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包含环境因素的多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讨论发展中区域的环境经济问题,探讨发展中区域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及相关的最优控制策略,为分析发展中区域环境经济提供了可行的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沙漠化和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两大根本性的地域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着重从形成因素、地理分布、动态变化、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析,认为二者在某些成因上存在着相似性和治理措施方面存在可借鉴性,指出积极探索以沙治石和以石治沙的经验,对于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与区域林业生态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区划成果为基础,将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区域划分为黄河上中游区域、长江上游区域、三北区域、东北区域、北方区域、南方区域、东南沿海及热带类型区域和青藏高原区域等8 大区域,分析了 8 大区域的自然生态和区位特征,总结了各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及林业生态建设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各区域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区域发展的生态规划与综合战略决策研究--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之间紧密联系的桥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的一种重要实现手段.以南宁市为例,运用半定量评价方法和GIS技术对区域发展的生态适宜度进行了分析,在随后的生态规划方案中进行了生态区划,对人居生态建设控制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并提出了旨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
宁夏中部地区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宁夏中部地区生态系统类型特征及其时空分异的基础上,指出生态持续性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并进一步探讨了区域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邓绍云  邱清华 《科技信息》2010,(24):I0014-I0015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调,适度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与良好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也是区域发展的理想状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人口控制、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本文针对区域的特征,从区域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概念进行分析,拓展认识和界定了区域社会各个方面、资源储备量和区域环境承受能力的内涵意义。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功能过程,考虑区域社会调节活动对区域发展功能过程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以指标层变量、分类层指标和目标层指数三个等级层次体系的,并适用性较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文中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这样一个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小城镇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方法采用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省小城镇规划为例,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基于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提出依托青藏铁路、以生态建设为先导、以旅游和盐化产业为支柱等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和建议。结论在编制小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以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为依据,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支撑的规划方法,从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宝鸡市区域环境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地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宝鸡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指导。方法根据宝鸡市的具体情况,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三大因素及八项因子作为研究的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量化法,判断宝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结果宝鸡市旅游业目前处于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结论宝鸡市目前的环境资源状况要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基于AHP分析的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的地区之一,柴达木盆地如何在循环经济中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其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柴达木盆地东部的绿洲地区是盆地社会经济活动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本文利用环境系统工程的层次分析法,对其东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全区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盆地东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小康的重大举措。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实现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为此,本文就庆城县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指出了影响和制约今后生态环境建设的因素,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对今后的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护和整治小型工业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北方典型小工业城市——沙河市为例,开展了小城市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沙河市目前面临水资源贫乏、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森林资源匮乏和生物多样性单调等众多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的发展.在分析其区域生态景观基础特征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采用多因子加权求和方法,对环境较为脆弱、生态相对敏感的沙河市大沙河古河道地区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生态敏感性分区保护策略,为古河道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将要实施的矿产资源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分析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概况,综合考虑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在大量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为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内涵特征及目标体系 ,应用三角系统模型 ,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目标的基础组分及其运作发展机理进行了探讨 ,为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中国2004—2015年25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显著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可以平均降低城市环境污染8.74%.机制检验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推动了城市绿色发展,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城市规模异质性检验表明:II型大城市的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加剧了环境污染,而其他规模类型的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都具有减污效应.政策异质性检验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建立受到“智慧城市”政策、“低碳城市”政策和“两控区”政策影响的地区的环境抑制效应更强,而受到“两控区”政策影响的创新型试点城市减污效应最大.区域异质性表明:西部地区减污效应比东部和中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市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经济、生态的角度选择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徐州市社会、经济、生态诸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0 ~1996 年徐州市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 划分为很强,较强,一般,较弱,很弱五个等级) 处在很弱水平上,表明该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徐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1)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2) 转变工业发展模式,3) 切实保护耕地资源,4) 建立节水型生产体系,5) 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6) 增加环保投资、控制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煤矿区域开发规划环评目前是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热点之一.规划环评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从源头控制区域污染和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及防止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矿区域规划环评应遵循的原则,以淮南潘谢矿区规划环评为例,探讨了矿区规划环评的重点应为矿区规划内容的合理性分析、矿区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影响评价以及地表沉陷涉及的环境敏感点影响分析,其中矿区规划内容的合理性分析侧重于对矿区布局、结构和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环境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有助于从区域的角度出发解决污染问题以及由于跨界污染引发的利益冲突和纠纷; 同时由于区域管理可以从整体上协调, 有助于在区域内有效配置环保投资使其效益最大化, 并推进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从属地控制过渡到区域管理是中国环境管理制度发展与变革的方向之一, 构建合理的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机制至关重要。作者在总结国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讨论了区域环境管理的关键因素与制度安排, 结合中国在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受制条件, 提出构建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区域文化景观的旅游可持续开发,不仅是文化景观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文化景观旅游可持续开发的实质,就是其地域内空间异质性的不断构建与生态整体性的动态维持。本文以绍兴市为例,尝试将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区域文化景观的旅游持续开发中。强调要在以下3个层面上展开:首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景观的个体单元;其次,构建文化景观的空间异质性格局以及维护和改善其功能;最后,提出绍兴文化景观宏观生态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河流水污染控制系统区域最优化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大汶河有关背景资料,对层次分析法在河流水污染控制系统区域最优化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在环境因素(子)权重值确定和区域最优化规划方案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为水污染控制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兰州市经济发展较快,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加重,导致实现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形势严峻。在分析兰州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特征的基础上,以IPAT等式为理论基础,以兰州市城关区2010年的GDP增长数据和环境负荷数据为依据,分情景计算和讨论了"十二五"末环境负荷强度的变化情况,并提出了城关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条件下控制环境负荷强度的建议。结果表明城关区"十二五"期间的水污染治理效果显著,而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仍然繁重,但是对于这些单一指标的分析很难说明总体环境压力的变化趋势,需要设计组合的环境负荷指标做进一步的研究。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对强减污染化的进程影响并不是很大,都需要付出几乎相同的努力才能进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下降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