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对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三类底泥污染控制技术,即环保疏浚技术、原位覆盖技术、原位钝化技术的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内容、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各项技术的优缺点、费用效益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环保疏浚技术适用于大面积重污染湖区或河口底泥污染的控制,原位覆盖技术适用于中深水湖泊、海域或河流底泥污染的控制,原位钝化技术适合于风浪扰动不大、非饮用水源地功能湖泊底泥污染的控制。并对三项技术在我国湖泊底泥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湖泊;底泥污染;控制技术;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苏州河底泥污染状况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关于苏州河底泥的处理处置,因为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出现了疏浚底泥和不疏浚底泥两种不同的观点。笔者结合自己参与底泥研究的亲身体会,对底泥的是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两种观点的差异,得出应当疏浚的结论并对底泥疏浚后的出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河涌疏浚底泥的去污染技术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并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文中详细评述了疏浚底泥去污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3类主要去污染方法。最后,提出了关于城市河涌尤其是珠三角城市河涌疏浚底泥的去污染处理技术还缺乏研究,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并存在巨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苏州河支流—桃浦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州河的综合整治是上海市重大标志性污染治理工程。本文通过对苏州河主要支流-桃浦河水文水质及污染来源的调查研究,从削减污染。纳管截流,疏浚底泥,清岸绿化及加强性的环境管理等角度,提出了恢复桃浦河环境功能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5.
水力吸泥-离心脱水疏浚过程的环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建成区的中、小河道底泥污染特征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富集于浮动性表层底泥中,以水力吸泥-离心脱水组合疏浚工艺用于清理此种底泥的环境特征分析,采用现场疏浚操作时,同步进行相关物流与水体采样监测的方法进行,结果显示:水力吸泥的疏浚泥浆其污染物组成与原状底泥一致;泥浆经离心脱水后,805以上的颗粒物可回收于含固率谪于70%的脱水泥饼中;脱水泥饼颗粒物的污染程度显著低于原状底泥;离心上清液浓缩了底泥中的各种污染物,其直接排入河道是造成水力疏浚过程水体水质损害的最主要因素;离心上清液可经混凝-澄清-过滤过程有效地净化,研究证明该组合疏浚工艺配套离心上清液澄清后,可符合相关类型受污梁底泥疏浚的环境保护要求,且大部分疏浚物流可就地利用于浸地或农田。  相似文献   

6.
城市黑臭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词研国内外生态疏浚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从技术特点、技术流程、技术原理、技术参数、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的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了底泥生态疏浚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开展共性技术集成研究,力求凝炼出适用于我国城市黑臭河道内源(底泥)污染异位处理的共性技术,为我国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工程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福州市山仔水库为例,通过对底泥NH4+N吸附的模拟实验,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底泥NH4+-N吸附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得出了温度、上覆水本身NH+-N浓度和底泥粒径对底泥NH4+-N吸附的影响曲线。为深水型湖泊底泥疏浚和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温州市牛桥底河为研究对象,对河道疏浚前、中、后底泥中理化指标、重金属含量进行跟踪分析,并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元素Cd、Cr、Cu、Zn、Mn、Ni、Pb、Hg、As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牛桥底河底泥疏浚工程实施后,表层底泥的TP、TOC和重金属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疏浚后1到3个月内底泥重金属含量最低.虽然疏浚工程可以暂时地显著削减河道中污染物的总量,但其对河道水质和底泥的改善效果仅能维持3~9个月.两种评价方法均表明疏浚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牛桥底河底泥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
周扬屏 《科技信息》2008,(21):201-202
为了解疏浚后南湖底泥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规律,选取湖泊周围及中心6处取样。通过实验测定底泥中总磷、总氮含量,发现:(1)在疏浚后,湖泊底泥中氮磷含量仍然很高,比大型浅水湖底泥中含量要高得多;(2)从水平分布来看,湖泊四周的氮、磷营养元素含量比湖中心处要高,且西部自北向南形成较高区域,、整个湖泊各监测点处总氮含量要比总磷含量高得多;(3)从垂直分布看,湖泊底泥中营养元素在表层下约100cm处达到最大值,总氮、总磷含量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并不单一的增减。底泥疏浚时,需考虑合理的疏浚深度。  相似文献   

10.
扩散到水体中的污染物会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并由此进入食物琏,同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特别是对城市湖泊破坏严重。简要介绍了河湖环保疏浚的特点及其工程内容,并结合环保疏浚的特点提出了编制河湖环保疏浚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中商务部分与技术部分的写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在单纯控制河流与湖泊外源污染条件下,由底泥释放出来的内源污染物仍能导致水体发生再次污染及富营养化的现象,从污染水体底泥着手,提出一种生态、经济、快速和效果稳定的底泥污染控制技术,即原位钝化技术。该技术利用加入对底泥污染物具有钝化作用的钝化剂,经过沉淀、吸附等理化作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是一种高效的湖泊内源污染控制技术。系统阐述了原位钝化剂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功能以及优点与不足,对比分析了铝盐、铁盐、钙盐钝化剂以及这3种钝化剂的相互组合及其与其他材料搭配形成的复合钝化剂(称之为组合钝化剂)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概述了国内外污染水体底泥原位钝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水体底泥原位钝化技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一方面是组合钝化剂的推广及应用,另一方面则是研发新型的钝化剂。  相似文献   

