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新疆博州地区灰棕漠土、风沙土、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棕钙土、盐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森林土等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重铬酸钾法对各土壤类型有机质进行测定,通过结果分析出该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分布规律:有机质含量在0.36%~8.62%之间,表层土壤至深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上高下低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清凉峰土壤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清凉峰土壤的特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讨论了清凉峰土壤的分类问题。清凉峰基带土壤为准红壤,从下而上依次分布着准红壤、准黄壤和腐棕土。准红壤B层颜色为亮红棕,CEC/粘粒%值大于0.24,B层粘粒硅铝率小于2.4,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准黄壤B层颜色为浊棕色和灰黄棕色。CEC/粘粒%值为0.41-0.42,粘粒硅铝率为2.37-2.49,B层盐基饱和度小于35%。腐棕土表层颜色为,黑棕色有机质含量高,为183.4克每千克,有机质层厚,粘上矿物以2:1型蛭石和绿泥石为主。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对抱犊崮自然保护区同一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生杂木林地和耕地的土壤剖面进行了有机质测定,结果表明,在抱犊崮自然保护区自然林地和耕地的土壤中,其有机质的分布差异明显,自然林地的土壤有机质于表层逐渐增多,而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在其剖面的分布则较为均一,自然林地总SOM﹥耕地总SOM.在两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剖面上层的SOM含量最高,最大值往往出现在0~10 cm层,然后向下逐渐减小.结果说明,人为开垦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影响,长期耕种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从而致使土壤有机质总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缙云山森林土壤速效N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4个演替阶段的土壤速效N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土壤速效N在不同群落中均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A(腐殖质层)>B(沉积层)>C(母质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N含量与土壤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②A,B层土壤速效N含量随演替的方向逐渐增加,即灌草丛<马尾松纯林<马尾松-川灰木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这是因为土壤速效N含量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枯枝落叶厚度呈正相关.③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演替方向逐渐升高,但在灌木层、草本层略有波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其与A,B两层土壤速效N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灰钙土是有效锌含量很低和施用锌肥有效的土壤 ,但是 ,锌又是污染环境的重金属元素之一 ,长期或高剂量施用锌肥 ,都能使锌在土壤中积累而污染土壤 ,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作物的生长发育 ,影响食物链的质量。因此 ,适量施锌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鉴于此 ,我们在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设置盆栽试验 ,研究了盐化灰钙土的适宜施锌量和非盐化灰钙土的最大允许施锌量 ,为灰钙土上玉米合理施用锌肥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土壤为耕灌灰钙土 ,取自甘肃省靖远县北滩乡景滩村麦茬地 0 -16cm ,经风干、破碎、过筛(3mm)后备用 ,土壤含有机质 7.15g/kg、全氮 0 .5 4g/kg、全磷 0 .5 2g/kg、碱解氮 5 2mg/kg、速效磷 7.5mg/kg、速效钾 2 15mg/kg、有效锌 0 .3 9mg/kg ,土壤PH8.4。供试盐结皮含盐量 2 3 5 .7g/kg ,属硫酸盐盐结皮。供试锌肥 (ZnSO4.7H2 O)、氮肥 (NH4NO3 )、磷钾肥(KH2 PO4)均为化学试剂。供试盆钵为黑色塑料桶 ,每盆装供试风干土 10kg。指示作物为中单 2号玉米。1.2 盐化灰钙土的适...  相似文献   

6.
福建赤红壤诊断定量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福建7个典型赤红壤剖面,按诊断定量分类制确定其分类位置。结果表明:福建典型赤红壤具有淡色表层、淀积粘化层等诊断层和湿润水分状况、高热土温状况等诊断特性。供试剖面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制中分别相当于正常氧化的强发育腐殖质老成土、淡色始成的弱发育湿润老成土、典型强发育湿润老成土、氧化暗红色湿润淋溶土和老成的弱发育湿润淋溶土;在联合国分类制中则相当于铁质强淋溶土和铁质淋溶土。此外,对土壤发生学分类与诊断学分类之间的参比关系以及土壤分类的定量指标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江西省东北部低山区的森林土壤,按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系统应归入红壤和黄壤;但是,实际上坡地中部以上的黄棕色土壤与上述红壤或黄壤的概念不符。以赣东北与南京近郊低山区几个土壤剖面的数据作出极小生成树图,可见赣东北低山坡地下部的红色土壤与中部以上的黄棕色土壤,是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类。后者在性质上与南京低山坡地下部的、具有埋藏红层的土壤剖面接近,但二者成因不同。南京近郊低山坡地的土壤组合,自上而下为薄层土(性质近似于山东棕壤)和黄棕壤(老红土上发育的);而赣东北低山坡地的土壤组合,自上而下为黄棕壤(近代发育的黄棕色土壤)和红壤(古风化壳上发育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憎水有机物在土壤有机质的非线性吸附行为还不完全清楚的状况,通过研究菲、萘和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以及从其中分离出来的腐殖质、腐殖酸和碱提取后的土壤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讨论非线性吸附的机制.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程度按如下顺序变化腐殖酸<土壤<腐殖质<碱提出土.脂肪碳富集的腐殖质的等温吸附行为表现出很强的吸附亲和性含量以及高的非线性.文章最后采用了无定型脂肪碳的固结概念模式来解释这些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9.
