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步探索敦煌地区在医联体模式下社区人群胃癌高危人群筛查方案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筛查意义。选择敦煌市孟家桥乡作为调查研究现场,以40岁以上人群做为筛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选择"高危人群幽门螺杆菌筛检方案"和"高危人群胃癌筛检方案"进行胃癌筛查。572例高危人群筛检中,543例接受内镜检查,共发现贲门癌1例、胃癌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癌检出率占0.74%,早癌检出率50%;同时检出食道粘膜下病变2例(0.4%),Barrett食管6例(1.1%),慢性萎缩性胃炎189例(37.8%),胃溃疡8例(1.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0.6%),胃息肉5例(0.9%),低级别上皮瘤变9例(1.7%)。幽门螺杆菌阳性率331例(60.8%)。在医联体模式下对社区人群进行胃癌筛查方案是可行的,在全科医生的配合下提高敦煌地区胃癌的筛查方案值的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内镜检出率以及粪便潜血试验、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与色素内镜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结直肠镜检查患者诊治资料,对所有患者从临床、内镜表现及病理学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发病率青年组为34.48%;中年组为59.09%;老年组为43.39%,中年组发病率较高,为结直肠癌的主要发病人群.结论在筛选直肠癌患者时联合粪便隐血试验、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与色素内镜检查能提高筛选的准确性,为直肠癌的早诊断和早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MRC和EMRL两种EMR技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病人(其中食管病变5例、胃内病变13例。超声内镜及病理检查早期胃癌1例、食管平滑肌瘤1例、增生性息肉7例、扁平腺瘤6例、不典型增生3例)。7例用EMRC、11例用EMRL技术进行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结果EMRC技术对食管平滑肌瘤、增生性息肉、扁平腺瘤、不典型增生的完全切除率分别为100%、100%、85.71%、85.71%,平均92.86%。而EMRL对胃早期胃癌,增生性息肉,扁平腺瘤,不典型增生的完全切除率分别为100%、100%、90.91%、90.91%,平均95.46%。结论EMRC和EMRL对上消化道早期癌、癌前期病变、黏膜下肿瘤及宽基息肉等均有较高的完全切除率。作为一项微创内镜技术,可替代部分胃肠道早期癌肿的外科手术治疗,降低治疗费用,且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典型增生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周组织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52例伴有癌周组织的甲状腺癌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分析病变结构.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不典型增生病例为6.3%,其中轻-中度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病例分别为5.3%和0.96%;癌周组织中伴有不典型增生病例为13.5%,其中轻-中度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病例分别为7.7%和5.8%.结论不典型增生是甲状腺癌的癌前病变,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不典型增生病例应密切随访,以防癌变.  相似文献   

5.
了解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分布及年龄特点,探讨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意义。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1323例健康体检妇女进行宫颈21种HPV亚型感染筛查。1323例体检人群HPV总感染率为15.3%,21种亚型中有17种被检出,感染率最高的型别是HPV16,其他常见型别依次为52、58、68、53、45型,高危型感染率97.1%。1323例HPV感染率各年龄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肃地区健康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相当比例,尤其是高危型,亚型分布且有一定区域性,对体检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54例甲状腺滤泡癌回顾性分析总结,探讨其临床病理学诊断标准.方法:收集54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活检手术标本,通过常规HE切片染色,观察其病变特征.结果:高分化者39例,占72.0%(39/54);低分化者15例,占18.0%(15/54).包膜浸润者46例,占85.0%(46/54),血管浸润者38例,占70.1%(38/54).微小侵犯型滤泡癌44例,占81.5%(44/54);广泛侵犯型滤泡癌10例,占18.5%(10/54).结论:临床病理学诊断甲状腺滤泡癌完全根据包膜和(或)血管的浸润,分化程度等仅作为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基因分型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109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鳞癌40例、CIN69例)进行HPV感染基因分型测定.结果显示,109例标本中HPV阳性检出率为100%,最常见HPV基因型为HPV16型;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PV单一感染比例逐渐升高,多重感染比例逐渐下降,单一感染以高危型HPV16型感染为主;HPV16型在CINⅠ、CINⅡ、CINⅢ、SCC中阳性率分别为30.77%(8/26)、59.09%(13/22)、90.48%(19/21)、90%(36/40),阳性率呈依次上升趋势.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与HPV感染直接相关,宫颈癌癌前病变是高、低危HPV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高级别子宫病变及癌变发生的必要条件;HPV16型病毒感染是国人子宫颈鳞癌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女阴癌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和随访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未满5a复发扩散死亡2例,满5a生存18例,5a生存率为75%。腹股沟淋巴清扫保留大隐静脉和不作缝匠肌移植手术组并发症少。结论:早查、早诊、早治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锋;手术方法的选择根据病变位置、范围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腹股沟淋巴清扫以保留大隐静脉和不作缝匠肌移植为宜。  相似文献   

9.
