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解决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雷达站选址问题,考虑单个雷达失效和雷达覆盖需求因素,以建站总成本最小和水域总面积覆盖率最大为目标,构建双目标模型并设计自适应权重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满足覆盖次数和面积覆盖率约束条件下实现对VTS雷达站的选址优化,提高了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为海事主管机关选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集合覆盖的VTS雷达站选址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雷达站选址双目标优化模型,第一目标函数为雷达站的建设成本以及雷达站与船舶交通管理(VTS)中心线路的铺设成本最小,第二目标函数为多重覆盖的水域单元权重之和最大;并针对模型设计遗传算法求解. 算例结果显示,最终选址方案能够实现对水域的全面覆盖和重点加强,VTS中心的位置和雷达站盲区的存在都会对雷达站的选址方案造成影响. 将程序运行10次,计算结果具有稳定性,表明模型算法是收敛、稳定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开源CMS由于其兼容性好、开发效率高、功能完备、开发成本低等优点,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和机构建站时的首要选择。在高职《动态网站设计》教学中加入开源CMS的内容,将有助于改善专业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快速建站能力,从而适应市场需求,增强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以泰山天气雷达站为例,针对高山雷达站的特殊结构,结合泰山雷达站的雷电灾害实际情况,采用IEC62305-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1,2]的评估方法对高山雷达站进行初步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本文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高山雷达站工作人员、游客人身安全,确保高山雷达站建筑群及其相关仪器安全为最终目的,按照"以人为本、安全可靠"的原则对高山天气雷达站各建筑现有防雷设施的防护效率进行科学计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4G网络建设飞速发展,各大运营商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在城市中增加了很多新建站,文章根据4G站址规划选择的方法和评估所遵循的原则,描述了在城市中如何规划4G新建站,如何更好地服务城市网络体系,如何根据不同城市区域的需求做好4G网络新建站站址选择。城市规划与站址选择相辅相成,运营商如何发展自身业务,满足城市规划发展需要,这是设计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的。  相似文献   

6.
丁斓斓 《科技信息》2007,(32):161-162,204
韩国语“ ”和汉语的“来,去”的使用因两种语言意识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参照点角度对比分析发现,当话者选择自身位置为参照点时,韩汉两动词的使用规律大体是一致的;但当话者选择他身位置中的听者位置时,韩语仅限对话疑问句中,而汉语则还可出现在陈述句中;当话者选择他身位置的第三者位置时,韩汉在命令句的间接引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美苏军控谈判曾就苏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雷达站(以下简称“克站”)问题争执不已。去年9月下旬,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同美国国务卿贝克在怀俄明会谈时承认苏联修建该雷达站违反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并宣布将予以拆除。因此,美苏一段时期以来对该雷达站问题的争执终以苏联作出重要妥协而暂告平息。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防现代化的发展,各型雷达站相继建立,本文探讨了雷达站的接地技术,并对某型雷达站的设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随机穷举算法找到了最优的污水处理站建造方案,节约了企业的污水处理站的建站成本,对企业建造污水处理站有重要的帮助.随机穷举方法得到的最优方案是全局最优.模型的输入变量简单,理论上只需知道排污工厂的排污量和位置坐标即可获得最优建站方案.从构造模型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和方法解释了此模型,并运用所建立的模型模拟计算两个任意构造的几个工厂污水处理站的建站方案,来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停车换乘站位置选择及换乘需求预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中心区外相邻轨道站处的停车换乘站位置选择是城市停车换乘规划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目前尚没有简单、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法。对此,首先给出换乘站位置选择时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在分析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给出停车换乘站位置选择的方法及程序,并且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一般性推广。探讨了停车换乘站换乘需求预测的方法,给出了预测时所需资料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以及换乘需求量计算的主要参数和自变量的确定方法。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验证便携式近程高频地波雷达的海流观测性能,利用海流计现场观测数据作为参照,分别评估从两个雷达站合成得到的矢量流精度和两个雷达站各自独立测量得到的径向流精度.根据矢量流评估结果,得到流速的均方根误差为10.37 cm/s,流向的均方根误差为15.12°;根据两个雷达站的径向流评估结果,得到其中一个雷达站测得的径向流均方根误差为10.83 cm/s,另一个雷达站的径向流均方根误差则为13.50 cm/s.