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代码混淆技术的安全性,利用AOP提供的连接点模型和字节码操作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混淆代码的攻击方法,其操作均在字节码级别上完成。实验证明,该方法不需要获取目标程序的源代码,从而使代码混淆失去意义;此外,对于攻击者而言,不用对反编译后的程序执行再编译,就可以修改目标代码的行为。与现有的代码混淆技术相比,这种新的攻击方法更加直接且简单易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ASM解析字节码文件的算法,提出一种基于Java字节码的软件设计信息提取的方法.在此方法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以Java字节码文件作为输入,MS Word格式的软件设计说明文档作为输出的原型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部分字节码文件的解析和提取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基于Java的代码混淆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混淆技术的现状、原理及分类,然后对标识符重命名的4种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算法的伪代码和性能分析,证明了4种混淆算法具有很好的混淆效果,能够很好地保护Java软件,为Java软件的反编译和逆向工程提高了程序复杂度、抗攻击能力,且不增加程序额外的执行开销.本文研究的算法对移动代码和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Java语言在英文字符和GB 2312码、字节和U n icode、UTF-8、S tring和byte[]等编码方面存在的问题,从Java编译器和JSP编译器两个方面提出Java编程中解决汉语编码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虚拟机软件保护方法的抗逆向效果,研究并实现了保护系统OB-VMP(obscure virtual machine protection)。在OB-VMP中,多套虚拟机环境被随机选择来执行构造的混淆基本块和关键代码,私有的虚拟环境使得混淆基本块难以去除;同时混淆基本块让攻击者难以定位关键代码和关键代码所基于的虚拟环境,提高了虚拟机的保护效果。另外,在被保护代码的不同执行阶段,字节码和不同的虚拟指令映射,攻击者不能基于累积的字节码知识进行后续分析,进一步增加了OBVMP的抗逆向效果。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显示:OB-VMP能够在较小时空消耗基础上,显著提高逆向分析的难度,提高软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Java字节码异常处理中信息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Java移动代码动态安全验证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通过分析Java字节码中异常处理的方式与流程,提出了追踪、记录异常处理中信息流的方法.采用字节码改写技术,将异常处理中信息流的相关数据封装在异常类当中,从而保证了所采取的处理对Java虚拟机的透明性,并进一步提高了动态验证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强系统的健壮性,许多程序设计语言引入了异常处理机制.人们在研究Java编译器的过程中,发现异常结构降低了编译器的效率.为了减小异常结构对编译器的负面影响,结合Java异常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使用G树代替传统的语法分析树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语法分析的效率,而且能够生成比较简练的Java字节码.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混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软件混淆技术,然后对基于模糊谓词的混淆方法作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一种基于Java的构建模糊谓词的方案,该方案增加了模糊谓词的复杂性,增加了抵抗攻击者动态分析的能力,增加了反编译的难度.  相似文献   

9.
对DrJava和50个Java语言开源项目的程序故障(差错)模式进行了分析,为其中一批比较常见的故障模式构建了故障模拟操作.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BCEL库的字节码级Java程序故障注入系统原型,它以静态方式对Java目标程序进行故障模式扫描和故障注入,并给出相应的报告.对Java示例程序所进行的故障注入实验初步验证了所开发的原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赵丽  程晓 《科技资讯》2006,(12):226-227
Java的性能问题直是Java应用关注的焦点,JIT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Java的执行速度,但在实时性要求高的嵌入式系统的运用中却难以满足其要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硬件的方法Java处理器,能直接执行Java字节码,提高Java的性能。该方法适刷于实时及嵌入式系统。  相似文献   

11.
Understanding control flows in a computer program is essential for many software engineering tasks such as testing, debugging, reverse engineering, and maintenanc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ontrol flow analysis technique to analyze the control flow in Java bytecode. To perform the analysis, we construct a control flow graph (CFG) for Java bytecode not only at the intraprocedural level but also at the interprocedural level. We also discuss some applications of a CFG in a maintenance environment for Java bytecode.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地构造一个Java部分计值器,并且形式化地描述计值规则,提出了Java字节代码程序的静态语义,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online的Java部分计值器,为今后能够建立一个完善而且实用的计值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Java程序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使用Jayap对Java语言的字节代码进行分析,找到程序中产生瓶颈的原因,给出程序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字节码验证器、类加载器、安全管理器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基于J2EE平台的安全机制,特别对于安全管理器进行了详细讨论,重点研究了在应用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安全管理器的扩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加密保护移动代码存在的密钥管理困难、影响程序升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hamir的门限分存算法的密钥管理方案,并在JavaTM上实现.该方案使不同的Java字节码文件产生不同的密钥,避免了对程序升级的影响;利用门限算法将密钥分成多个伪随机性因子,通过置乱和异或的方法,将因子均匀地分布到加密的代码中,使攻击者难以直接发现密钥因子;在加密代码还原时,随机地提取因子恢复密钥,重复使用相同因子的概率很小.该方案避免了对程序升级的影响,同时能有效干扰攻击者对密钥生成过程的跟踪,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攻击者破解密钥的难度;而且通过性能测试看出,没有增加原Java程序的运行负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恶意代码的数量和种类增长,快速有效地检测恶意代码显得十分有必要,其中关键技术就是恶意代码特征提取.针对现有恶意代码字节码序列特征提取速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GPU加速提取恶意代码字节码序列特征的方法.使用目前比较成熟的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将传统恶意代码字节码序列特征提取方法中字节码N-Gram特征的提取、TFIDF特征的计算等密集计算型任务移交给GPU进行并行计算.实验表明,针对不同样本文件大小的数据集,该方法均有2~4倍以上的速度提升,大幅提高恶意代码字节码序列特征提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混淆技术被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软件保护方法之一,混淆编译是一项新的混淆技术应用框架,该方法将程序的编译混淆而不是原有的混淆程序本身,这种被混淆的编译可以较好地隐藏程序功能,从而达到软件保护的目的。另外,软件水印技术也是软件保护的重要途径,但水印算法鲁棒性普遍较差,如果将混淆技术与水印结合,利用混淆在保护软件的同时保证水印的鲁棒性,那么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会更强。利用一个实例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Java Applet是运行在浏览器环境下的Java程序,Java Servlet是运行在服务器环境下的Java程序,灵活运行Java a Applet和Java Servlet可以制作出具有各种特效的动态网页.本文首先概述了Java Applet的作用,然后论述用Java Applet插入HTML文档制作动态网页的一般方法,并介绍了Java Servlet的原理.  相似文献   

19.
混淆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先对混淆算法的力量、弹性、执行代价和隐蔽性等性能及其度量作了介绍.随后对各种混淆变换作了简要的叙述和评论.混淆变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词法变换;第二,控制流变换,包括分支插入变换、循环条件插入变换、将可化简的控制流转换为不可化简的控制流,取消循环和控制流恶化;第三,数据变换,包括数组重构变换、变量重组变换、将静态数据转换为与程序相关的数据和数值变量混合变换;第四,类结构变换,包括类熔合、类分裂和类型隐藏.此外,对使用对象和别名的不透明谓词和利用并行技术构建不透明谓词进行了简介,并综述了对混淆算法的攻击方法以及混淆算法的应用.最后对反混淆和对混淆算法的攻击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若干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