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试论马融     
马融是东汉的儒学大师,一生著述甚丰,曾著《三传异同说》,并为《孝经》、《论语》、《诗经》、《易经》、《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作注.时号“通儒”。但是,在人生的另一个方面,世人对马融的评价却颇有异辞,因为其为人不直,为官不公,为师不正。  相似文献   

2.
艾云天生是一个思者,为了语言和思想,她竭尽心力,真诚地表达。至今,她已经写出了《女人自述:艾云随笔》《此岸到彼岸的泅渡》《细节的四季》《退出历史》《理智之年》《欲望之年》《南方与北方》《赴历史之约》《艺术与与生存的一致性》《哈拉在叙述的风中回顾》和《用身体思想》等十多部著作,还在各种文学刊物发表了难以统计的作品。比较容易统计的是:  相似文献   

3.
《离骚》、《九歌》难读,原因在于作者在诗赋中以草木喻人和事,而读《骚》的人忽略草木的喻意、属性,总是围绕草木植物本性表述内容,因此,无法通读。其实,《离骚》、《九歌》中的草木均指人或指人涉及的事和物。先秦时代草木尚未有植物定名分类学,一般只用一个学音字来表示草木的意义,屈原却在《离骚》、《九歌》中以草木拟人,就使这个单音字变成多义的字了,才出现在表人或事字的上面或左边加上“艹”、“木”,以此表示人的属性或人的动作,因此扔出现《离骚》、《九歌》中至今无法认识的草木了。我们在复原《离骚》、《九歌》的草木含义时,特附加在草木字上面的或在面的“艹”、“木”去掉,便寻得到这种草木的喻意了。《离骚》、《九歌》也就神奇般地能通读了。  相似文献   

4.
据东汉赵岐《孟子题辞》记载,汉文帝时已置《论语》博士,说明汉初《论语》已经存在,陆贾《新语》、董仲舒《春秋繁露》及其对策对《论语》的引用也说明了这一点。《论语》在汉初已出现,汉初鲁学、齐学并盛,故在这一历史时间已存在鲁学《论语》、齐学《论语》了,只是期间《论语》无定名,从而也无《鲁论》、《齐论》之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  相似文献   

5.
《三国志》《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及《南史》等纪传中有不少文论资料,著名者如曹丕《典论·论文》《与吴质书》、萧纲《与湘东王书》等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举足轻重;此外还有许多零星资料,亦弥足珍贵。刘师培著《中古文学史》搜罗))甚夥,令人眼界大开,其中引用的不少资料值得重新审视及精心校释。  相似文献   

6.
汉初,《论语》出现了不同的传本。最著名的就是《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论》在出现的先后次序上是《齐论》、《鲁论》的出现要晚于《古论》。在内容、篇次、文字的异同上:《鲁论》与《古论》除篇次不同外。篇目、内容大体相同;《齐论》比《鲁论》和《古论》多“问王”、“知道”二篇,其他20篇中“细章文句”也多于《鲁论》和《古论》;在都有的20篇中,《齐论》、《鲁论》的篇次相同。在源流上,三《论》同源而异流。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古文占有很大比重。中华古文源远流长,体式丰富,风格多样,显示出鲜明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均踞重要地位,至今仍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追溯中国古文的源流最早约是《商书·盘庚》、《周书·无逸》等篇。它们都保存在《尚书》(又称《书》、《书经》)中。《尚书》在春秋之前,是中国第一部散文集,是中国散文的发端之作。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散文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产生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而以述志说理见长的诸子散文也应时而作,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圣经》与西方文学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关系,但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的种种原因,我国在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方面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忽略《圣经》视野,致使在西方文学理解上出现了诸多误读。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可从《圣经》知识、《圣经》象征、《圣经》观念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宋元之际,戴侗撰《六书故》一书,保存了丰富的《说文解字》异本材料。《六书故》引用《说文解字》唐本材料共58条。对这58条唐本材料加以简要的考证和评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说文解字》的原本面貌,有助于《说文解字》及文字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与《圣经》在东西方分别被誉为圣典和神典,但又都不约而同地有着民间世俗的内容,那就是《国风》与《雅歌》中的爱情诗。歌咏爱情,可以说是《国风》与《雅歌》共同关注的内容,其中都不乏对女子形象的描写,但两者在表现手法、对细节的描绘、用词修饰等方面具有不同之处,反映出中西方美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那个灿烂的年代中,柏拉图同样是一个轴心人物。柏拉图的文论涉及广泛,主要有政治、伦理教育、哲学三个方面,而美学问题则是穿插其中零星的附带在大部分对话中,专论只有《大希庇阿斯》一篇,此外涉及美学问题较多的有《伊安》、《会饮》、《斐德若》、《理想国》等。本文的探讨主要以《伊安篇》和《理想国》为底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瑶族《开山歌》与曲子词《苏幕遮》的比较研究,认为瑶族《开山歌》词即是《苏幕遮》词牌的词,瑶族《开山歌》的音乐(洞经音乐)很可能是久已失传的《苏幕遮》音乐在瑶族中的保存,因此,研究瑶族《开山歌》这一濒临消亡的音乐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巴渝《竹枝歌》与文人拟作的《竹枝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誉为“诗之《国风》,辞之《九歌》”的《竹枝歌》,本是巴渝民歌,它盛行于唐宋时期,以刘禹锡为代表的唐宋文人学习,拟作的《竹枝词》,对民间《竹枝歌》进行了艺术的提升,使之在唐宋诗中别具风韵,《竹枝歌》在民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灵活变通性,它在传承和不断变异,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活需要,《竹枝歌》展示了巴渝人民的文艺创作天才。  相似文献   