12.
底泥疏浚前后长春南湖浮游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底泥疏浚是水体内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疏浚期间和疏浚后对长春南湖浮游生物2 a(每年6个月)的跟踪监测,研究了底泥疏浚前后长春南湖浮游生物的种群变化,对比分析了底泥疏浚前后南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疏浚后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演替,由疏浚前的绿藻-蓝藻-硅藻型演变为目前的绿藻-硅藻-蓝藻型.同疏浚前相比,疏浚后浮游藻类数量平均下降11%,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所占比例降低;疏浚后浮游动物数量上升,生物量下降,浮游动物存在小型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前,国内外对信江河流域的研究仅限于沉积物重金属及核素污染特征研究,对信江流域疏浚后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处理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信江(鹰潭段)底泥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稳定剂协同硅酸盐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研究一种河流底泥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技术,可以用于河流底泥重金属修复治理工作。通过开展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确定了水泥和三种稳定剂的最优配比,并结合固相形貌特征、矿相组成和固化/稳定化前后的重金属形态变化,据此分析底泥重金属Pb、U的固化/稳定化机制。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适用于信江(鹰潭段)底泥重金属的最佳硅酸盐水泥复配固化体掺比配方为:水泥30%、磷酸二氢钾1:1 (磷与重金属摩尔比M(P)/M(重))、膨润土5%、粉煤灰5%。复配试剂处理后底泥中Pb、U两种重金属活性态比例降低约30%,该方法有效地限制了底泥中重金属Pb、U的迁移。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分析表明,固化体中主要水化产物为水化硅酸钙(C-S-H)、钙矾石(Aft)和膨润土团块体, 三者相互胶结从而起到提高固化体强度和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包覆的作用。本研究阐明了河流底泥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技术的作用机理,并发现该技术对放射性核素也有较好的稳定效果,能为信江流域疏浚底泥工程及其周边场地土壤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钟佳梅 《科技资讯》2012,(24):147-148
本文以广州某湖泊底泥疏浚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基于生态理念的疏浚思路,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五里湖疏浚底泥资源化处理的二次污染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疏浚底泥常规处理方法的不足,采用固化处理方式对西五里湖重污染水体疏浚底泥进行处理.结合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疏浚泥直接堆放和经固化处理两种情况下的二次污染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处理可以减缓疏浚泥中污染物的溶出速率,对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远远小于未经处理的疏浚泥,但是要注意选择二次污染小的固化材料;渗透系数是控制疏浚泥二次污染的重要因素,降低渗透系数可以减少疏浚泥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环保清淤以及资源化处置的实施是目前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和无法解决的部分。此项研究同广州市河道清淤项目结合起来,在同日本管道搅拌固话机械设备结合的基础上开展重金属污染底泥的资源化处置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7.
田庆林  张伯景 《科技资讯》2009,(24):125-125
结合疏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实践,对港口疏浚工程环境监理的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监理方法.手段,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工作内容及其效果进行了论述,阐述了环境监理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通过环境监理对疏浚船舶污染防治、环保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从而得出:疏浚工程的环境监理能有效的减少污染排放,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是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统一的重要举措,体现了环境监理在交通项目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西湖底泥疏浚工程拦泥坝是杭州市西湖底泥疏浚工程的组成部分。土石主坝是在淤泥质软土地基上修建,技术要求高,尤其是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土石坝基国内应用不多。坝基振冲碎石桩加固处理对提高地基土承载力,消除地基的不均匀性,减少地基变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本工程重点控制的关键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石油类污染物在湖底淤泥中的迁移和分布规律,取湖泊不同位置处底泥样品进行研究.利用超声波提取底泥样品中的有机物,并采用GC-MS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类有机物已污染到湖泊底部20cm深度.远离入水口,底泥中有机物的含量降低;在同一位置处,底泥中有机物的含量随底泥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有机物轻组分主要吸附在0~10 cm范围内底泥中,而重组分则迁移到10~20 cm范围的底泥中.底泥中轻组分有机物比较容易降解,降解底泥中的重组分有机物是解决湖泊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保障国家水安全要注意污染底泥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湖泊等水体底泥的污染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因其具有污染持久性和有毒性等特征对水体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污染底泥修复刻不容缓。本文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的角度探讨了污染底泥的修复办法,为国家水安全战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