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症状是自我中心。具体表现在傲慢自大、好利用人、思维散漫随意、自我感觉良好、自我夸大和好文饰自己等。自恋型人格障碍与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 (如溺爱、超值评价等 )和患者的自我塑造有关。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可以预防自恋型人格障碍。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可以减弱或阻断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2.
正自我欣赏听起来很棒,并且是现代美国文化的一条核心原则。但是,过度的自我欣赏却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自恋,以及随之而来的消极行为。"自恋"虽然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但即使是从未上过心理学课程的人,在看到这个词时也会知道它的含义。关于自恋,一些其他常见的名称包括傲慢、自负、虚荣、浮夸以及自我中心。自恋的人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自以为是,爱吹牛,只喜欢倾听自己的声音,或者自认为是个传奇人  相似文献   

3.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成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症状是依赖。具体表现有无助、依赖和轻信别人、胆怯 ,认为自己无能和内向投射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发生发展 ,主要与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 (如过度保持等 )和患者的自我塑造有关。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可以预防自恋型人格障碍。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可以减弱或阻断依赖型人格障碍者的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4.
一百多年来,随着精神分析学派的不断完善,对于自恋的研究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本文阐述了精神分析学派中弗洛伊德、拉康对于人体精神结构中重要现象自恋的研究,旨在阐明自恋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个人都有自恋的倾向,只要是健康的、适度的自恋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道德伪善是一种道德印象管理行为,显性自恋的个体需要通过道德伪善提高自己的道德评价。因此,本研究结合个体内显性自恋的人格倾向和个体间人际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显性自恋个体在虚拟和真实道德情境中是否会产生道德伪善以及高低显性自恋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实验设置了陌生他人和熟悉他人2个在场情况,讨论不同在场情况对显性自恋个体道德伪善的影响。结果发现:显性自恋个体存在道德伪善且不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道德伪善随着自恋分数提高而增加;在不同他人在场时均会有明显表现道德伪善,且2种条件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陈染小说以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话语方式塑造了一系列女性主体形象,通过这类形象与异性、同性及自我的关系来呈现"孤独"这一母题。文章认为,陈染小说中所展示的女性主体与异性、同性的关系,其本质都是女性主体自恋情结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这种自恋情结最终的根源在于人类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孤独。  相似文献   

7.
崔诣晨 《科技信息》2010,(12):I0005-I0006
内隐人格观是存在于人际知觉领域的一种关于人格属性或特质是否先天不变的信念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机能是对两类人作出区分:一类是那些认为人格由稳定的特质构成的人(称为"固存观者"),另一类是那些相信人格特质是可塑的人(称作"渐变观者")。内隐人格观是知觉和判断社会人的重要人格变量。一方面,知觉者的内隐人格观影响其对他人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方式;另一方面,内隐人格观影响人们如何评价与自己、他人和群体有关的社会信息。  相似文献   

8.
正早在194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为"巴纳姆效应",也常被后人称为"福勒效应""星相效应"。"巴纳姆效应"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这种"巴纳姆效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特征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不相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他职业者相比,也是不相同.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逐渐形成教师职业角色所需要的某些特有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最高阶段。目前高职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服务性特点,能力本位特点鲜明。这种发展特点容易形成缺失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良心的"工具人"、"经济人"。本文本着体育培养学生美好生活方式、健全人格的美好愿景,对人格本位的内涵作了解释,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人格本位"的必要性在于:人格是人发展的归向、价值的归位、其主要因素构成了现代人的灵魂、主体因素构成人生大厦的梁柱。认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人格本位"的可行性在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与人格本位理念的契合性、体育是塑造生活方式的教育、体育课程显性与隐性特点易于人格本位课程体系的建构,强调在高职体育教育中人格本位为当代高职体育教育不可忽视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人生哲学之人格范畴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人与人相区别的显标志,伦理学认为人格是人的道德品质的总括哲学认为人格是人的诸种特征的综合体,人生哲学移植  相似文献   

12.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句话虽然并不完全正确,但存在一定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人格确实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与事业成功。而偏执人格障碍患者在心理和生活等方面则遭受一系列的困扰,近年来,许多学者将认知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偏执人格障碍者的治疗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出了偏执人格产生的防御、归因和自我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将偏执人格分为惩罚偏执人格和迫害偏执人格,对偏执人格者的成因进行了认知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捧”的名声似乎不太好,大凡捧人者总会被视为阿谀奉承,一副诌媚相。尤其是心高气盛的年轻人,对“捧”心存看法。一是认为有损人格,二是自视其高,不屑于捧人;三是怕别人胜过自己,弄得相形见绌。不过,正常交际中的“捧”,  相似文献   

14.
运用精神分析研究屈原的自杀问题,认为深藏于屈原的无意识中有一个死亡情结,彭咸是屈原心中的原始意象。屈原是政治迫害狂。屈原的自杀是有其人格弱点的,自恋、犹豫与对君的钟情使他成了又一个哈姆雷特。而最终,屈原的死亡情结使他成了永生的诗人,屈原的辞赋是生命体验的绝唱。  相似文献   

15.
于权 《青年科学》2008,(1):30-31
并非所有自恋都是病态的。在自恋阶段,有些习惯可持续到成年,很难改掉,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它甚至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政治领袖里,高度的自恋往往是普遍现象,那些必须靠影响大众来获取权力的人尤其如此。一个领袖如果自信有特异的才能、伟大的使命,就比较容易赢得一般人的信赖,因为一般人会被这种表现出绝对信心的人所吸引。但是,  相似文献   

16.
《潍坊学院学报》2015,(5):104-106
"人职匹配"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与能力特点,并与社会的某种职业相关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人职匹配",需要高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素质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道德型人格、政治型人格、功利型人格 ,都是单一型人格范式 ,是与现代化的目标相悖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必须通过国家、社区组织、家庭、个人四种途径来对上述三种人格资源进行整合 ,塑造出现代化新型人格。  相似文献   

18.
将现象学同禅宗美学放在一起,现象学的"直观出本质"与禅宗的"顿悟"有惊人的相似.重新认识禅宗美学的异质特性,我认为禅宗美学不仅具有能使人在超脱之后形成崇高人格品质,还认为禅宗美学就是一门关注人的科学,追求自由的人的科学.其最大特征是突出主体,关注主体,追求主体的自由,张扬自我.事实上,一部禅宗美学为人的自由境界的诞生和追求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表对北京市1 000名满12分驾驶人进行人格特征的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满12分驾驶人在N神经质和P精神质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说明满12分驾驶人在情绪稳定性上比正常人群要差,在倔强性上比正常人群要严重;内向和中间型的人较多,外向型的偏少;情绪属于紧张型的较多,占到了2/5;倔强人格的人占到一半以上。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方面,情绪不稳定者或精神质越明显的人,倾向于出现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性格越内向,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  相似文献   

20.
<正>在生产活动中,我们常常会把那些业务好、技术水平高的人认为是安全生产的"放心人",这是一种惯性思维,觉得"艺高"者懂技术、手艺好,做事情比较安全可靠。实际并非如此,"艺高"者发生事故的案例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