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坑墓葬俗在我国肇起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北方地区的商和西周时期,这一葬俗文化极为流行,东周时期逐渐衰弱,战国以后消失。而在南方地区则相反,商和西周时期腰坑墓资料发现不是太多,东周时期数量大增,分布甚广。据考古发现资料获知:这一葬俗文化最先起源于南方湖北地区,尔后向北传播到了北方中原地区。再据民族学资料:在我国西南地区,直到解放后仍见有这种腰坑葬俗。这一葬俗文化从社会的另一层面向我们真实反映出了中国先秦时期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2.
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古代遗迹众多,其中房屋遗迹建筑形式丰富,风格独特,是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精神的结晶。夏商时期正是古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过渡进入到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本文对此时期的三峡地区房屋建筑遗迹进行初步统计,并对房屋建筑技术与形式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分析,这些房屋建筑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瓦当,出土于西周中晚期的宫殿建筑群遗址,当时瓦当的制作是先制成园筒形的陶坯,然后剖开坯筒,入窑烧造,四剖或六剖为板瓦,对剖为筒瓦。故"瓦解"一词即源于此。板瓦用于屋顶,筒瓦覆盖于两行板瓦之间,真正开始有瓦当,大约在春秋晚期,起初瓦当上的主要纹饰多为兽面纹,后来普遍向卷云纹发展。到了东周列国,瓦当成为一些大型建筑的构件,发展迅速,鼎盛一时。  相似文献   

4.
据考古学文化发现资料获知,三峡地区腰坑葬俗,始见于新石器时代。商代腰坑墓数量增多。战国至秦汉仍传流不断。尤其是唐宋及明代在三峡地区更是屡有发现。从鄂西、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腰坑墓资料现象观察,其发展当是由东向西传播这么一个趋势,然后再由三峡地区继续向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传播,直至今日,西南地区仍见有这种葬俗。延续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量历史考古文物的发掘与发现,大理国时期古代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仅拥有历史史料证据,更具备了丰富实物考古资料的印证.从考古文物资料及相关史料来考察,大理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都在南诏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进步和提高.在洱海、滇池的腹地,某些领域的技术水平甚至赶上、超过中原地区的发展水平,显示了古代云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文物考古部门在潍坊市昌邑、寒亭、寿光沿海发现商末至西周及东周时期的古代盐业遗址356处。对应相应时段的历史,可以证明潍坊盐区不仅是我国利用地下卤水资源最早的地区,还是齐国盐业的核心区域,在齐文化发展中曾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桐(Vernicia fordii)是起源于中国的油料树种;利用油桐种子提炼的桐油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在中国古代工业及世界近现代工业生产中产生过巨大影响。油桐开发、利用从唐代以来已有较多文献资料介绍,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也一直把油桐种植史作为热点之一,但在考古发现中却一直未获得过古代油桐树实物标本。2013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在重庆市丰都县瓦啄嘴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从一座宋代瓷窑火膛里发现了宋代油桐树实物材料,这是在中国国内首次发现古代油桐树实物标本。所发现的材料包括10枚油桐树种子和一些树干(木炭)标本。从种子形态观察,所发现油桐应属于三年桐的栽培品种。木炭标本的切片观察结果,也证明该标本属于油桐树木材。该发现表明:文献中记录三峡地区广泛种植的油桐应属于三年桐系列,三峡地区很可能是我国三年桐品种经济林发源地。木材消耗量巨大的瓷窑烧造生产中,把油桐树作为燃料利用,反映宋代三峡地区古居民对油桐树的开发利用,已形成了油料资源(种子)、柴薪资源(树干)的经济林综合利用模式。该经济林经营模式对今天的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油桐(Vernicia fordii)是起源于中国的油料树种;利用油桐种子提炼的桐油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在中国古代工业及世界近现代工业生产中产生过巨大影响。油桐开发、利用从唐代以来已有较多文献资料介绍,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也一直把油桐种植史作为热点之一,但在考古发现中却一直未获得过古代油桐树实物标本。2013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在重庆市丰都县瓦啄嘴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从一座宋代瓷窑火膛里发现了宋代油桐树实物材料,这是在中国国内首次发现古代油桐树实物标本。所发现的材料包括10枚油桐树种子和一些树干(木炭)标本。从种子形态观察,所发现油桐应属于三年桐的栽培品种。木炭标本的切片观察结果,也证明该标本属于油桐树木材。该发现表明:文献中记录三峡地区广泛种植的油桐应属于三年桐系列,三峡地区很可能是我国三年桐品种经济林发源地。木材消耗量巨大的瓷窑烧造生产中,把油桐树作为燃料利用,反映宋代三峡地区古居民对油桐树的开发利用,已形成了油料资源(种子)、柴薪资源(树干)的经济林综合利用模式。该经济林经营模式对今天的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将近二十多年三峡地区文物考古发掘的资料分析、归纳三峡古代移民的历史,结合文献材料阐述了古代移民的原因及特点,特别是联系三峡工程与三峡移民实践,阐释了古今移民的区别与当代移民的创新,从而总结出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移民史。  相似文献   