通过省政府2019年为民办实事中对农村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这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了解我县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其对宫颈癌等的预防意识,帮助其树立健康文明理念,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为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以2019年我县所管辖区范围内35~64岁的农村妇女为筛查对象,宫颈癌筛查中我县目前仍以宫颈刮片检查(虽用巴氏染色,但一律采用TBS报告系统的诊断标准)、妇科常规检查、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参与筛查10641例,检出阴道炎2530例,检出率23.78%;良性宫颈疾病1590例,检出率14.94%;子宫肌瘤195例,检出率1.83%;卵巢囊肿181例,检出率1.70%;外阴炎及其它120例,检出率1.13%;宫颈癌2例,检出率为18.80/10万。虽各种妇科疾病的患病率较前几年筛查时对比均有所降低,但总体我县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所以应借此为民办实事的机会,进一步加大和普及防治宫颈癌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开展宫颈癌筛查及生殖道感染的普查普治工作,从而显著提高我县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索用液基细胞学检查、DNA定量分析对南疆宫颈癌高发区维吾尔族妇女进行普查,以提高宫颈癌普查的准确性,同时达到宫颈癌预防和早诊早治的目的。采取南疆喀什地区2572名维吾尔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DNA染色,对巴氏染色片进行细胞学TBS分级、对DNA染色片进行全自动扫描诊断。对TBS分级ASC-H以上、DNA定量分析可见或可见大量DNA倍体异常细胞,建议进一步做宫颈活检。对C IN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液基细胞学检查为64.52%和97.30%;DNA定量分析为90.32%和93.24%;液基细胞学结合DNA定量分析为96.15%和94.9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DNA定量分析能够明显提高对宫颈癌普查的检出率,且筛查方法的联合运用优于单独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隐性乳癌临床少见,不少人对其认识不足,且早期检出率低,往往延误诊断及治疗,影响预后。我院自2001-2006年共收治隐性乳癌4例,现对其病例分析及诊治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血尿和腰痛是本病主要临床表现,CT和B超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73.3%和52.2%,IVU不显影73.9%,18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31%。结论重视老年人单侧腰痛和血尿可能早期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特别是对不明原因的IVU不显影应追查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湘西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参考,选取692例湘西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HPV检测,以其中HPV检查结果阳性的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阴性的2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在阴道镜监视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测结果分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宫颈癌、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女性中HPV感染以HPV16(25.64%)类型最多,其余依次为HPV52,HPV51,HPV58,HPV18,HPV53为常见;CIN的加重程度随HPV感染率升高,CINⅠ,Ⅱ,Ⅲ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HPV阳性率为33.81%,HR-HPV(+)31.74%,其中单一感染HR-HPV(+)21.97%,双重或多重感染11.99%,LR-HPV(+)感染1.88%.说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HPV检查具有临床价值,多途径切断高危HPV感染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湘西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参考,选取692例湘西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HPV检测,以其中HPV检查结果阳性的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阴性的2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在阴道镜监视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测结果分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宫颈癌、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女性中HPV感染以HPV16(25.64%)类型最多,其余依次为HPV52,HPV51,HPV58,HPV18,HPV53为常见;CIN的加重程度随HPV感染率升高,CINⅠ,Ⅱ,Ⅲ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HPV阳性率为33.81%,HR-HPV(+)31.74%,其中单一感染HR-HPV(+)21.97%,双重或多重感染11.99%,LR-HPV(+)感染1.88%.说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HPV检查具有临床价值,多途径切断高危HPV感染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与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对1460位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依次进行TCT和HC2检查,并对TCT检查结果异常且HC2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显示:在1460例患者中有414例(28.4%,414/1460)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TCT检查结果异常,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02例(6.99%,102/146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62例(11.1%,162/146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150例(10.2%,150/1460);414例TCT检查结果异常的样本中,有224例HC2检测为阳性,其中139例PCR检测为阳性,测序分型发现HPV 16型占10.9%,HPV18型占1.7%,并且其发生率随着宫颈病变等级的增加而升高;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新疆北疆地区的HPV16,18型序列具有特有的性质。