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必须以严谨的程序设计为依托,任何一项民事程序都有其运行规则和内在逻辑。由于民事法律事实的变化,可能会出现民事程序转换的情形。具体包括审判程序中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之间的转换以及非讼程序转换为诉讼程序两大类,而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之间的转化具体分为普通程序转化为简易程序和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两种,简易程序中的小额程序转化为一般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也是一种民事程序转化的形式。而在每一项程序制度设计的背后,其可行性、可操作性都是司法实践中无法避免的问题,程序之间如何转换,转换的空间和可能到底有多少,这些都是学界和实务界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慰河 《科技信息》2011,(29):I0415-I0415,I0417
当代世界各国在民事司法改革中实行的小额诉讼程序,提高了诉讼效率,减轻了法院负担,也大大实现了司法的大众化,通过小额诉讼程序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的结合,诉讼的多元化更加保障了公民的司法权利。本文通过对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司法状况的反思并且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设立小额诉讼程序的要求,并且同时对小额诉讼程序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有关小额诉讼构建的一些具体思路,以期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张玉亮 《科技信息》2008,(5):321-321
完善人事争议诉讼这一诉讼模式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本文将从人事争议诉讼存在的缺憾进行阐述,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此诉讼程序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诉讼和解是当事人自主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民事纠纷。台湾地区在2003年针对《民事诉讼法》诉讼上的和解制度机能作了扩大的重点修正,以充实《民事诉讼法》中和解制度功能,扩大和解制度解决纠纷的机能。新的诉讼和解制度在成立要件、和解程序、和解瑕疵救济上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规定,但在第三人参与、诉讼标的外事项和解以及和解方案等方面还有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三大诉讼法在管辖一章中均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作为第一审法院,且明确了最高法院一审案件的范围,回顾诉讼法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的运作实效,该规定存在着诸多缺陷:最高法院作为初审法院违背了程序公正、损害了当事人的审级利益、这一形同虚设的程序同时造成诉讼资源浪费。在管辖制度中应取消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之规定,从立法上完善中国的级别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美死刑的立法差别很大。中美死刑案件的诉讼程序差别也很大。中美死刑立法与司法比较研究的启示是:在立法上缩减死刑的适用范围,在刑法中既要明确规定适用死刑的具体条件又要明确规定不适用死刑的具体条件,取消刑法中的绝对死刑,调整刑罚结构,构建死刑替代措施;在诉讼程序上建立死刑案件定罪和量刑分离程序,贯彻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死刑的裁量模式,完善死刑案件的辩护制度,实行死刑案件的强制上诉制度,构建我国的死刑赦免制度。  相似文献   

7.
松花江污染事件充分体现了现代型诉讼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冲击,凸现了现行法律在案件受理范围、原告资格等规定方面的局限性和相关制度的缺失。围绕北大师生提起民事诉讼一事,可以从诉权的角度论证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究竟谁有权提起民事诉讼,应否在公益诉讼中引入濒危动植物等自然物作为诉讼主体等问题,以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需要,这也将有益于推进中国司法理念的更新和审判制度的改革,特别是推动正在进行修订的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审判组织的若干立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人民法院是将劳动争议案件视为民事案件,由民事审判庭适用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序来进行审理,但是,由于劳动争议案件的性质,内容,法律适用以及双方当事人的地位等诸多方面与普通的民事案件都有很大的不同,导致现行的民劳合一的劳动争议诉讼体制日益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从劳动争议审判组织这一独特的视角入手,详细分析了由民事审判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弊端,并结合国外成功的司法实践,提出了在我国建立专门的劳动争议审判庭和劳动争议诉讼实行特殊陪审制的制度构想,并就其理论依据,运作模式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合理的论证。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在我国没有自身专门的制度体系,有关规则适用民事诉讼法的一般规定。然而,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自身凸显的特性,适用一般民事诉讼规定已经明显不足。从分析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现状入手,借鉴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相关诉讼模式,可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0.
占有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体现了财产秩序,法律之所以要保护占有,是为了维护社会财产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稳定,并非是为了寻求对真正权利人的保护。占有保护请求权不同于物权请求权,它是以保护占有的现实状态为宗旨的独立的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包括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妨害除去请求权、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在立法中如何规制占有保护请求权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构建我国占有保护请求权体系,对于占有制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不实诉讼民事赔偿制度的设立进行了探讨 ,认为故意为不实诉讼是滥用诉权 ,由此造成受害人不应有的财产损失、人身损害 ,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从而体现法律公正、平等  相似文献   

12.
诉讼告知制度一直为大陆法系国家所广泛适用,其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正全面地由职权主义转向当事人主义,诉讼告知制度对我国民事诉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既能充分保障当事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又能有效地促进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进而有效克服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应从诉讼告知的条件、告知的程序和第三人的权利保障等方面思考我国诉讼告知制度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环境污染与破坏现象日益严重。在法治发达国家,司法是救济环境公共权益的主要手段。实践也证明,司法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包括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内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从现实来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从理论上分析,也有其存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环境诉讼属于私益诉讼。由于私益诉讼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采用公益诉讼。在对环境权、主体资格、举证责任以及费用问题进行必要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国的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现行讼费规则体现了对当事人诉权的进一步保障,促进了法院司法功能的全面发挥,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但是,将诉讼费用制定权收归人大及其常委会,树立诉讼费用规则适时调整理念,扩大司法救助的范围等,仍是今后诉讼费用制度完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赋予当事人双方民事简易程序选择权并没有超出现实的需要,合理的制度设计是保证其有效运行的前提.民事简易程序选择权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充分知情、选择作出前的限制规定和选择作出后的责任承担三个完备性条件.基于此,我国民事简易程序选择权应当是建立在充分知情之下当事人双方的一种权利选择,受来自选择作出之前的法定限制并给当事人带来相应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7.
杨晶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31-34
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对于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条件规定得过于严格,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法官操作难、当事人起诉难等现象。当前,我国强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首先就是要建立理性的法律制度,并在诉权理论指引下重构我国民诉中关于起诉条件的具体规定。同时,应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和相应的对策,解决基于这一规定可能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行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必要性已是不争的论题。笔者认为修改现行行政诉讼法应以保障相对方的诉权为宗旨和立足点。从行政诉权的内涵及其性质 ;行政诉权的价值和功能 ;保障行政诉权之理据 ;行政诉权的立法保障与司法保障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