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荆永渠  迟义宾 《甘肃科技》2010,26(16):58-59,32
尚家庄钼矿床主要赋矿岩性是含斑花岗闪长岩,其次为中粒花岗闪长斑岩,钼矿床具有高阻、高极化的电性特征,应用激电中梯、激电测深方法寻找钼矿床具有较好的地球物理前提。在尚家庄钼矿详查工作中,运用激电中梯、激电测深方法圈定高阻、高极化异常,优选找矿靶区,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说明利用激电方法寻找斑岩型钼矿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激电法在唐河某铜镍矿矿产调查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以及对野外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解释,圈定了激电异常,并对异常进行了解释推断,详尽地预测了区内极化体的位置走向,为在唐河铜镍矿深部的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油气藏地球物理监测的基础及其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藏地球物理监测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现代油气藏管理的重要方法,依据Gassmann理论,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描述了油气藏地球物理监测的可行性,指出四维地震法和井中重力测量法为当前油气藏地球物理监测的主要方法.重点介绍了四维地震油气藏的以高度重复性、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为标准的“三高”资料采集方法;以归一化处理为重点的资料处理方法和以地震属性分析为重点的资料解释方法.同时从模型正演和实际应用上说明了相应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CHINI铜多金属矿位区为于Lebir深大断裂东侧,为浅海相富含铜金银铅锌的碎屑沉积铜多金属矿床,矿体形态为似层状、透镜体状、囊状.为探索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根据岩矿石物性特征和地形条件,在矿区开展了激电扫面、一种改进的激电三极梯度测深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激电扫面圈定了矿区的低阻高极化异常带,激电三极测深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查明低阻高极化异常带的地下空间展布特征.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CHINI铜多金属矿地质-地球物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经钻孔验证,找矿效果良好.激电中梯扫面、激电三极测深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寻找此类矿床上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可以在东南亚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赫章县铅锌矿区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电中梯圈定异常为浅部铁矿引起。物探激电异常可有效指示矿层位置,但在深部是否同样存在铅锌矿致异常,还没有充分的依据,尚需进一步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6.
青海忠阳铜矿床的激电异常特征及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青海省忠阳铜矿床的激电异常特征,为同类型的矿床地球物理勘探提供借鉴.通过在矿区开展激发极化法,圈定激电异常,分析激电异常与呈透镜体产出的铜矿(化)体和控矿构造的空间分布关系.青海忠阳铜矿床上的激电异常特征和分布情况,对呈透镜体状产出的铜矿(化)体,以及含铜铁矿(化)层反应比较明显,根据从已知到未知的物探异常的解释推断原则,解释推断所获激电异常是含矿(化)体,例如推断Ⅰ号异常是由含铜矿地层引起,已由工程验证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双频激电法在阿勒泰山区快速找矿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哈腊苏铜矿和萨鸟斯坎德多金属矿为例,研究在阿勒泰山区运用双频激电法进行快速找矿评价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的山区,双频激电法与时间城激电法相比具有轻便、快速等优点,找矿效果好,能够满足快速找矿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克服常规高密度激电法在有色金属勘探上深度不足以及常规激电测深效率低的缺点,引入不改变电极数,增加电极距的布置方式,通过特殊的采集方式得到可靠的原始数据。以西藏堆龙德庆县某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例,为更好的确定该矿区岩体界线和蚀变带在空间上的分布,采用大极距高密度激电测深法对激电中梯异常区进行纵向评价,从而代替激电测深,达到浅部矿找矿的目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勘查有色金属矿效果显著,能够满足有色金属矿的勘探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都兰县诺木洪乡金水口一带石墨矿普查激电法和自电法应用效果,为昆仑山地区同类型矿床提供借鉴。本区先后进行了自然电位扫面和大功率激电中梯扫面工作,找矿标志为电位负异常、低阻高极化特征。自电和激电异常十分明显,并且与已知石墨矿化点吻合很好,在部分覆盖区也产生了强烈的激电异常。地质测量及地表工程表明,异常对找矿起到了直接指导作用。通过两种方法的相互验证、相互补充,大致确定了矿(化)体的形态、规模、及深部延深情况,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佚名 《青年科学》2010,(11):28-29
●谁在给地球“充电” 1917年,科学家发现地球表面带有负极电,但是地球究竟为什么带电,地球的“充电器”是什么,却没有人能说清楚。在一些地区的晴朗天气里,地球和空气之间会产生电流,强度达到1500安培。但是对于整个地球这么庞大的“用电器”来说,这种强度的电流甚至称不上是电流,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所以这种电流一定是由于某种充当“充电器”的角色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激发极化法(简称激电法)不受地形起伏及围岩电阻率不均匀性的影响。因此。利用激电法找水,特别是在山区找水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激发极化现象和激电找水中的常用参数,给出了利用激电法找水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油气藏上方自电、激电异常的成因和应用。通过实际工作验证,提出了全新的自电工作方法和技术。构制了工作区特殊的油气藏激电异常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激电极化法并结合我队一些实例,对激电差异、激电异常等激电特征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激电法寻找红层地下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本以“喜爱《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九大理由”为背景,从形象、情感、意旨三方面解读《激》剧,并力图对其审美和化意义进行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5.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先行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所介绍的是地球的整体知识。在该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学生价值观形成和专业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球概论”课程思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南。教师德育意识的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地球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地球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包括三个方面:坚持广泛的人文阅读,努力提升教师德育能力;加强教学研究,挖掘出与时俱进的思政教育资源;在协同育人机制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作者在电类课教学中采用的不同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实验教学法”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激电中梯测量方法,进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了覆盖型岩溶的发育程度。首先研究了不同地层岩性的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特征,得出了岩溶裂隙发育的主要地球物理特征;再根据研究区的激电中梯测量成果,划分了4个异常区;结合地质构造条件,推断解释认为Ⅰ区和Ⅲ区中的局部高阻区为岩溶裂隙发育区;最后通过布设电阻率垂向测深剖面,进行推断反演,并利用钻孔进行验证,发现了1.6 m深溶洞。研究成果表明,激电中梯测量方法在探测覆盖型岩溶的发育程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梯装置由于采集的数据量有限,通常视为面积性方法而不作定量解释。以中梯装置椭球异常体的激电异常理论为基础,采用坐标旋转、椭圆积分等技术手段推导了水平大地均匀场中任意形态椭球体电场、视极化率和视电阻率解析计算公式,编写了相应程序,为下一步中梯激电实测数据定量反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在涡激振动控制中的工作性能,提出运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理论进行TMD设计,提高振动控制的鲁棒性;开发了电涡流阻尼器取代传统油阻尼器作为TMD的阻尼发生装置,延长TMD的疲劳寿命.利用遗传算法实现了MTMD的参数优化设计,与TMD的比较表明,MTMD在控制效率和鲁棒性方面具有更优越的综合性能.电涡流TMD在试验和实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表明电涡流TMD在桥梁振动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保山金厂河铁多金属矿区检测为例,阐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激电测深在探测异常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测深曲线、综合剖面分析并结合钻孔测井测试,准确、及时、高效率地提供了勘察成果,从而为消除地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依据,满足工程勘察之需.把2种或2种以上的物探方法有效地组合起来,应用高密度电法、激电测深法查明断层情况,为多矿区斜井的设计稳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