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医学图像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加强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本专业的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在理论课和课程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型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旨在加强教学中的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和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医学电子仪器和精密医疗器械的设计、研制、开发应用,医疗器械质量检测和监管等综合能力的理工结合的复合型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电子学、机械学、光学、计算机、医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及医学电子仪器和精密医疗器械的系统设计和风险评价方法。接受现代医学仪器和典型医疗器械应用的训练,能从事医学电子仪器、医疗器械开发设计和研制、医疗器械质量检测和技术监督管理等工作。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和医学课程,如医学入门,更好地了解实际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建立医学背景。对于工科学生,在一年多的时间学习这些基础医学课程,难度是存在的。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试图做出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包括使用各种活跃的教学氛围的教学方法。改革生理学,临床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学生课后交流,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生物医学电子仪器应用环节中,常常会因为外界因素产生干扰,导致检测结果精确性下降。所以,有效地防止和降低生物医学电子仪器使用中的干扰和噪音显得非常重要,是医学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医学电子仪器的相关概念,将生物医学电子仪器进行分类。对生物医学电子仪器的干扰和噪声危害进行分析,结合生物医学电子仪器噪声和干扰产生的因素,提出具体的降噪和防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物医用材料》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转变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的重要拳砷内容。针对该门课程的具体特点,并结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与总结,探讨了五种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物医学材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生物学、医学以及材料学等学科为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由于该课程具有内容多、涉及面广、交叉性强等特点,缺乏有效的兴趣激发平台,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足,影响教学效果。该文从应用角度入手探讨“生物医学材料学”并提出通过构建组织再生动物实验作为激发生物医学材料学本科生创新兴趣的教学探索,让学生切实感受生物医用材料的魅力,以及通过动物手术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动物伦理意识,激发对“生物医学材料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构建生物医学材料相关虚拟仿真实验室以及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的设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电子类课程的实验内容相互关联性不强,不能体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本文提出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电子类综合实验,实验内容体现生物医学工程的特点,可将多门电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有机组合,并以心电信号采集实验为例作介绍。  相似文献   

7.
浅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成宁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近十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静娜  邱明国  桑林琼  张晔  王莉 《科技信息》2011,(19):I0214-I0214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增设医学信号采集与处理第二课堂,本课程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医学信号,运用实验室仪器或者网络资源获取医学信号,并结合已有知识进行信号处理流程设计与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加强实践教学,完善教学体系出发,阐述了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建设内容。该文以南京邮电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创建和平台建设为例,介绍了创新性实验室的建立过程和管理机制。实践结果表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奠定了基础,使专业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双语教学是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一些双语教学方面的改革措施和经验,包括双语授课、双语研讨和双语考核。教学实践证明,本文所提教改经验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于学生掌握化学量和生物量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至关重要。针对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化学与生物传感器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采用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选取典型的电化学生物医学传感器和胶体金层析试纸作为实践教学范例,借助教师的科研实验室作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场地,带领学生人人动手实际制作传感器件,同时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CT原理》课程是继《医学成像技术》课程之后开出的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章介绍了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开设CT原理双语课程的一些实践经验。主要从教材选用、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考核方式以及学生反馈等方面对CT原理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探讨。实践教学证明,双语教学既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教师自身发展和生存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本院设有生物医学工程系和生物技术系 ,有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化工、生物物理三个硕士点 ;本科教学的主要公共课程有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基本电路理论、模拟数字电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集生物医学与工程学于一体 ,培养掌握计算机、微电子工程、信息工程与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运用现代电子信息工程手段来解决基本及临床医学中工程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有 :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信号与系统、生物医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田银  李章勇  王伟 《科技信息》2010,(21):I0158-I0158,I0093
认知科学概论是一门前沿性科学相关的课程,根据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特点,课程融合的内容突出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在认知科学中认知神经机制的分析与应用。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将二者间的知识进行融合联系,主要从教学、实验和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给医学教育模式带来了质的转变,本文对该教学方法结合Matlab(MATrix LABoratory,矩阵实验室)在《医学图像处理》教学中的应用作初步探讨.在进行了详细的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在医学影像专业研究生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发现,该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电子仪器市场的不断扩张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有更加迫切的需要,要求学校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较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的医疗电子仪器专业人才。而现阶段,多数本专业毕业生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他们的要求。因此,学校应该结合医疗电子仪器行业的发展特点,面对医疗电子仪器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就专业的定位、课程的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对医疗电子仪器专业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和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丰富《医学超声技术》课程中的实验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了该项新的设计性实验。文章针对医学超声技术理论知识的应用,介绍了“A型超声仪综合设计实验”开设的思路和目的,详细说明了实验的构成。文中的实验已经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信息科学和医学科学的交叉实践类课程,也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综合应用性强,信息技术更新快,缺少优秀教材,并且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所以教学内容难以掌握。针对该课程的不足,该文提出了引导学生动手设计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医院挂号信息子系统的挑战性综合实验方案,并具体阐述了挑战性实验的设计目标、具体内容及实施方案。该课程四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挑战性综合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医学设备管理师的职业定义及内容的基础上,从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等三方面讨论了《医用电子仪器管理与维护》的课程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0.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的生物医学核心课程,该门课程专业性强、知识点多、内容琐碎,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对课程知识理解困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主动学习,该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讨了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