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系统科学原理,在构造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状态变量和反映环境质量变动情况的状态变量的基础上,给出了表征一定时段内区域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的表达式,作为区域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客观测度。在对广东省淡澳地区的实例研究中,从大亚湾海水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运用协调耦合度,得出该地区从1994~2010年的合理工业发展速度是年均递增14%。  相似文献   

2.
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结果,既涉及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与人类对地球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区域环境变化是全球环境问题在区域上的反映和缩影,探讨区域环境变化问题既能丰富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内容,又可以为实施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期间可以优先资助从区域的角度开展的全球变化研究,并注重研究区域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具体研究方向:(1)海洋-大气-陆地相互作用与水循环;(2)东亚季风环境的形成演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影响;(3)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4)区域碳平衡及典型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5)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电子商务物流空间经济过程中距离的概念及其描述基础上,研究了电子商务物流空间经济过程距离控制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物流空间经济过程系统中的每一个状态变量的运动不完全能够通过管理措施的输入来影响和控制;电子商务物流空间经济过程系统中距离的变化不能完全反映空间经济过程系统内所有状态变量的运动.  相似文献   

4.
以宁波市为例,运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分析区域科技自主创新的区位因素,营造激励科技自主创新的区域环境,以便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增强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反映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地方经济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安徽省1986-2000年相关统计资料,运用SPSS 11.0中分层聚类方法及MAPINFO 6.0空间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十五年来城镇居民民入水平的时空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全省收入水平在此期间快速增长,居民之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具有1986-1992年,1993-1996年,1997-2000年三个明显的阶段性;②全省空间收入水平分异主要表现在沿江地区以有省会合肥收入高,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收入较低;③在行业上,电力、煤气、水生产与供应部门,采掘业,金融保险业行业工资水平较高,而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职工收入尚低,反映安徽省科技发展空间尚待开发、挖掘。文中指出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空间分异特征主要是由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历史的承袭等因素共同作用决定;其时间分异则与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形势的演替规律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厚板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出发,导出中厚板Hamilton正则方程和相应的泛函。在一个坐标方向用有限元离散,在另一个坐标方向用状态变量法给出解析解,提出了中厚板状态变量半解析数值方法,并给出简支方板和固支方板两个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7.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人类的过度活动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使区域环境承载力出现超载,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构建重庆市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状态空间法评价了重庆市2006—2011年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发现:重庆区域承载力虽呈现逐渐改良态势,但仍一直处于超载状态;重庆的区域承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最后,论文提出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环保执法、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环境包括区位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等,是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基础。韶关市在区位、自然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区域环境优势,以及自身在内地山区、水运丧失、资源型城市转型阵痛等方面的区域环境劣势.应该做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9.
基于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环境、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实现区域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新构建的区域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成,对指标、体系中的环境投资一损失指数、环境治理成本指数等环境经济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区域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客观分析评价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状态、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可持续发展概念出发,初步探讨了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分析了区域环境与社会大系统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而人类的过度活动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使区域环境承载力出现超载,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构建重庆市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状态空间法评价了重庆市2006—2011年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发现:重庆区域承载力虽呈现逐渐改良态势,但仍一直处于超载状态;重庆的区域承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最后,论文提出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环保执法、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给出一种把状态变量有源RC滤波器转换成相应电流模式滤波器的新方法-替换法。中从理论上论证了替换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世界经济的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和低廉劳动力成本不再起主要作用,智力资源、区域环境和生产经营系统管理能力等区域创新能力已构成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实施区域创新是区域崛起的必由之路,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通过创新的手段来提高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能源城市以较少网格监测点获得较科学的声环境信息,从环境监测科学观点出发,运用系统论、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的优化问题。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监测点,能够从声级水平和环境功能等方面代表区域状况,满足环境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15.
区域环境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区域环境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区域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开发程度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也就可以说,区域环境条件是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实现区域经济飞跃根本。  相似文献   

16.
界定了系统脆弱度的内涵,阐述了系统脆弱度变化特性及其驱动机制,并从脆弱度公式推演出系统脆弱度变化的量度模型.以浙江武义县为例进行了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系统在规划框架内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实质是其脆弱度的变化,在环境影响识别基础上构建反映系统变化的特征指标体系,并运用G’模式对指标参数进行运算,可以得到较准确的描述系统脆弱度及其变化方向、幅度和强度等的量度结果,为确保区域环境优化而调整土地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靖州县2009-2013年五年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进而论述噪声污染的分布现状、产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环境规制的技术溢出效应与污染溢出效应2个角度,分析相邻区域环境规制对当地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在这2种效应强弱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相邻区域环境规制溢出影响的异质性.在此基础上采用2003—2015年长三角地区26个主要城市数据,使用EBM模型测度绿色创新效率,利用中介效应检验程序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邻区域环境规制强度提升会促进当地绿色创新效率的增加; 在施行环境规制政策的前期,相邻区域环境规制强度提升会造成当地技术创新投入减少; 在施行环境规制政策一段时间后,相邻区域环境规制强度提升会造成当地技术创新投入增加.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世界经济的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和低廉劳动力成本不再起主要作用,智力资源、区域环境和生产经营系统管理能力等区域创新能力已构成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实施区域创新是区域崛起的必由之路,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通过创新的手段来提高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一个区域内的历史、地理、文化、语言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该地所处的区域环境密不可分,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能够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地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人文地理特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以湖北省十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法、分类法、综合分析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十堰市行政村进行归纳分析,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类和其他因素三方面进行阐述,对地名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经研究得出,十堰市行政村名的命名和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湖北省十堰市的村级地名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