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规合一"是当前新形势下城市总体规划的创新方向。文章以民勤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暨多规合一规划为例,通过对"多规合一"试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梳理出了适宜西北地区绿洲生态城市"多规合一"规划编制的整体思路,并提出了城市战略与发展指引方面需要关注的几个重点。民勤多规合一规划经过一年多的规划实施,效果显著,但也暴露出规划体制创新后仍需改进、关注的几点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及研究。  相似文献   

2.
 云计算中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为"多规合一"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从智慧城市技术支撑的角度出发,针对各市县部门规划中存在的矛盾、不协调问题,探讨了智慧城市对"多规合一"的支撑作用,提出了以数据、业务和平台3个层面构建的"多规合一"技术框架;从"多规合一"的数据体系、规划编制与管理协同及信息平台功能建设3方面分析了"多规合一"的实现途径,为市县"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与管理及"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17,(9):1445-1450
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应当妥善协调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耕地红线的关系.构建以耕地坡度级、利用等指数、耕地连片性、区位条件、灌溉保证率为因子的基本农田质量评价体系,按照项目类别分类的方式,对隆昌市划出或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进行评价,分析不同类别项目对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因交通、规划、工业园等项目划出基本农田会对其综合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矿业工矿类、农业类、聚居点类等项目划出基本农田对其综合质量影响不明显或有所提升.同时,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对于基本农田综合质量提升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苏州2006-2010年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方面日益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结果表明,苏州人均土地面积持续降低,生态亏损严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利用效率不高;耕地量质同降,粮食安全遭受威胁;生态空间相对稳定,生态效益低;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人居环境有待改善。为此提出转变城市化发展模式、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加强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优化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布局等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陇西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2015-2030)为例,分别从多规差异分析、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县域城乡统筹与城镇体系、中心城区布局、乡镇规划、村庄单元管控、规划实施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多规合一"编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太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3个规划的内容及其技术衔接,并从技术层面分析了“三规合一”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意义,探讨了“三规合一”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阐述了“三规合一”的城市规划内容,试图为太原市“三规”的编制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常态下,要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融合在一起,并非易事。因上述规划分别隶属于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等多部门,行政管理"互不隶属",出现多个规划技术标准不统一、规划基础和期限不统一、内容重叠、管理分割、规划打架等问题,导致"多规合一"存在很多障碍。结合八师石河子市实际,分段阐述了"三规合一"的概念及其规划之间的关系、面临的问题、实施"三规合一"的必要性及其建议。从而更好地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有效统筹城乡空间资源配置,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并完善规划空间体系、规划管理机制,以充分发挥规划对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运用景观安全格局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将"反规划"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与传统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相结合,建立高、中、低3种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土地控制分区;并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导则,调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表明:基于"反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满足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解决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胡琼 《遵义科技》2007,35(1):8-10
现在全国各地正在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是土地管理的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子规划,本文就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是否需要重新鳊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及其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分别从法律法规的规定、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基本农田保护的情况、划定基本农田时存在的问题、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用地保障,是国务院强化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理论上论述了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三大动力———粮食安 全生产,经济稳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和谐;建议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安排三种周期: 战略规划———中长期土地规划;战役规划———五年土地规划和国家五年计划相协调;战术规划———区域土地详 细规划。区域土地规划具有目的统一性、决策整体性、总量不变性、需求动态性等特征;为了建立土地利用长 效机制,制止乱占耕地,建议全国人大设立枟土地利用规划法枠、枟基本农田保护法枠,用地球观测技术建立基本 农田台帐,动态定位格网监管,向农民发耕地承包使用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山东单县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依规管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探索突破用地"瓶颈"的新路子、新方法,立足于"保发展、保红线",确保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抓好制度落实,确保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充分考量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三生空间)的相互影响,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扬州市在保护生态安全前提下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扬州市为例,基于1∶5 000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综合考虑未来城镇扩张和生产空间缓冲作用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借助多情景基础方案冲突协调评价和环形梯度分析的方法,从三生耦合角度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并优化。【结果】构建了"三生主体功能量化-多情景基础方案冲突协调评价-基于三生规律分析分区协调情景评价"三生耦合优化框架,扬州市生态安全格局网络优化后,生态源地与廊道面积共计2 444.63 km~2,占全域面积的36.85%;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网络由底线功能用地、缓冲功能用地、连通功能用地组成,占全域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3.16%、12.01%和1.68%。【结论】本研究形成的三生耦合优化框架,可以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新思路,进而有效指导相关规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充分考量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三生空间)的相互影响,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扬州市在保护生态安全前提下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以扬州市为例,基于1:5 000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综合考虑未来城镇扩张和生产空间缓冲作用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借助多情景基础方案冲突协调评价和环形梯度分析的方法,从三生耦合角度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并优化。【结果】 构建了“三生主体功能量化-多情景基础方案冲突协调评价-基于三生规律分析分区协调情景评价”三生耦合优化框架,扬州市生态安全格局网络优化后,生态源地与廊道面积共计2 444.63 km2,占全域面积的36.85%;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网络由底线功能用地、缓冲功能用地、连通功能用地组成,占全域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3.16%、12.01%和1.68%。【结论】 本研究形成的三生耦合优化框架,可以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新思路,进而有效指导相关规划。  相似文献   