土壤学中应用色谱分析,首先由[1]提出的。随后[2],[3],[4]应用放射性色谱法进行了土壤中磷酸根离子吸附动力学的研究。指出在黑钙土,灰化土,灰钙土及黄钙土中,磷酸离子的初次分布,洗涤分布,洗脱色谱等与理论相符。然而红壤土中,磷酸离子却被牢固地吸附在土壤上部不被洗掉。  相似文献   

10.
伊犁河流域土壤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犁河流域气候温和湿润,植被覆盖度高,土壤发育充分,土壤类型及适宜性多样,土地资源丰富,质量结构上乘。山地依次发育了山地栗钙土、山地黑钙土、山地灰褐色森林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等类型,其中森林、草甸土类发育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河谷盆地草原、草甸土壤发育充分,主要有沼泽土、草甸土、灰钙土、黑钙土、栗钙土等类型,其中灰钙土、栗钙土发育典型、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1.
通过腐蚀失重速率试验、腐蚀形貌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国产Q235钢和X70管线钢在加拿大中南部的山地灰钙土中实地埋样试验一年后的短期腐蚀行为特征.结果发现Q235钢和X70钢的平均腐蚀速率和最大点蚀深度均比较接近,但Q235钢点蚀密度明显高于X70钢;两种钢的腐蚀产物成分类似,均为FeOOH、Fe3O4和Fe2O3的复杂混合物,腐蚀产物层不致密,存在明显的裂纹;两种钢表层土壤中均发现较多的硫酸盐还原菌、硫化菌和异养菌,这些菌群的共同作用能够加速腐蚀产物层下局部腐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矿物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甘肃省15个地点的灰钙土、栗钙土、黑垆土、灰褐土和黄绵土等不同类型土壤剖面进行了机械组成分析、矿物组成显微鉴定和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机械组成以粉砂为主,粘粒次之;栗钙土、灰钙土、黑钙土和灰褐土等于旱地区典型土壤中表层的粘粒质量分数相对较低,土壤原生矿物组成以石英为主,绿帘石等蚀变矿物质量分数较高,次生矿物含有较高的石膏和方解石等;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脱石.土壤机械组成、矿物组成和粘土矿物组成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为黄土母质,土壤形成条件为碱性环境、较弱的淋滤作用和干冷气候,近代强烈的风蚀作用(或沙尘暴)和大气污染对土壤有一定程度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东部山地主要土壤类型及土壤动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是典型的“类生物体”,即具有明显生理机能的自然体。土壤一切性质均依赖于寄居生物的活动,特别是有机质的分解与腐殖质的合成。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很大部分属于植物界,但动物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在有机质分解的早期,它们有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有机体,其中包括动物的活动是土壤形成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为此,开展土壤动物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被认为是经济可行且有效减缓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黑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和碳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大兴安岭不同地形因子条件下土壤黑碳的储藏分布特征,为区域森林土壤黑碳储量准确估算和森林土壤固碳功能的定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大兴安岭北端寒温带针叶林区,按照坡位、坡向差异,对称设置20块样地,采集1 m剖面内不同发生层土样。采用氢氟酸(HF)和盐酸(HCl)处理的重铬酸盐氧化方法对土壤黑碳进行分离,探讨了地形因子(坡位、坡向和坡度)对黑碳(BC)分布的影响,并借助逐步回归分析量化各因子对土壤黑碳密度变异的相对影响程度。【结果】①研究区土壤黑碳密度(面密度)范围为0.02~3.64 kg/m2,腐殖质层密度最大,占全剖面的50.3%,具有明显的表层集聚效应;黑碳占有机碳的比例范围为3.7%~42.5%,除凋落物层外随深度增加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说明黑碳含量依土层减小的程度比有机碳含量依土层减少的程度小,对比非黑碳成分黑碳向下迁移的程度更大,其稳定性更强;各土层黑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24~59.13 g/kg,空间变异性较大。②坡位显著影响土壤黑碳含量和密度的分布,不同土层之间下坡位的黑碳含量均显示高于上坡位,下坡腐殖质层黑碳密度是上坡的2.21倍,其1 m剖面黑碳密度是上坡的1.91倍;不同土层间黑碳占有机碳比例均显示下坡位高于上坡位,而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逐步回归显示,坡位对土壤黑碳数量分异的影响较大,可独立解释腐殖质层黑碳密度空间变异的42.1%、1 m剖面黑碳密度空间变异的46.0%。