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05年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纵向看,取得的长足地进步;横向看,在全国的位次较低,并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基于此,可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采取措施以切实提高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是安徽省自主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能力如何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薛军 《安徽科技》2008,(2):22-23
根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联合发布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2006年,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进一步加强了科技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力度,科技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进一步下降,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专利产出和产品创新取得良好绩效。  相似文献   

4.
孙冰  吴勇 《科技与经济》2006,19(4):17-19
对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根据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建立了以投入、支撑、配置、环境、成果为二级指标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30个省市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实例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要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企业已经成为了我国自主创新的主体。但是不同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有着自身的特点,通过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大型国有企业普遍重视自主创新,但是投入产出效率较低,而私营企业不重视自主创新。一旦私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后,却具有更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活力,但是,私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受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能力不足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2007年,安徽省统计局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开展了企业创新专项调查,这次调查全省共调查了6596家企业.其中工业企业6374家,非工业企业222家。工业企业中,大中型工业企业680家,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5694家。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安徽省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申斌 《甘肃科技》2008,24(1):9-12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分析当前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剖析企业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乃至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等10个省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之一.本文通过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测算了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剖解其科技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提出提升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2个方面建立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三次差异驱动理论的动态评价模型,并以2000—2012年我国省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我国省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排序并发现了技术创新能力地区间的差异性.以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金融支持水平、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育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0-2012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总技术经济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高,但R&D活动人员投入和R&D经费投入有部分冗余.最后,给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勇  朱乾 《科技与经济》2013,26(5):96-100
以我国A股2007--2012年间新材料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滞后一期的研发投入对新材料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期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具有负向影响;PE支持有利于新材料企业的成长。此外,企业规模与新材料企业成长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企业年龄与新材料企业成长呈现负相关,估计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3.
比照中部六省及全国总体水平,从研发人员密度和素质、投入水平、自主研发水平等方面介绍了山西省企业创新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天津市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调查,揭示了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通过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地方政府研发投入是否能有效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影响地方政府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是评价政府研发投入效果必须明确的问题。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区地方政府研发投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数据为基础,运用DEA-Tobit两步法分析框架,对我国不同地区政府研发投入对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研发投入对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大多数处于无效状态,并且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效率逐步递减现象;同时,企业科技人员投入、技术市场活跃程度、企业规模大小、地区开放程度等,对政府研发投入效果存在不同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信息技术产业对推动地区工业增长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实证分析了信息技术企业各类研发投入及强度对其产出绩效影响,并考查了其研发活动对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之间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1)地区信息技术企业和机构研发总投入的增加,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绩效增长有明显正向效应,但却和地区工业增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2)单纯提高地区信息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产业本身的收入及利润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却有力地推动了地区工业增长.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自主研发存在明显的"自利性"倾向,侧重关注自身绩效增长为导向的研发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的正向联动效应.为此,信息技术企业应结合地区工业发展水准合理安排研发,注重地区间的研发合作及成果共享,并着力于提升服务制造业的能力,进而充分发挥与工业增长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2011-2012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相关面板数据,基于松弛变量度量的SBM模型对高技术产业R&D活动的相对效率进行测算,数据测算结果发现显示近70%行业的R&D活动是低效率的,并且高技术产业的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普遍不高,需优化资源配置。文章针对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变量松弛的测度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提出效率改进。  相似文献   

18.
辽宁是我国制造业大省,但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规模和质量及其研发能力一直是辽宁制造业发展的短板.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11年数据,实证考察了辽宁民营企业研发意愿的决定因素以及研发强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两个问题.结果表明,主营业务收入、员工人数、存货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对企业的研发倾向具有积极影响,出口比例、资本密度和产业类型对企业研发倾向具有消极影响;而研发强度与企业绩效间则呈现了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为此,本文提出了提升企业研发积极性和研发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0-2011年的数据,对重庆市R&D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与新产品产值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政府研发投入与全社会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结果表明R&D投入对新产品开发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研发人员对新产品的贡献要略高于研发资本投入,同时政府研发投入能有效的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的带动效应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应该特别注重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并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以珠三角专业镇集群为背景,在关注、提升中小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动力来源指向下,从中小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环境分析切入,对其外在动力分布比较与内在动力系统构造等方面进行剖析,并以动力形成的后验分布进行说明,寻找路径,以期解决中小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