14.
海岸带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区、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交错的脆弱带,在城市化的驱动下,人口与经济活动在海岸带空间上快速集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土地资源利用的冲突问题。以山东半岛为例对冲突的表现和实质进行分析,并提出协调土地资源冲突的思路与途径:城市建设观念更新,集约用地,精明增长;规划中首先构建土地支撑的区域安全格局;实行刚性与弹性结合的总量控制;空间布局中的功能限定与兼容;以及沟通、参与、公平、多赢的机制政策。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统筹和协调,实现海岸带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5.
涂龙平 《科技资讯》2023,(13):147-15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用地面积的不断增加,大量城郊国有林场林地转化为非林业建设用地。与此同时,城镇周边国有林场涉林违法问题日益突出,林地集约利用程度低,破坏了生态平衡,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如何解决城市周围国有林场林地保护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已经成为考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课题。鉴于此,该文首先对国有林场林地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然后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省三原县为例,在分析县域生态环境现况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分析,对其整体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并依照生态功能区划原则,综合考虑三原县的各类环境要素,将县域分为四大生态功能区。旅游发展规划基于对县域生态环境要素、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内容的综合考虑,积极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育,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对三原县展开旅游空间布局规划及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研究。三原旅游发展应强化生态功能,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资源和基本农田等空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洁  杨飞  夏建明 《科技信息》2011,(2):323-323
1、引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特别强调把保护基本农田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土地是民生之本,保护土地是一项基本国策,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珍惜和保护每一寸土地。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基本  相似文献   

18.
"多规合一"是新时期规划编制与管理的重要工作途径.在归纳、总结"多规合一"内涵的基础上,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结合贵德县试点工作,从空间要素的角度出发,探索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各类规划的普适方法.从规划编制的角度,总结出空间要素整合、数据库和协同平台建立的核心内容,实现走区域协调发展、生态包容共生、城乡互促共进、资源高效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聚落扩张,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不同程度受到挤压,在物种恢复性增长的情况下,人兽冲突激烈、野生动物伤及人畜事件频发;保护与发展、人与地、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日渐尖锐。因此,研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冲突,对于调整保护区人口、产业、环境保护政策,协调人地关系至关重要。以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过去40年人兽冲突原因,提出缓解冲突的建议:(1)控制人畜数量、推动人类聚落适度集中;(2)强化部门协调、兼顾土地的生产与生态功能;(3)建立青藏高原国家公园体系,探索野生动物观光等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途径,促进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耕地利用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基于耕地利用的粮食安全为视角,对近年来重庆市粮食安全度及其与耕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应用"基于耕地利用的区域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中的粮食安全度公式,对重庆市1997—2005年的粮食安全进行粮食安全度的计算与修正,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耕地利用变化(数量、质量及其利用情况)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耕地利用的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变化具有趋同性,即当耕地面积减少、耕地单产下降时,粮食安全度的等级也随之改变.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及其利用状况是影响重庆市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从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入手,为重庆市的耕地保护提出了促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节约集约用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科学规划生态退耕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