10.
三峡地区夏、商、周时期的居住遗址数量已大大增多,夏、商、周时期建筑普遍流行一种“干栏式”建筑,同时此时期的地面建筑形式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出现“地面台式”建筑,并且大量应用板瓦、简瓦覆盖屋顶。  相似文献   

1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根据考古发现,约在六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了农业生产,特别是两千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用精耕细作和轮作复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耕作制度。我国耕作制度的发展,大体由原始的撩荒(抛荒)耕作制发展到连种耕作制,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两年三熟或一年几熟的轮作复种制。这是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三峡地区一些商周时期巴人遗址中常发现有用于占卜的甲骨,甲骨的原料主要选用于鱼鳃骨和龟腹骨,与北方中原地区的甲骨原料多用牛肩胛骨、龟甲及鹿、羊、猪骨等有一定差异。三峡地区甲骨上的钻孔数量是由早期数量少到晚期逐渐增多。甲骨的制作方法除了受到北方中原甲骨文化的影响外,其自身特色也十分明显。三峡地区的甲骨无文字,而北方中原地区甲骨上多刻有文字。从甲骨使用的时间上看,甲骨延续时间长。通过对三峡地区商周时期巴人遗址中的甲骨研究和分析,可明显观察出其甲骨自身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而为“巴文化土生土长说”的观点提供出一些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13.
<正>又到了庆祝劳动节的时候啦,向全世界的所有劳动人民献上节日的祝福!本期知识快餐店变身成为五一特别版,向大家展示一下劳动人民的好帮手——劳动工具!考古证据显示,人类的祖先阿法南方古猿,早在34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石头工具来切割食物了。从300多万年前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这段历史被称为"石器时代"。从最简单的打制石器,发展为燧石石器,再到精良的磨制石器,石器时代由此分成了旧、中、新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遥感--现代考古研究的第三只"眼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代遗迹遗址遍布各地,仅依靠传统的考古方法和手段远不能满足我国考古工作的需要.而遥感技术大量运用到考古研究中,为考古工作带来了巨大活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仅从遥感技术的功能特点简要地分析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考古研究的方法和原理,及其在考古研究中具体应用,其目的在于推动遥感考古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后半叶,红山诸文化系列遗址的发现,成为中国考古学界最重大事件。甚至可以说,红山诸文化系列遗址的发现,成为颠覆中国历史学诞生以来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一元说”公论的历史性、革命性力量。红山文化逐渐成为历史学、民族学方兴未艾的显学,吸引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然而,从考古到考古、从历史到历史的研究方法的缺陷,在红山文化研究中逐渐显现。包和平、黄士吉的《文明曙光——红山诸文化纵横谈》的出现,不仅具有修缺补罅的学术意义,而且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拓展了红山文化研究的新空间和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社会存在一个至上神崇拜,文字出现前其名字无考,商称帝,西周时期称天,东周时期太一和帝俊混称,两汉时期多称为太一。蹲踞姿态和揽撮阴阳是其形象的基本特征。他的形象最早出现在距今约5 300年~4 0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经商周而抵两汉,演变序列清晰。这种变化是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景爱 《科技潮》2001,(1):30-34
大葆台汉墓和老山汉墓的发掘,是20世纪北京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精美的出土文物,特别是规模宏大的"黄肠题凑",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报纸、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进行了报道和介绍。受此影响,北京出现了一股"考古热"。这两座汉墓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古代帝王骄奢淫逸的生活,可以看到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同时还  相似文献   

18.
赵金娜 《科技信息》2011,(13):550-550
传统健身功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在与疾病和衰老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创造的一项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和理论。在21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工作等压力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注重健身养生的当代社会探讨健身功法的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勇 《科技信息》2005,(6):22-24
要用电脑才能复制的编钟洛塔尔·冯·法尔肯豪森是一个德国人,地道的贵族后裔,一口普通话却说得比大多数中国人还字正腔圆,他还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罗泰。谙熟中国古代典籍,《周礼》《春秋》能信口道来的罗泰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系的教授,也是中国商周青铜器考古的权威。罗泰的一大成就,是发现了中国西周时期青铜编钟的工艺特色,特别是西周时期编钟的高峰——曾侯乙编钟,是按照准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宁乡青铜器之谜"困扰了几代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至今仍未彻底解开。据宁乡炭河里西周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专家关于宁乡青铜器与炭河里遗址属同一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从研究炭河里古文化入手,通过对有关青铜器发现资料、历史文献记载,以及地名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等进行疏通和推论,认为炭河里遗址的生活族群是三苗,且炭河里遗址是古三苗国在商末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地。三苗国商代地域包含了赣西北、鄂东南、湘水下游和资水下游,而西周时期仅留有湘水下游和资水下游。最后通过对三苗地域内商周文化遗存等相关资料的分析,为"宁乡青铜器之谜"寻找了一种合理的解释:古三苗国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