对两个雷达接收到的海洋回波信号的信噪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雷达站的径向流精度差别由回波信噪比引起.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高频雷达输出的径向流测量误差和矢量流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从矢量流合成的过程出发,推导了任意雷达站点数目情况下的误差几何缩放因子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表明雷达站点的数目和位置均会影响误差几何缩放因子的值.此外,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实际情况下径向流误差和矢量流误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给出的误差几何缩放因子可以很好地量化径向流误差与矢量流误差的关系,但是矢量流误差与径向流误差的定量关系也受到矢量流合成过程中具体的处理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蔡辉 《科技资讯》2010,(9):34-34,36
雷电对雷达站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本文从雷电形成的物理过程开始,分析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及接地体的埋设过程,从而对雷达站设计中的整体防雷措施、防雷效果进行了研究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魏向君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20-20,158
党校系统网站的建设对创建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和展示党校自身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建站的软件选择、页面制作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根据石河子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建设要求,对雷达站从直击雷防护到感应雷防护结合相关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直击雷防护利用建筑本身特点采用4支等高接闪杆保护,雷达站直击雷防护接地和设备接地采用共用接地,将自然接地和人工辅助接地在首层进行等电位联结。雷达设备的接地采用就近接地的方法,对设备机房进行了严格的屏蔽措施,管线、供电、通信线路的综合布线进行防雷接地设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特高压工程和雷达站的建设,特高压线路对对空情报雷达站的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特高压线路造成雷达探测距离损失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以特高压输电铁塔雷达散射截面(RCS,radar cross section)作为中间变量,从而求解雷达探测距离损失的思想.在进行特高压铁塔极电大尺寸电磁散射计算时,为解决仅运用物理光学法(PO,physical optics)求解复杂目标结构电磁散射问题时存在的精度问题,对传统PO法进行改进,提出利用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法(ILDC,incremental length diffraction coefficients)对铁塔边缘绕射进行修正,研究与PO法的相耦合条件,进而求解复杂铁塔结构的电磁散射场.在此基础上,建立5基特高压输电铁塔模型对特高压线路进行模拟,研究了雷达探测损耗随两级系统之间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特高压线路与雷达站间距在2 200m以上时,损耗可达到标准规定的0.9dB以内,即符合对空情报雷达站周围工程建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某天气雷达站塔楼结构的静、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利用ANSYS分析天气雷达站塔楼结构的建模特点和过程,并通过计算得到了雷达站塔楼在风力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进一步分析了它的自振特性,计算得到了塔楼的前20阶频率和振型,计算结果与SATWE工程分析软件得到的计算结果以及结构设计值进行了比较,为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制导雷达误差估计是多雷达站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无基准数据条件下的误差估计难题,建立了制导雷达误差估计模型,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给出了误差评估模型的求解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实验表明:比较传统遗传算法,小生境遗传算法克服了早熟收敛和后期收敛速度慢的弱点,表明算法是可行的,对多雷达站实现网络化作战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碰撞逃逸船舶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上碰撞事故调查的角度,分析和阐述了在认定碰撞肇事逃逸船时应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碰撞事故发生后的报告,通报,肇事嫌疑船的特征,碰撞事故的时间,地点,肇事嫌疑船的触损部位和油漆样本,肇事嫌疑船在碰撞前后的航向及航速等的推算,港口船舶通航记录以及相关海区雷达站的记录等。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标准,我国现有输电线路与对空雷达站间的防护规范所涉及到的电压等级为500kV及以下,缺乏针对特高压等级线路的防护间距设计与施工依据.为此,从雷达探测功率损耗角度出发,通过建立特高压线路与雷达站防护间距的数学求解模型,对铁塔塔型、一定线路长度下的铁塔基数以及雷达入射波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求解了在这3种变量因子影响下的雷达探测功率损耗随两级系统间的距离变化时的规律.结果表明,影响雷达探测功率损耗的主要因子是一定线路长度下的铁塔基数和雷达入射波角度.根据研究结果,建议雷达站与特高压输电线路防护间距设定在1.9~2.1km范围内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