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大理洱海湖滨区菜园土具有代表性的98个土壤样品的pH值及其他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菜园土pH值与土壤有机质,全N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土壤速效N,速效P呈显著相关。土壤有效Cu、Zn、Fe、Mn与pH值无明显相关性,速效B和pH值的相关性较显著,土壤有机质,N、P含量较高,而K不足,有效Mn、B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烟台海岸带防护林下48个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与其速效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并探讨防护林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烟台海岸带防护林下土壤总体上呈酸性,有机质百分含量、碱解氮、速效钾均属最低等级,速效磷属较低等级.有机质与碱解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P呈正相关,但不显著;与速效K星负相关.土壤pH值与碱解N含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速效P呈显著正相关;与速效K呈极显著正相关;pH与有机质呈负相关.这一研究对烟台海岸带防护林的进一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上堡梯田区内472件土壤样中N、P、K_2O、碱解氮(JJN)、有效磷(YXP)、速效钾(SXK)、有机质(Corg)和pH的分析测试结果,采用地质统计分析法和GIS技术相结合研究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依据行业现行规范标准评价养分等级,为研究区内养分管理、精准施肥提供依据。上堡梯田区内土壤养分中N、P、K平均值均高于赣州市和全国土壤的背景值。N、P、K、有机质、碱解氮和pH为中等变异,速效钾和有效磷均为强变异水平,N、P、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pH的半差函数模型均为指数模型,K、速效钾型为球状模型,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等级主要为中等以上;土壤有机质与N、P、K、碱解氮、有效磷碱和速效钾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土壤pH与N、P、K、碱解氮、有效磷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以三峡库区乡土树种油桐(Vernicia fordii)幼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百草枯和氰戊·乐果在正常使用剂量(百草枯原药∶水=1∶750,氰戊·乐果原药∶水=1∶1 000)处理下,底施适量菌渣(每盆0.5kg)后油桐幼苗生长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未施菌渣的土壤在施用百草枯和氰戊·乐果3个月后,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比未施药土壤(CK)低,而土壤碱解N、全P、全K、有效P、速效K含量及pH值则高于CK(百草枯处理的土壤全K比对照低除外),油桐幼苗株高和地径生长均受到抑制,但差异不显著;施加菌渣的土壤,再按照同样方法施用两种农药3个月后,与同处理无菌渣土壤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N、全N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全P、全K、有效P、速效K含量及pH值均显著降低(p0.05),油桐幼苗生长量(株高和地径)显著提高(p0.05)。研究提示,即使在正常剂量下使用百草枯与氰戊·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桐幼苗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及自身生长,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长期使用将导致土壤板结;而以菌渣作为底肥,有利于油桐幼苗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促进幼苗生长,且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对在三峡库区进行科学农业生产和减轻面源污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山区生态治理区石漠化过程的土壤质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省较大的空间尺度内,对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石漠化过程的土壤质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砂粒含量随石漠化发展过程而增加,粘粒含量随其减少;土壤孔隙度、持水能力在潜在、轻、中度石漠化过程中变差,强度石漠化则较好.容重随石漠化过程而减小;与原生林地相比,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的有机质、全氮等养分含量较低,速效养分与其相差不显著;各等级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土壤的养分含量最多,中度石漠化的有机质、全氮等养分比潜在、轻度石漠化略多,但其速效养分较其略低;潜在、轻度石漠化土壤的养分含量最少,速效养分主要来源于施肥.因此石漠化生态治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对陡坡地的退耕还林、封禁治理,同时对轻、中度石漠化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广东省第6次森林资源清查土壤调查数据,对华南地区3种重要的用材林(桉树(Eucalyptus spp.)、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A层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A、B层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p<0.05); 3种林分土壤(A、B层)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 各林分A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含量显著高于B层,A层全磷、全钾和有效铜含量与B层无显著差异。土壤综合评价系数在A层以桉树人工林最高、杉木人工林较小,B层则为杉木人工林最高、桉树人工林较小,马尾松人工林在A、B层均居中。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边坡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性质及生态防护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南土石山区不同植被恢复年限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不同护坡模式的防护效果及不同坡向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土石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养分条件受恢复年限的影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处于缺乏和显著缺乏水平;随着边坡植被恢复年限延长及植被的演替进程推移,植被长势渐好,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使得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②有机质、全N、速效K、含水率排序均为骨架护坡挂网喷播拱形+植生袋,且养分表现出向表层富集的趋势,骨架护坡保水保肥效果较好,该护坡模式为最优选择;③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速效K、含水率、孔隙度等均表现为阴坡阳坡;④土壤的养分(有机质、全N、速效P)已成为边坡植被恢复和演替的限制因子,应适当采取土壤改良措施,为植被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植物生长,使其尽快发挥其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8.
