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阐述雷电对飞机安全的严重危害,印证了雷电防护的重要性。结合飞机防雷击技术要求,针对雷电产生机理及飞机雷击不同区域,探索了机外照明系统防雷击技术途径,重点研究了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技术,为航空器雷电防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华民 《科技信息》2009,(25):I0084-I0086
介绍了雷电产生的原理、危害、防雷装置、消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等目前相应的多种防雷技术,并介绍了我台多年来防雷的应用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3.
电闪雷鸣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全球平均每年要发生1 600万次闪电.雷电具有惊人的能量,每次雷击所产生的能量大约为55万千瓦/小时,足以燃点100万个灯泡1小时,直击雷电流平均都有30kA.有记录的最大直击雷电流为210kA.  相似文献   

4.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方法研究了远离雷击通道的雷击输电线产生的辐射场.建立了输电线的数值计算模型,推导出了输电线的FDTD计算格式;对雷电激励源的加入作了详细讨论;最后分别仿真计算了雷击自由空间的单根导线和实际的三相高压输电线后,雷电过电压波沿线传播过程中在输电线周围产生的瞬态辐射场.计算结果表明:线路上的雷电过电压波引起的瞬态辐射场对环境的影响是明显的,瞬态辐射场中的高频分量可能对沿线附近的通讯设施和电气电子设备产生干扰或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从事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设计和施工的实践,介绍了WP3103型自动气象站的组成,根据河源雷电活动的规律和周边环境因素的特点,自动气象站的防雷系统应采取综合雷电防护设计方案,雷电防护包括直击雷防护和感应雷防护,从接闪、等电位连接、屏蔽、接地、SPD防护的角度来考虑雷电防护,并提出运行维护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张继民 《科技潮》1994,(3):14-15
细如马尾的钢琴丝派上了新用场。阴雨天气,我国科技人员用火箭将它从地面牵引到千米高空,奇迹出现:雷的震耳欲聋消失了,电的张牙舞爪不见了,巨大的雷电能量无声地顺着钢琴丝猛扎到地面。这就是新近通过专家鉴定的人工引雷火箭技术。人所共知,雷电是一种最为壮观、最为震憾人心的自然现象。同样,电闪雷鸣造成的大火和致人于死命的灾祸也时有发生。山东黄岛的油库大火,就是雷电引发的。据有关部门的估计,我国每年因雷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亿元以上。可见,人工控制雷电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实际上,人类并不甘心忍受雷电的轰击,曾进行过各种影响雷电的尝试,如向云中播撒催化剂,改变云中的一些物理过程,从而使起电过程受到抑制;又如向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雷电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危害及雷电侵害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几种途径.从直击雷和雷电感应方面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防雷设计,并对电源系统、信号系统提出了具体的防雷措施,将雷电流通过接地、等电位连接等方式泄放到大地中,从而使机房内的设备免遭雷击而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雷电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火灾、爆炸、电子设备损坏等事故频繁发生。本文通过对雷电产生原理及其危害的概述,使大家对雷电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同时结合相关雷电理论,对714天气雷达的防雷设施建设进行了阐述,对天气雷达采取必要的防雷设施不容忽视。天气雷达阵地属于二类防雷建筑,本文分别从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等电位连接三个部分,对三明天气警戒雷达的防雷设计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9.
罗坤远 《科技资讯》2012,(25):252-252
本文通过雷电危害的阐述,对连续性生产的化工企业如何降低雷电灾害,提出了一定的实践性的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计算雷电在空间辐射的电磁场情况,根据雷电回击电磁场的传播特性,提出一种仿真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电磁场分析计算软件FEKO,采用外围配置matlab软件来强制其循环的手段,计算得到雷电在空间中辐射的磁场值。通过与数值积分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此仿真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同时,利用此方法讨论了雷电回击速度、回击起始高度和观测点距离对雷电空间辐射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超五类以太网线HEMP耦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线缆耦合是HEMP对电子设备造成毁伤破坏效应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影响网线中电压、电流的几个关键因素,如辐照场强等级、网线长度、放置方式、屏蔽与否等,从实验的角度探究网线的HEMP耦合规律.得到了网线芯线上耦合电压电流与环境场、网线长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放置方式下芯电压、芯电流的之间的差异;测试了屏蔽网线的屏蔽效能,得到了皮电流与辐照场之间的关系.所得到的结论对于实验研究及防护设计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风力机塔筒内部增设引下线提供了一条新的防雷思路,但需要详细分析引下线泄流过程对塔筒内部电气线缆电磁干扰影响。通过EMTP软件搭建风力机叶片、塔筒和接地系统模型,分析引下线与塔筒分流情况,考虑引下线与内部电气线缆电磁耦合作用,计算不同高度处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电位差及平均电场强度。讨论引下线与电缆线安全距离及其受雷电流波头时间和土壤电阻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设内部引下线后,绝大部分雷电流经由引下线泄散入地;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电位差可达MV级别,二者间平均电场强度极易击穿周围空气,发生侧向闪络;但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电位差随着塔筒高度的降低发生极性反转,平均电场强度也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缩短引下线与塔筒间等电位连接间距能够降低引下线和电缆线间电位差与平均电场强度。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的安全距离随着雷电流波头时间的缩短和雷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土壤电阻率的降低而减小。增设内部引下线需要合理设置其与塔筒等电位连接间距和与内部电缆线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3.
