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蒋红燕 《科技信息》2011,(14):I0011-I0011
从2009年开始,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重大举措。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其目的是培养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如何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体现应用型目标,强化应用型目标,最终培养出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硕士生培养强调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强烈的应用型特色,故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硕士培养模式,以期对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战略调整及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安全生产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加强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对安全生产形势2020年实现根本好转意义重大。以实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为契机,介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参照国际质量管理培训指南构建了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日益受到市场青睐,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成为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专业学位认同度低、高校相关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验,从提高专业学位认可度、创新授课方式和培养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可有效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2009年教育部发文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培养学术型研究人员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过程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部分。该文结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提出构建理论学习、校内实践、企业实践“三位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阐述构建该体系的核心内容,并进一步在实践质量保障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逐渐由传统的单一学术型硕士培养向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同时培养的模式转变,且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型硕士培养体系的核心内容,因此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是培养高水平专业型硕士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比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分析了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核心任务,并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建立高质量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7.
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现代经济社会的急需人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程硕士研究生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进行培养,实践能力尤为重要。该文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设计、企业共建等方面进行创新,搭建微波技术及应用综合创新实验平台,开展提升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提升史学研究生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应用型史学人才是史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就目前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看,亟需完善培养目标,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纳入目标体系;创新培养方式,坚守史学学科内涵,适度采用跨学科培养,施行导师负责,社会力量参与的联合培养方式;完善课程体系,有的放矢,开设社会服务类理论、实践课程;拓展社会服务场域,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培育社会服务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需求导向"的原则,培养出历史情怀与现实观照、真正能担当服务社会角色的高层次应用型史学人才.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目的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专门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面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立足于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现状,提出一种以工程实例为牵引、以教师示范为引导、以小组合作为桥梁、以自主实践为目标的"四位一体"工程实验实践课程新模式,并以承担的"航空与动力结构件流场特性分析(Fluent)"课程为例,详细说明了该课程模式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0.
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这一新生事物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方面值得探讨。艺术硕士培养的规格是高层次应用人才,其内涵是专业生长性、运用实践性、全面成长性。声乐专业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探析本着"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舞台与社会实践得到应用和升华,从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音乐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成为了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而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现代化的发展,全日制高校负担着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和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构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则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但我国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该文将针对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系统上进行重要性探讨及分析,为我国经济发展教育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军事装备发展对应用型人才以及学科基础理论发展对学术型人才的需要,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索综合性军事院校应用型和学术型硕士分类培养的思路。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应紧贴部队装备发展实际,面向部队现役装备着重培养研究生在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等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术型硕士在控制学科基础理论的牵引下,加大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等)的培养和学科前沿的跟踪,着重加强研究生的数理基础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突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结合笔者学校实际情况,该研究在新工科背景下,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对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改革与实践,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贯穿整个教学改革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必将对该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此项改革旨在培养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改革涉及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践能力及学位论文等方面。天津大学在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以该专业的必修课程改革为例,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课程讲授相结合,采用以应用实例为引导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增加学生在实验及实践过程中的学习能力,满足了课程改革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高校开始着力培养计算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文章通过现状分析,发现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高、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从教学体系、科研实践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增强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该文首先分析了专业硕士和教学质量评价关系,其次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SVM理论分析了普通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培养模式科学与否,可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研究生教育所关注的重要方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对工科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基于我校工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存在问题,在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点,以期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8所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高校的培养方案实施、研究生综合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符合山东省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发展性建议,希望能为我国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论文首先介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专业实践环节出现的突出问题从现象到问题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的实施能有效地保障和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专业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如何提高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利用产学合作平台,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改革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其实践动手能力,有效解决当前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实践体系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产学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尝试,改变研究生教育模式单一、资源匮乏、师资薄弱等问题,将产学合作深度融入到研究生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有效提高其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