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担保法》第49条第1款限制了不动产抵押人的处分权利,但是其限制动产抵押人处分权利的做法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物权法》第191条第2款承认了抵押权及效力,但是就动产抵押而言则是一种退步。未进行任何理论创建而统一规定动产抵押与不动产抵押是上述矛盾的根源。将动产抵押从《物权法》中剥离出来制订一个特别法,将导致物权法重大的修改,或是将动产抵押的标的物范围限制至特殊动产,则过于狭小的适用范围将严重减损动产抵押制度的意义.其实动产抵押与不动产抵押存在共同的基础,即抵押人处分权受限制,并且抵押权追及力本身即已包含善意判断,基于此理论可对《物权法》进行最小的修改,从而维系一般抵押权体系。  相似文献   

2.
矿业权抵押登记应采取生效要件主义立法模式,矿业权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矿业权抵押登记条件应统一,且要求提供矿业权评估报告,并禁止超额抵押,允许存在多顺位的抵押权。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应适用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在国家统一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建立之前,宜建立全国统一的矿业权抵押登记制度,以为过渡。  相似文献   

3.
矿业权抵押登记应采取生效要件主义立法模式,矿业权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矿业权抵押登记条件应统一,且要求提供矿业权评估报告,并禁止超额抵押,允许存在多顺位的抵押权。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应适用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在国家统一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建立之前,宜建立全国统一的矿业权抵押登记制度,以为过渡。  相似文献   

4.
动产抵押权客体的范围是动产抵押制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动产抵押采取了登记对抗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这就使得动产抵押制度因为物权的公示公信力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通过分析国内外动产抵押权客体的立法例证,研究限制动产抵押权客体的范围与解决物权公示公信力问题的关系,为如何认定动产抵押物转让的效力、实现动产抵押制度中各方当事人利益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动产抵押作为一种重要的担保方式,对债的实现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动产抵押的公示方式法律规定为登记,而传统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则为占有,占有与登记两种公示方式的并存,必然导致效力上的冲突,如何妥善解决这种冲突,成为动产抵押制度能否良性运转的关键。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阐述两者冲突表现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两种公示方式冲突的建议,以期协调动产物权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6.
以矿产为原材料的矿业动产浮动抵押,是矿业担保的出路。矿山企业以开采的矿产、生产设备、矿产品等现有的和将有的财产作抵押,矿产或矿产品是主要的抵押财产,抵押合同生效时抵押权设立,为抵押权实现而必须登记。矿产的减少是矿产品的增加,动态平衡中将处分矿产品的货款通过账户质押而连续实现抵押权。这既能获得长期贷款又可以保障抵押权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于动产抵押采取登记对抗主义的方法,动产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第一款条第(七)项,"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属于可抵押财产之范围,具体应包括其他动产、部分限制流通物以及某些财产性权利等。就此类财产的抵押是否应当登记,登记的效力如何以及抵押权对抗第三人的范围的程度,现行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因此,从立法者本意的角度出发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努力澄清该模糊之处,对于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都甚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1995年我国在《担保法》第三章"抵押"中对动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作了一体的规定。动产抵押由于其自身性质的特殊性,显得与大陆法系框架之下的理论体系格格不入,在实践中也有不稳定因素可能危及交易安全。本文试就动产抵押的标的物范围、公式方法、实现方式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动产抵押制度虽然已经在我国法律中予以确立,然而其制度本身却与我国物权法体系不相协调,违背我国物权法传统的公示公信原则,实践中,由于动产抵押适用范围限制较少、登记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动产抵押制度不能有效适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通过对一般动产抵押制度合理性质疑,结合动产抵押的适用范围与登记两方面,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与不动产相比,动产的交易更频繁,因而没有必要对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施以过多的行政干预,各国往往只对某些特殊种类的动产,比如船舶、机动车、水等的动产所有权的产生、变更、转移规定了登记制度。本文从动产登记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评述了各国的立法模式,对登记在动产交易中的地位以及登记的效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船舶抵押权是一项重要的物权制度,《海商法》和《担保法》已就船舶抵押权制度作了规定,而新实施的《物权法》在具体规范上有了较大的改进与突破,其在适用顺序上优于《担保法》并对《海商法》进行了补充与修正。本文就《物权法》实施后在船舶抵押权登记及效力、船舶抵押代位物的范围、船舶抵押权的实现条件及方式、船舶抵押权的诉讼时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抵押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抵押物的买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实际问题。抵押物的买卖涉及三方的利益,法律对此的调整因此变得非常复杂。我国现有的法律规范之间相互时有冲突,同时明显不够明确完整。正在制定中的《物权法》参考了国外相关立法,但亦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方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和抵押,但由于对其内涵认识上的分歧,部分流转方式的确定缺乏法理基础。转包和出租因为不转移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应成为流转方式;转让和互换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抵押本身就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需要删除;入股对于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具有积极意义,应当进行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存在无效、有效及效力待定三种学说。我国《合同法》第51条规定了无权处分制度,并赋予无权处分合同待定的法律效力。效力待定学说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不足。既然无权处分合同的性质为债权行为,那么其效力应当不受处分人的"处分权"的影响。无权处分合同应从传统的效力待定的合同类型中脱离,而成为有效合同。《合同法》第51条受到诸多指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践行的物权变动模式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法治反对解释是一种维护严格法治的立场,也是研究法律的一个角度。对这一命题也许应该进行更宽泛的审视。法治反对解释引发了对传统法律适用方法的呼唤,也引出新的理解基础上的应用方法,因为只有理解了才能够适用或使用。对法治所反对的解释进行界定、法治反对解释的指向以及反对解释的功能等应该有更清晰的表述,以便于人们以更加明确的法治立场捍卫法治事业。  相似文献   

16.
期房按揭目前广泛适用于房地产业融资领域,是一种新型的担保方式。期房按揭的法律性质为德、日的让与担保。我国应借鉴让与担保制度来规制期房按揭关系,以衡平双方当事人之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重视对出版者的版权保护,但逐渐注意平衡作者与出版者的利益。2001修改的《著作权法》对于专有出版权的内容由强制性规定向尊重当事人意愿方面转变,法定的专有范围也有所缩小。法律应该对编辑的文字修改权作进一步限定。《著作权法》第32条应该予以废除,不应该在投稿环节对作者设置限制。出版者能否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受传统的住房贷款模式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模式: A A M,介绍了 A A M 的原理和计算公式,并给出了 A A M 的还贷计算表,并通过与 C P M 的比较,说明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刑法第77条第2款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情节严重",从确立缓刑制度的意义和实质条件分析适用刑法第77条第2款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杨建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87-88,98
“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需建立在法治的前提之下。家庭暴力诉讼案呈上升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现有的解决家庭暴力的救济机制发挥了作用,但有其结构局限性,法律的制定可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点。“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虽具有可行性,但需要处理好形式正义以及法律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