将发酵秸秆粉分别加入盐碱土壤中,并对土壤的pH值、含盐量、有机质以及速效N、P、K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发酵秸秆粉的加入使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明显提高,显著改善了盐碱土壤的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连续种植传统非转基因棉、转基因抗虫棉5 a和10 a的棉田为对象,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棉田相比,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种植5 a转基因抗虫棉显著提高土壤脱氢酶活性,种植10 a转基因抗虫棉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转基因抗虫棉花大量采集期,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有所降低,而土壤pH、有机质含量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0.
 对广东省不同地区意大利黑麦草根际VA菌根的形成规律和营养环境条件(含水量、pH值、土壤温度、土壤养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广东省不同地区意大利黑麦草根系中普遍存在AMF(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的感染,但AMF对意大利黑麦草的感染不存在地带性特征。除菌丝感染外,还发现有大量的丛枝状结构和泡囊状结构。AM总感染率、菌丝感染率、丛枝感染率以及泡囊感染率都与土壤全P、速效P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地区黑麦草根际土壤中含有的AMF孢子数量存在差异,AMF孢子总数与AM丛枝感染率、AM泡囊感染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AMF孢子总数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水解N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P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理化性状、地域以及环境因子的不同,可能是导致了不同地方AMF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水田管理和科学施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神农架地区土壤的基本肥力特征,在神农架进行为期20多天的野外土壤调查,采集156个土壤样品,并分析测定土壤砾石含量、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神农架土壤砾石含量在0~87%之间,砾石含量大于10%的土壤占65.4%.土壤pH在3.8~8.0之间,酸性和强酸性土壤占73.1%,没有强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在1.9-144.0gkg。之间,有机质丰富的占50%.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范围分别为26~766、1.8~115.3和16-399mgkg-1,碱解氮丰富的土壤占67.3%,速效磷丰富的土壤不足20%,而缺乏的却占63%,速效钾丰富和缺乏各占30%左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土壤有机质与碱解氮的相关性最高,与速效磷的相关性最低.总之,神农架土壤具有砾质性,以酸性土壤为主,有机质和碱解氮处于丰富水平,速效磷处于缺乏水平,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2.
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属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我国特有树种.本文针对山西翼城、乡宁、平陆翅果油树三个集中分布区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全钾、速效钾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旨在探讨翅果油树分布区的土壤特性.结果表明,其pH值的平均值为7.923,碱性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含量中等偏低,表层土大于底层土,钾素含量丰富.翼城分布区有机质与氮素、磷素含量都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分布区;从相关分析来看,除全钾外各养分含量均与有机质呈显著相关,氮素和钾素对翅果油树的生长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与土壤环境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的关系,以阜新海州排土场为例,应用DCCA排序分析方法研究植被和土壤环境关系,排序图显示第一排序轴与pH和速效K呈负相关关系,而与速效P、速效N、有机质、全N、电导率呈正相关关系,第二排序轴与速效P、电导率和速效N呈正相关,与其他土壤因子负相关.植被种类的分布象限表明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排土场较为恶劣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良好.综合分析认为:在阜新海州排土场植被恢复初期适合种植的乔木物种为刺槐(Robmia pseucdoacacia),随着植被恢复和停止排矸年限延长,土壤环境改善,植被种类增多,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等草本植被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4.