由此可知,在临床宫颈病变人群中,高危型HPV 16和HPV 18的感染率较高并出现序列多样性。在HPV疫苗还没有引进和实施的新疆地区,筛查应该作为预防宫颈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亚甲蓝单示踪剂行缺乏核素示踪的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行全乳切除手术或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09例(0期12例,Ⅰ期27例,ⅡA期28例,ⅡB期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腋窝淋巴结阴性状态,对其行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非前哨淋巴结活检(Non-SLNB)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前哨淋巴结(SLN)、非前哨淋巴结(Non-SLN)和腋窝淋巴结(ALN)均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SLN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4%,6.9%,98.1%,97.5%.病理N分期的SLN检出率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亚甲蓝单示踪法行SLNB能准确预测缺乏核素示踪的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本研究入组的病例提示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与乳腺癌的N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筛查方案在甘肃基层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并探索适合甘肃省基层地区乳腺癌早期筛查最佳方案.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按四个年龄组抽取甘肃妇幼保健网络覆盖地区35~65岁的常住农村妇女共24000人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年龄组抽取6000人,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00人,A组采用乳腺体格检查+电脑近红外线检查,B组采用乳腺体格检查+乳腺彩超检查,C组采用乳腺体格检查+乳腺彩超+电脑近红外线检查分别对人群中乳腺癌进行筛查,将筛查出的阳性人群进一步行乳腺钼靶检查,再经病理诊断确诊,比较三种不同初筛方法准确性.结果经乳腺组织活检,病理诊断证实后共检出乳腺癌患者37例,乳腺癌检出率为154.17/10万(37/24000),三种筛查方法中,A组乳腺癌检出4例,检出率为0.50‰,B组乳腺癌检出15例,检出率为1.87‰,C组乳腺癌检出18例,检出率为2.25‰.结论:乳腺临床体格检查联合乳腺彩超,再选择性结合乳腺钼靶及病理活检的筛查策略在乳腺癌筛查中有较高准确率,有效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率1,没有中明医显增药加类医特疗负藏担的,适概合念在基界层定地区推广.面的特殊号召力,进行学术传统教育和素质教摘要:甘肃中医药大学目前已经建成多个特藏展室和古籍特色数据库,但与全国中医药类大学相比,其在特藏展室藏数据库建设方面规模较小、特色不够突出、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基于此,特藏文献数据库建设应突出特色,提升内涵,加医药特色文献的开发与收藏,立足本校,服务师生,广泛协作,互通有无,面向大众,全面提升特藏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手工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简称H—LCT)及TBS系统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对5500例受检者的宫颈细胞采用H-LCT技术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并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细胞学结果与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LCT法标本满意率为96.36%,细胞阳性病例603例(10.96%),其中宫颈癌(CA)7例(0.1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5例(0.8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24例(4.07%),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37例(0.67%),ASCUS+AGUS共290例(5.27%)。对其中564例行病理检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病理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是CA(100%,100%);HSIL(100%,91.11%);LSIL(67.27%,58.18%);ASC-H(54.05%,27.03%);ASCUS+AGUS病理阳性率是14.12%。结论 H-LCT技术和TBS系统目前是一种准确、全面高效的宫颈癌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非月经期的4000名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常规宫颈刮片,涂3%的醋酸及复方碘溶液,可疑部位病理活检.结果4000名女工中发现宫颈原位癌1例;宫颈浸润癌1例;宫颈CINⅠ136例,CINⅡ28例,CINⅢ6例.结论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结果准确、可靠.对于宫颈癌(外阴、阴道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是基层医院大规模普查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间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2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患者的50.6%,占同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的14.43%,其中微小癌占了38.1%,颈淋巴结转移率23.81%。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较高,结肿背景干扰甲状腺癌的检出;重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及B超特征;对可疑结节术前在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是预防漏诊,提高术中甲状腺癌检出率的关键;甲状腺癌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或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加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是适宜的手术方式,术后辅以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