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纳兰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形成这种感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探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纳兰词凄婉意境的营造艺术。笔者认为纳兰词营造凄婉意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善写凄清迷离之境,词境意蕴隐曲;二是善用细节小景刻写优美意境和孤寂之情。这二个方面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构成了纳兰词的凄婉意境,增强了纳兰词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纳兰性德作为词坛上的特殊人物,长期以来学人一直遵循着陈其年、陈廷焯与王国维之评对之尊重与研读。细玩起来,几家清儒之评有许多不一致与思路分歧,而他们的分歧恰恰暴露出纳兰之于中华词史上的致命弱点,而这可能也不是纳兰需要标举之处。事实上纳兰词的一些特征诸如"自然之眼""梦境宣叙"等意义,不在于是其表面上的特点,从本质上说其价值在于更能暴露纳兰作为特殊身份对中华传统的缺失,从而体现了中国思想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侯跃 《科技信息》2009,(4):64-65
在清词“中兴”的时代,涌现出许多流传于后世的词作,也成就了此时代的一批词人。在清初独成一家的词人纳兰性德,他继承了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晏几道的词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格调。在纳兰词中,“情”字贯穿始终,成为词的灵魂。本文在纳兰性德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的背后,感受纳兰词中的真情真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纳兰爱情词的分析 ,论述了纳兰爱情词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艺术特色以及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苏词打破了诗词之间的界限,体现出词体不断向传统诗歌靠拢的趋势:题材上实现诗词合流,风格上诗词界限不断消弭,文本与音乐不断疏离,在功能上体现出由娱情向述志的转变,创作观念上诗词渐可等量齐观,技法上进一步向诗歌领域借鉴,这就是苏轼“以诗为词”的主要内容。苏轼之后词的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诗为词”的创作方式,由“要非本色”逐渐为后来词人接受。  相似文献   

6.
试论纳兰边塞词的时代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兰性德在中国词史上是个特异的存在。他那与其出身、身份、教养等极不相称的词作风格,引起人们多方的分析与揣测。笔者试图以边塞词作为切入点,探求他这种不相称的由来和表现。纳兰边塞词这种抑郁感伤的情绪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清朝不同于唐王朝和宋王朝,社会上弥漫的晚明遗民情绪与满族旗人特有的感伤情绪相交织,在满汉思想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构成那个时代特有的悲情色调,体现于纳兰的词作中,形成挥之不去的凄迷与逃避的情调。  相似文献   

7.
纳兰词所表现的美是一种凄清深婉伤感之美,这种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他对意象的选择.“西风”是古典诗词,也是纳兰词中的重要意象.纳兰词中的“西风”意象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成为他悼念亡妻、诉说离伤和感叹兴亡的感情载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词学思想的角度,对秦词的创作实践进行了全面观照,论述了秦观既坚持词的本色传统,又有所创新发展的创作特色。这一特色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坚持了词的音律特征;(二)开始以创作的严肃性和思想性转变传统的香艳主题;(三)在艺术表现上体现出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苏词打破了诗词之间的界限,体现出词体不断向传统诗歌靠拢的趋势:题材上实现诗词合流,风格上诗词界限不断消弭,文本与音乐不断疏离,在功能上体现出由娱情向述志的转变,创作观念上诗词渐可等量齐观,技法上进一步向诗歌领域借鉴,这就是苏轼“以诗为词“的主要内容。苏轼之后词的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诗为词“的创作方式,由“要非本色“逐渐为后来词人接受。  相似文献   

10.
作为婉约词史的代表词人,晏几道和秦观的词作风格在具有相似性的同时,又具有各自时代影响下的不同特色。因此通过将两人放在由“花间词风”向“以诗为词”转变的词史转折中来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出受此影响的婉约词创作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需要和行为的体现.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处于一般状态.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是学习目标、专业兴趣、教学方法和学校氛围等.加强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辅导,改进教学方法,建设良好的学校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该文回顾了我国翻译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语文学研究阶段、结构主义现代语言学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展望了将要进入的建构主义阶段,指出了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从翻译标准的演变,可看出我国翻译研究正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3.
黄连兵 《科技信息》2011,(30):179-180
The Call of the Wild has been the most widely read American novel in the world,while the Wolf Totem has made a hit since its publi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duct text analysis on these two works about wol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and make a parallel study between them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By comparison, this thesis aims to find the similar and different points between the two works, trying to find a more reasonabl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human’s relation with the nature.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发现,师专学生不良学习习惯主要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计划缺乏、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方法机械、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原因分析,提出了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进一步完善师范生毕业分配制度;大力改革专科师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养成按照目标学习的习惯等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颖 《科技信息》2008,(12):299-299
本文旨在对比研究意义与所指的关系问题。与同类研究相比,它通过对比意义和所指的哲学和语义学研究来讨论其在语用学方面的意义,突出研讨语境和说话者意图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意义和所指研究的概况,然后介绍它们的定义及其哲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情况,最后得出意义和所指只有在考虑语用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被解释,并以此结束了全篇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当前部分在校大学生表现出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等学习动力系统混乱现象的原因,并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视角出发,对引导大学生完善学习动力系统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尔雅》是我国训诂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百科性辞书性质的语文应用词典。自它问世以来,以迄于今,学者们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止。在古代,从两汉迄至明、清,研究《尔雅》的著作甚多,但都是围绕着词义的注释和考证,或是文字的校勘和辑佚,大抵不出训诂学之范围。自清末以后至现代,《尔雅》注疏、考释类的研究仍有余绪,且向着更细致、更深入的方面发展;但另一方面,现代学者开始多角度、多方位地从宏观理论上、从方法论上转向对《尔雅》的研究,涉及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训诂学,而是扩展到了词汇学、辞书学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萍乡高等专科学校06级英语教育专业96名新生的自主性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专科英语专业新生学习上依赖性强,被动接受思想严重,自主性学习能力一般。笔者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的六个世纪里,儒家经学在少去了汉代利禄政治的喧闹环境下平静而自在地发展,“春秋学”表现尤为典型,它经历了恢复与发展、分离与整合、创新与蜕变几个不同的阶段。特别是中唐时期啖助等人颠覆汉魏注疏之言,舍传求经,创“新春秋学派”,为唐宋儒家文化的复兴开启了思想大门。  相似文献   

20.
Survey study and experimental study are two kinds of important methods in applied linguistics.They are typically to collect quantitative data in the research of SLA.However,they are different.This paper mainly demonstrates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research of SLA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wo kinds of studies.This will offer researchers a reference which study is better for their SLA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