鸟王茶产地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适宜于贵州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方法,运用模糊数学和相关分析的原理,结合土壤肥力质量指数法对贵州省南部鸟王茶产地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参评的8个肥力指标中,速效钾的权重系数最大为0.157,土壤有机质权重系数最小,仅为0.096,区域土壤肥力质量达Ⅱ级标准土壤占4%,Ⅲ级标准土壤占64%,Ⅳ级标准土壤占32%,土壤肥力质量尚适宜于茶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蕨菜产地中d<0.25mm的土壤微团聚体质量分数为依变量,以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为自变量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d<0.25mm土壤微团聚体质量分数有正效应的主要因子为速效磷,其次为速效氮和有机质;有负效应的主要因子为全磷,其次全钾.  相似文献   

16.
冀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火烧迹地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区,研究不同土壤深度(>0~5cm、>5~10cm、>10~20cm)以及不同火强度(未火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干扰下油松林土壤化学性质,对火烧迹地土壤的改良和油松林的恢复更新具有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火烧1年后,土壤pH 有所升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质量分数除在极度火强度下,其他火强度下都有所升高;磷和有效磷在过火土壤中的质量分数亦增加;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钾、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在土层垂直分布上的状况为表层土大于深层土.因此,火烧对土壤表层产生较大影响且强度合理的火干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新疆博,精河流域下游小尺度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年该区域土壤STS(土壤总盐含量)、SMC(土壤水分含量)、pH 和SOM (有机质含量)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地统计学方法和空间分析法,讨论研究区土壤盐分、水分、pH、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盐分与土壤水分含量值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变异系数分别为906.1%和658.2%,p H 值属于弱变异程度,变异系数为26.9%,有机质含量属于强变异程度,变异系数为1532.3%。研究区的空间变异比率范围在616.~958.%之间,其中土壤盐分含量属于中等空间相关性,土壤水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和p H 值均属于弱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上土壤盐分含量的分布呈中间高于周围的分布趋势,水分含量西南高于东北,pH值的空间分布基本上均匀,精河区域的比博河区域较高一点,有机质含量呈中间高于周围,西南部高于东北的分布趋势。土壤盐分含量与水分,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与有机质呈强相关性,土壤水分含量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H与盐分、水分、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尤其是与土壤盐分呈显著非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退化喀斯特植被不同恢复阶段土壤质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本文对花江流域退化喀斯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的石砾含量、含水量、容重、持水量、孔隙度、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及速效P、K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恢复促进了喀斯特山地土壤pH值降低、控制了土壤pH值的上升。土壤石砾含量随植被恢复而下降;有机质含量随植被恢复而上升。在整个演替的过程中,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及速效P、K含量随植被的恢复而呈波动变化的趋势;土壤质量的生境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石沟较高。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植被恢复总体上促进了土壤理化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洞穴滴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贵州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6个洞穴7月份的滴水物理指标(滴水滴率、电导率)和化学指标(p H值、Ca2+)进行了监测,并探讨了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环境意义,得出以下结论:1受地表植被影响,潜在石漠化地区洞穴滴水滴率较强度石漠化地区小,随着洞穴长度的加深,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滴水滴率均趋于稳定;2各滴水点p H值并未表现出降雨的稀释效应,潜在石漠化地区不同洞穴的滴水p H值情况表现不一致,强度石漠化地区p H值普遍偏高;3潜在石漠化地区较强度石漠化地区滴水电导率偏大,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洞穴滴水的电导率值正比于滴水Ca2+含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武功山高山草甸3个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南坡和北坡土壤,南坡土壤高于北坡;土壤速效钾(K)浓度以东坡土壤最高,南坡土壤次之,北坡土壤最低,但3个坡面土壤速效钾K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东坡土壤有效磷(P)的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南坡土壤和北坡土壤有效P浓度;不同坡面土壤铵态氮含量依次为北坡〉南坡〉东坡。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速效钾K浓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随着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