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4种2-氨基吡啶化合物的荧光性能。探讨了各种环境因素对荧光性能的影响及分子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关系。发现在分子结构与荧光性能之间存在的某些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芴和1-萘甲醛为起始原料,经硝化、还原、缩合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D-π-A"型的荧光化合物(萘-1-亚甲基)-芴-2-胺(简称NMFA).该分子通过-CH=N-连接萘环(D)和芴环(A)使其具有ICT特性.通过IR和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发射光谱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NMFA分子在DMSO中发出较强的蓝白色荧光,具有双重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358nm和374nm处.而且NMFA分子对溶剂和温度的变化有很高的敏感度,进一步说明其具有明显的ICT特征,在分子荧光探针领域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1种新型烷氧基偶氮苯-喹啉化合物(E)5-[8-(十六烷氧基)喹啉-5-偶氮]-1,3-苯二甲酸二乙酯,通过IR、UV-Vis和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反-顺异构化和发光性能.目标化合物(2.0×10^-5 mol/L的DMF溶液)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398nm处的偶氮苯-喹啉结构K带π-π*跃迁吸收峰及267nm处芳香环的B带π-π*跃迁吸收峰逐渐减弱,光照7min后达到光稳态.目标化合物(2.0×10^-5 mol/L的DMF溶液)以312nm光激发下,在418nm处发射蓝紫色荧光.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两种新型芴衍生物:2,7-二(2,4-二氟苯基)-9,9-二辛基芴(1)和2,7-二(4-甲氧基苯基)-9,9-二辛基芴(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以及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碳谱(13C{1 H}NMR)、氟谱(19F{1 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核磁共振谱谱线特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化合物1,2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CH2Cl2溶液中化合物1,2在300~330nm波段有吸收峰,归属于π-π*跃迁;化合物1,2的光学带隙Eg分别为3.53eV和3.32eV,发射峰峰值分别为367nm和387nm,并且具有强烈的深蓝色荧光发射(激发波长为320nm),在二氯甲烷溶液中量子效率分别为0.60和0.80。  相似文献   

6.
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烷氧基偶氮苯-喹啉化合物5-[8-(丁氧基)喹啉-5-偶氮]-1,3-苯二甲酸二乙酯(5a)和5-[8-(辛氧基)喹啉-5-偶氮]-1,3-苯二甲酸二乙酯(5b),通过IR、UV-Vis、1 H NMR和MS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反-顺异构化和发光性能.目标化合物5a和5b(2.0×10-5 mol/L的DMF溶液),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400nm处的偶氮苯-喹啉结构K带π-π*跃迁吸收峰及267nm处芳香环的B带π-π*跃迁吸收峰逐渐减弱,光照6min后达到光稳态.目标化合物5a和5b(2.0×10-5 mol/L的DMF溶液)均以311nm光激发,分别在420,418nm处发射蓝紫色荧光.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基于杂环体系噻吩的新化合物2,5-二(对-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噻吩,测定结果表明其能发射出强的蓝绿色荧光,发射蜂位于530nm左右,荧光寿命约为1ns。在不同极性溶剂中,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表现出显著的溶剂效应。800nm fs激光的激发下,目标化合物发出很强的频率上转换荧光,双光子激发荧光谱在外形上与单光子激发荧光谱非常相似。用荧光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  相似文献   

8.
以间苯二酚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合成了3’,6’-二(N,N-二苯氨基)荧烷,并通过FTIR、1HNMR、MS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热致变色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能从白色向蓝色转变,转变起始温度为110℃.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溶液还具有酸致变色性能和强的荧光性能,且溶液在580nm处的吸收强度和在490nm处的荧光强度随着对甲基苯磺酸的加入量呈现出规律性的线性变化,可应用在紫外线检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咔唑衍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为提高咔唑衍生物的发光性能,本文以咔唑为原料,经C-N偶联、氰基化、环加成等有机合成反应,成功合成一个新的基于三(三唑)三嗪中心的盘状的咔唑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核磁、质谱确认,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47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41 nm,可以发出强烈的纯正蓝光在稀溶液中;该化合物有望作为蓝色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  相似文献   

