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优势分析法,对我国第九、十届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前8名的成绩进行分析,并将我国第十届全运会女子全能项目的单项前8名成绩与世界女子七项全能项级运动成绩进行了比较研究;寻找出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为我国该项目的科学选材、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各单项成绩与评分表具有...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比较分析和数理统汁等方法,对1990~2004年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成绩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在运动成绩结构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不存在本质区别,总体结构趋势基本一致,但在各单项成绩及整体水平方面,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中国1992年七项全能前10名运动员各单项成绩与总成绩的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00米拦和投掷项目具有较高的关联系数,而800米和跳跃项目的关联系数较低,在此基础上,通过与21届奥运会前8名成绩加以比较,分析了中国七项全能运动训练过程应采取的宏观决策。  相似文献   

4.
以第十三届全运会中田径女子七项全能决赛前八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影像资料法及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七个子项目的项目特征,对八位运动员在第十三届全运会决赛中成绩进行剖析,得到以下结论:女子七项全能得分的主要项目为100 m栏和200 m的速度周期性项群,在训练过程中各重难点不一样,100 m栏应注重栏间速度和保持过栏时的高速度。跳高与跳远项目都属于跳跃类项目,但从运动员的得分上看二者平均分差值较大,在训练中应做到同属性项目的训练迁移作用,以跳高项目训练来带动跳远项目成绩的上升。从同属多项的运动角度看女子七项全能的七个子项目之间很难得到均衡发展,在女子七项运动的训练中应加大对于投掷类项目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数理统计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 ,对我国八运会女子七项全能选手前 8名的运动成绩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80 0m、跳远和 2 0 0m是影响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供七项全能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参考  相似文献   

6.
潘玉梅 《科技信息》2007,(34):230-230,234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1993年到2005年这13年期间,中外女子七项全能各年度前八名总成绩的比较找出中外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差距,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女子全能运动水平和加快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1984-2012年各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运动成绩发展变化趋势和各单项运动成绩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我国女子全能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女子全能比赛中各单项比赛的最好成绩接近于高水平单项比赛成绩;2.投掷项目运动成绩增长最高:标枪(10.84%)和铅球(8.02%);运动成绩变化最小的是短距离跑:200米(2.94%)、100米栏(3.14%)和跳高(3.89%);3.大型赛事例如奥运会为世界纪录创造了充分有利的条件,通过Jackie Joyner-KeIsee在汉城奥运会上创造的7291分世界纪录得到验证;4.相关分析发现100米栏、200米和跳远对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最终运动成绩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了女子全能运动的发展趋势,认为优秀全能选手将注重对“全能能手”的追求。全能投掷项目成绩的突破将使女子全能成绩产生飞跃。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参加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单项决赛的选手为对象, 采用录像分析法、统计比较法、分析归纳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当前世界女子体操单项比赛的难度动作及其连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帮助了解当今世界女子体操各单项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以便为体操界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贝叶斯统计法对奥运会历届女子投掷类,共62+2个冠军年龄数据进行分析和估计,这对国内女子投掷类项目的后备衔接及新老更替具有参考意义。研究表明:女子铅球、标枪和链球项目的最佳夺冠年龄分别为24、25和30岁,女子铁饼为27~28岁,其中女子铅球项目对年龄干预较为敏感;未来各项目夺冠年龄估计:女子链球(30.20岁)女子铁饼(26.84岁)女子铅球(26.40岁)女子标枪(25.98岁),其中铁饼和标枪项目冠军年龄具有"年轻化"趋势,而铅球和链球项目具有"大龄化"走势,且各项最佳夺冠年龄变化与此相同;未来各项冠军竞技年限比较:女子铅球女子标枪女子铁饼项目,链球项目由于先验信息不同,无法参与比较,但各项均有下降。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中国女子投掷项目中,女子铁饼项目最有希望夺牌。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田径项目进入决赛的344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从结构特征、性别特征、项目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第30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年龄可划为4个年龄段,20~24岁和25~30岁是运动员争夺金、银、铜牌的主要年龄段.本年龄段运动员心理、生理、身体素质以及参赛经验可达到最优组合;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和奖牌获得者,在人数上存在区别,24岁以前,男子运动员多于女子,25岁以后,女子明显多于男子.男子运动员整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女子运动员在25~30岁之间个人竞技能力处于最高峰.田径项目自身和项群特征的不同,使运动员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同分区.分别为快速力量项群耐力类项群全能类项群速度性项群;投掷项目超长距离项目跳跃项目全能项目短跨项目中长跑项目.同时,男子、女子运动员在项群归属上也体现出年龄段的不同,其中男子方面:投掷类项目短跨项目跳跃项目超长距离项目全能项目中长跑项目;女子方面:超长距离项目跳跃项目投掷类项群全能项目中长跑项目短跨项目.竞技年龄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初步形成阶段(20岁以下)、巩固阶段(20~24岁)、最佳并保持阶段(25~30岁)以及最佳年龄消退阶段(31岁以上).由于项目特征的不同,对运动员个人能力要求也不同,但每个年龄段都具有夺奖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中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运用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世界、中国女子七项全能前十名平均成绩以及女子全能发展时期,各周期、各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进行研究,探讨了我国女子全能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建钢  徐春豪 《科技信息》2012,(31):237-237,18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电话访谈等方法,查阅了历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女子七项全能比赛成绩,对影响我国高校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高校女子七项全能训练水平的可行性建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参加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世界女子体操团体成绩、全能成绩和各单项成绩,剖析了中国女子体操竞技实力,指出当今中国女子竞技体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与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的成绩、三跳距离及比例与代表世界女子三级跳远的最高水平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外运动员在单足跳和跳跃距离上有非常显著的差距;而采用均衡式技术类型(三跳比例类型),有助于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取得更好成绩.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体育招生考试女子体操成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3 年甘肃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女子体操成绩的统计以及笔者自身的考场经历, 分析出弱势项目及各单项的薄弱环节. 研究表明, 跳跃是弱势项目, 横劈腿为专项素质中的薄弱环节, 前手翻为技巧项目的薄弱环节, 骑撑前回环为单杠项目的薄弱环节, 肩倒立为双杠项目的薄弱环节. 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分别对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单打硬地比赛中相持阶段的步法应用特征进行全面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出中外选手步法特点,找出国外选手步法的优势所在及国内选手的不足之处,为国内女子网球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志伟  郑志磊 《科技信息》2011,(16):I0253-I025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部分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在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学参数上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女子选手在最后出手时的垂直速度过大;双腿支撑阶段用时过长,导致铁饼速度的增值幅度较小;超越器械程度不够。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19.
应用聚类分析、方差检验、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学处理方法得出:我国女子7项全能总体水平与世界的差距还比较大,其中在铅球、标枪2个投掷类项目以及800 m这一速度耐力性项目上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根据相关信息建立了回归预测模型,旨在为制订7项全能项目的训练计划和进行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贺 《科技信息》2009,(29):I0130-I0130,I009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法,对第十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女子单人项目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所选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中分布均衡,编排合理;我国选手所选难度动作难度价值较低,组别有欠均衡且编排多样性不够;我国选手难度动作完成率与世界强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