14.
王逸章句《楚辞》的动因,源于思想上与屈原的趋同性和地域上的认同感。其章句的独特方式体现在:挖掘《楚辞》的儒家思想,及所承继的《诗经》“比兴”手法,肯定屈原思想与《楚辞》价值。王逸在章句时,凸现了汉人“解经”法,不仅力图将《楚辞》纳入经学研究的范畴,还企望将《楚辞》提高到“经学”的地位,同时在思想和情感上体现了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范仲淹是北宋易学义理派的开创性的重要人物,《易义》是其易学专著。范仲淹《易义》解《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通过分析卦的内外二体关系来解《易》;二,通过卦与卦的对比来解《易》;三,以爻位说来解《易》。其解《易》的宗旨是归结于人事。范仲淹《易义》解《易》所用的方法及其解《易》宗旨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在易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远游》与《大人赋》存在语言、结构和思想方面的相似性。陆侃如认为《远游》有抄袭《大人赋》的嫌疑,郭沫若则认为《远游》可能是《大人赋》的初稿,其中郭沫若的看法影响深远。此后《远游》的作者归属众说纷纭,《远游》被排除在屈赋之外,经典性大打折扣。实际上,从逻辑学角度来说,陆、郭二位从两者的相似关系推导出模仿关系,从思想成分证明《远游》非屈原所作,实乃循环论证,结论无法成立。通过爬梳和整理司马相如的生平、《史记·封禅书》的相关描述、《大人赋》的具体文本和楚文化的习俗,论证《大人赋》其实是司马相如为了保全家人而对汉武帝的献媚之作,而《远游》则是楚文化的产物;后者并非前者初稿,而尽管词句不同,但司马相如的遗札无论从主题、意图还是功能均与《大人赋》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大人赋》的“初稿”有可能是遗札。  相似文献   

17.
《社戏》作为《呐喊》的最后一篇,与一个多月后所作的《自序》相合在何处?重读借镜日本文章与五四戏剧改良的《社戏》,叙述者在对中国戏的文化建构中,呈现出和《自序》在“寂寞”的“梦”的“幻化”与“经验”的“反省”之间态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识》2010,(6):70-70
英国著名的《新左派评论》(New Left Review)杂志近日迎来创刊50周年。该刊在最近一期杂志中低调纪念,其他英国左翼媒体如《新政治家》和《卫报》,则不吝溢美之辞。《卫报》评论说:“在一个对左派而言前景如此暗淡的时代里身为左翼,在名流文化中坚持严肃,在快餐时评中坚持深刻,《新左派评论》仍然是一份必需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19.
徐芳与钱谦益二人主要在1661年来往频繁,徐芳前往胎仙阁拜访钱谦益,写《与钱牧斋宗伯》一信请求钱谦益为《藏山稿》和《永思录》作序跋。徐芳收到《戏题徐仲光藏山稿后》《书南城徐府君行实后》这两篇序跋后,回以《答钱牧斋宗伯》一信致谢。临别之际,钱谦益为其著作《天目游》作《赠愚山子序》,徐芳亦作《寿钱牧斋宗伯序》赠别。钱谦益逝世后,徐芳惊闻钱家变故,作《柳夫人小传》,书写了钱谦益与柳如是之间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20.
《甘肃科技》2009,25(19):I0002-I0002
甘肃省陇剧院(原甘肃省陇剧团)始建于1959年,是甘肃省唯一的中国现代戏曲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也是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现任院长:王亨:副院长:马勇、杨波、薛磊、边肖;院长助理:王为民。建院50周年来,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大型陇剧《枫洛池》、《草原初春》、《异域知音》、《燕河风波》、《天下第一鼓》、《胡杨河》、《敦煌魂》、《黄花情》以及戏曲电视剧《燕河风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