严重的电力电缆局部绝缘缺陷会导致显著的电压电流扰动,准确检测出这种电缆初期故障产生的扰动,可以对即将发生永久故障的电力电缆进行及时的运维处理,防止无计划停电的发生。文中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综述,归纳现场收集到的各种电缆局部缺陷导致的电压电流扰动波形及波形特征;对现有文献报道的初期故障检测方法,按照其检测原理和使用的检测数据类型,从暂态电力扰动的时频特征阈值法和人工智能方法两个角度对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同时对不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电缆初期故障在线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倍压整流适用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合,常用于电缆的耐压试验。详细介绍了如何用倍压整流方法对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的测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多芯线短线缆在雷电电磁脉冲场辐照下终端负载的感应电压,利用WU-800型MARX源和有界波模拟器来模拟雷电电磁脉冲场,对多芯线进行辐照耦合试验。试验中通过改变试验条件,得到了不同雷电电磁脉冲波形、多芯线长度、辐射场与线缆夹角、线缆终端负载条件下多芯线终端负载的感应电压的变化规律。试验发现:雷电电磁脉冲的上升沿对线缆耦合电压幅值影响较大,脉宽对耦合电压影响较小;线缆长度对感应电压的幅值及响应频点有重要影响;电场极化方向对线缆终端响应幅值有较大影响,但并不改变响应波形;随着受测端负载阻值的增加,线缆感应电压也逐步增大,非受测端负载对线缆感应电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于多导体传输参数提取的等效电流密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信号的有效传输受外界环境引起自身参数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方法求取传输参数的等效电流密度法.通过对实验中电路参数法的研究,建立了传输电缆中的多根铜芯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导体间涡流作用的形式,求取此作用产生的感应电压和电流密度重新分布参数,由此推导出电阻和电感传榆参数求解公式,由有限元方法实现了参数提取.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多导体模型电阻和电感参数的有效提取;当信号频率升高时,交流电阻及功耗有所增加;电阻和电感参数均有相应的频变特性,即在特定频段内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故障的精确定位可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利用GPS同步时钟,可以实现故障的时差定位。为此,分析了高压线路故障时差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及对传感器的要求,介绍了几种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安装方便、响应快速的电流传感器及采用电流传感器的定位系统,并在3km长的同轴电缆(模拟4.5km线路)上进行了模拟测距试验,测距误差很小,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为发现高压电缆异常状态并及时地发出异常告警,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保持嵌入(neighborhood preserving embedding,NPE)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高压电缆异常状态检测方法。针对PCA只能保留数据全局结构信息的缺陷,提出将流形学习算法NPE与PCA结合,从而实现数据全局和局部特征信息的全方面提取;然后利用T2和SPE统计量作为电缆状态特征量,其控制限作为状态异常阈值判据,并推导出不同异常状态特征指标的贡献度,确定高压电缆主要异常指标;接着通过计算高压电缆各分段统计量的值,确定电缆异常区域;最后利用广东珠海供电局辖区内220 k V高压电缆统计资料验证所提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刘静  吕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7):2720-2724
柔性中压直流配电网是未来构建直流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压直流配电网多使用电缆作为传输线,而电缆线路的结构以及所处环境都会对电流差动保护的性能产生极大影响.采用一种基于贝瑞隆模型的新型电流差动保护方案,可有效消除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通过实例仿真分析,验证了其相比于常规电流差动保护,缩短了2/3的延时,极大地提高了电流差动保护的速动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ATP软件仿真皮带电机暂态过程,并运用传输线模型分析瞬态脉冲沿巷道和电缆的衰减特性. 结果表明,理论上电机起动、制动及负载突变时产生的瞬态脉冲电压峰值最大为额定电压的6倍,电流峰值最高可达额定电流的11倍;瞬态辐射发射对皮带巷电磁环境的影响较小,而瞬态脉冲沿长电缆传播会产生较大衰减. 确定煤矿井下现场测量工具及测点布置方法,分析比较实测数据与理论值,结果说明皮带电机起动和制动过程产生的瞬态辐射骚扰可以忽略,瞬态传导骚扰较大,但脉冲峰值最大不会超过额定值的4倍. 提出的井下现场测量方法、获得的实测数据和理论值为矿井电磁兼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