10.
用乙腈、乙醇、苯、肉桂醛、正丁醛等合成了新的化合物2-戊烯-4,6-二((1-苯基)-1,3-丁二烯基)-1,3,5-均三嗪,并通过IR和H NMR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其荧光光谱图表明:在328 nm的紫外光激发下,此化合物在425nm处能发出很好的蓝光,恰好是有吸收、转化光能作用的叶绿素a的主要吸收峰之一,此化合物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蓝光光转换剂添加到聚乙烯中应用到农膜上,从而很好的利用光能。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3,4-二甲氧基-4‘-硝基 化合物,用X-射线衍分析方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3460(3)nm,b=0.7658(2)nm,c=1.4851(3)nm,β=113.46(1)^0,V=1.40411nm^3;Z=4,Dx=1.35g/cm^3,μ=0.91cm^-1。分子式C16H15NO4,Mw=285.30,F(000)=600。最终偏离因子R=0.051,Rw=0.067。结构分析表明,晶胞中的四个分子头尾对称堆积,形成具有对称中心的空间排列结构。虽然该化合物分子具有较高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但形成的中心对称晶体不具备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
苯并噻唑基吡唑啉荧光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有机荧光化合物及已合成出的27种新的苯并噻唑基吡唑啉化合物。探讨了其中24种化合物的荧光性能与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此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利用2-肼基苯并噻唑与2-氰基苯甲醛缩合,获得了一种席夫碱型荧光化合物,它能够在水体系中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荧光识别Ag+离子.利用质谱分析、核磁共振方法对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详细研究了该探针与Ag+ 相互作用的光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g+浓度的增加,该探针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峰发生20 nm的红移,同时,其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该探针表现出比色和荧光增强双重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标题化合物C22H17Cl2NO3的晶体由α-乙氧羰基-2,4-二氯肉桂腈、β-萘酚在TEBA存在下合成并经DMF与水的混合溶剂重结晶而得.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a=1.450 5(2) nm,b=0.903 7(1) nm,c=1.491 3(2) nm, α=90°,β=101.21(1)°, γ=90°, Mr=414.27,V=1.917 5(4) nm3,Dc=1.435 g*cm-3,Z=4, μ(MoKα)=0.362 mm-1,F(000)=856.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44 44,RW=0.117 7.化合物分子中,原子C(1), C(2), C(3), C(4), C(5) 和O(1)形成一个六元环,该六元环中 C(1)C(2) 键长为0.134 6(3) nm ,表明为双键,此六元环为船式构象.  相似文献   

15.
以溴代肽脂质BrC5Gly2C16与5,10,15-三苯基-20-对羟基苯基卟啉(HPTPP)为原料,合成一种可用作新型分子器件的卟啉-脂质体化合物P-GlyL。 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等进行表征。 并对该化合物在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Zn2+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当加入Zn2+之后,形成的金属卟啉化合物荧光强度在650.0nm处下降,而在437.0nm和595.8nm处产生新的荧光发射峰,且荧光强度随着Zn2+浓度增加而增强,而同时349.0nm和698.5nm处的发射峰发生了0.5nm的红移且荧光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6.
以化合物(3,5-二(9H-咔唑-9-基)苯基)(对甲苯基)甲酮为反应物,通过McMurry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四苯基乙烯-咔唑共轭结构的化合物—1,2-二(3,5-二(9H-咔唑-9-基)苯基)-1,2-二-对-芳基乙烯(BDCPDT)。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质谱等方法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法研究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和轨道分布;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了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是以四苯基乙烯为核心,咔唑为外围基团的螺旋桨状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它的固体荧光发射波长为428nm,是一种蓝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7.
4-二苯胺基苯甲醛、4-二对甲苯胺基苯甲醛和禾二(4-甲氧基苯胺基)苯甲醛分别与吡咯直接缩合得到三芳胺取代的卟啉化合物,通过MS、^1H-NMR和UV—vi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激发下,所合成化合物均发出红光.与四苯基卟啉相比,Meso-(4-二苯胺基)苯基卟啉、Meso-(4-二对甲苯胺基)苯基卟啉和Meso-[4-二(4-甲氧基苯胺基)]苯基卟啉的Soret吸收带红移26~31nm,荧光发射光谱红移23~31nm,并且它们的荧光量子效率分别为0.20、0.21和0.23.  相似文献   

18.
两种可聚合荧光标记单体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碳酸钾存在下,使邻氨基苯甲酸或邻氨基苯甲酰胺与3-氯丙烯反应合成了可聚合荧光标记单体N-烯丙基邻氨基苯甲酸和N-烯丙基邻氨基苯甲酰胺,用红外、元素分析、核磁等手段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荧光测定表明,在乙醇溶液中N-烯丙基邻氨基苯甲酸的最大激发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348mm和415mm;N-烯丙基邻氨基苯甲酰胺的最大激发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345nm和425nm。其要作为苊烯的受体或大分子荧光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以间(对)苯二胺和2-吡啶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含吡啶基的π共轭结构席夫碱化合物。借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等手段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化合物在几种溶剂中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直线型化合物2的紫外和荧光光谱和V型结构化合物1的紫外和荧光光谱相比较,发生了较大程度的红移。  相似文献   

20.
以2-氨基-6-甲基吡啶和4-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合成得到了新型配体4-苯甲酰氨基-N-(6-甲基吡啶-2-基)苯甲酰胺(L2)及其N,O-吡啶氟硼荧光化合物(C2),采用~1H NMR、~(13)C NMR、ESI-MS和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初步探究了新型N,O-吡啶氟硼化合物C2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新型N,O-吡啶氟硼化合物C2具有典型的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