③坡向通过光照和温度的不同影响黑碳储量分布,总体看来,BC含量(除凋落物层和母质层)和BC密度(除凋落物层)均显示阳坡略高于阴坡,但差异不显著,故坡向对黑碳影响较小;腐殖质层土壤BC密度与坡度无显著相关性,而按上下坡分组统计比较淀积层和全部1 m剖面,则上下坡点位分群趋势明显,下坡BC密度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上坡BC密度与坡度无显著相关性,坡度对黑碳分布的影响不及坡位大。【结论】大兴安岭林区黑碳储量丰富,BC主要存在于土壤表层并缓慢向下迁移,其生物化学惰性可有效促进碳固定,提升森林土壤碳汇能力。坡位是影响研究区域森林土壤黑碳分布的主控因子,在同一发生层内,不同坡位的土壤剖面间由于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类型、地表径流冲刷作用等因素的各异导致黑碳含量和密度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部分解释区域黑碳分布规律,并为碳汇林立地的选取与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土壤微量元素剖面分异的因素,并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造成黄山地区土壤中铜元素剖面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成土母质,土壤有机质和≤0.001mm土粒.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海拔珙桐群落乔木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生长的最适海拔高度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地带不同海拔高度的珙桐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根际土壤性质.结果表明,海拔1700 m的珙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1500~1700 m是适宜珙桐生长的海拔高度.珙桐根际土壤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和含水量在3个土层深度上差异显著;整个地区土壤pH值变化范围小.腐殖质层土样1500~1700m 3个海拔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1800 m和1850 m 2个海拔;淀积层、母质层土壤养分在5个海拔间的变化规律性不强.相关分析表明,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无显著相关性,只有淀积层有机质、腐殖质层含水量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母质层速效氮和淀积层、母质层含水量甚至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绿洲灌漠土和灰钙土Cu,Ni的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力学吸附平衡法研究了干旱区绿洲灌漠土和灰钙土Cu,Ni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Henry方程,Freund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模拟Cu,Ni在灌漠土和灰钙土中的等温吸附特征;灌漠土和灰钙土对Cu,Ni吸附选择顺序都为Cu>Ni,灰钙土Cu,Ni之间的竞争作用大于灌漠土中的;灌漠土和灰钙土Cu的解吸率都远远小于Ni的,两种土壤Cu的吸附滞后作用都比Ni的强.  相似文献   

18.
选择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的四个主要阶段:灌草丛、马尾松林、木荷林与栲树林,研究其土壤剖面特征和碳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 随演替进行,演替后期土壤机械组成的细颗粒比例增加,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H值略有降低(但不显著),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10~20 cm层含水率显著增加;(2) 碳密度在演替前期和后期高于演替中期,而在剖面中间层(10~20 cm)最低;(3) 土壤细颗粒比例与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碳密度显著正相关(0.01).可以认为,随着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进行,土壤剖面理化性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铬渣在灰钙土淋溶中铬(VI)吸附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铬渣在灰钙土饱合流状态的淋溶,探讨不同水平铬渣在土壤淋溶中对土壤铬吸附量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结果表明,铬(VI)易在土壤中吸附固定,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呈负相关,其中淋溶土体中吸附的铬含量占铬渣总铬量的49.7%以上。  相似文献   

20.
华北山地土壤分布的规律,已有了不少的研究。1936年梭颇著的中国土壤地理书中曾提出华北山地土壤为山东棕壤。1954年中国土壤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土壤分类组讨论总结指出中国棕色森林土分布范围广阔,北起辽东半岛和热河东南部,向南一直到长江沿岸一带。中国西部山地和高原也有它的踪迹。华北山地即在上述分布范围之内,其土壤应属棕色森林土。此后,土壤学工作者都一致认为华北山地土壤为棕色森林土。1955年马溶之与格拉西莫夫合编1╱4,000,000中国土壤图,在图中分出山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