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由Cains于1968年首创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以来,现广泛应用于各类青光眼。比手术具有疗效高,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从1996年1月至1997年1月,共手术治疗56例68例只眼,发生浅前房27只眼,用药物治疗25只眼,再次手术2只眼,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的护理,临床收治37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对其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症状消失,视力和眼压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通过加强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8例20只眼,单纯白内障手术3只眼,白内障手术联合抗青光眼手术17只眼(其中小梁切除术10只眼,周边虹膜切除术7只眼)。一期植人人工晶体17只眼。结果术后16只眼眼压正常,占80%,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0.3者占7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根据发作时房角是否开放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高视力及控制眼压。持续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是术后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强调膨胀期前手术是预防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急性闭角青光眼,又称为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眼病之一,特别多见于50岁以上的妇女,男女两性的发病比例约为1∶2。常两眼先后(多在5年之内)或两眼同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眼压突然升高,眼球坚硬,视力急剧下降;角膜水肿、瞳孔呈卵圆形散大且带绿色外观;眼局部呈现明显的混合性充血,伴有剧烈的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联合眼用内窥镜引导睫状体光凝术(EC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26例(36只眼),所有患者均先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眼用注射液,注药后3~7 d内再行眼用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术后进行1~6个月随访,观察包括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和降眼压药物的使用等情况.结果:26例患者(36只眼)中30只眼手术完全成功,3只眼为条件成功,3只眼为失败,手术成功率为91.67%.治疗前患者眼压平均值是(42.49±2.36)mmHg,经过治疗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其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周(20.14±5.88)mmHg、1个月(18.81±6.14)mmHg、3个月(18.45±6.05)mmHg、6个月(17.60±6.23)mmHg.治疗之后各个随访时间点测量的眼压值同治疗前眼压值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少量前房积血、瞳孔区纤维素样渗出及渗出性脉络膜脱离是ECP术后早期出现的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后均能恢复.结论: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内窥镜引导行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256例青光眼住院患者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6眼发生浅前房41眼,发生率为16.02%,浅前房发生时间在术后1到6 d,其中房水滤过过强29眼,结膜瓣渗漏6眼,脉络膜脱离4只眼,恶性青光眼2眼,手术治疗4眼,其余37眼保守治疗。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为房水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脉络膜脱离,大多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40只眼的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滤过泡形态,随访6~24月。结果11只眼术后视力提高,术后早期(1~5d)Ⅱ度浅前房发生率7.5%,3~5d后前房逐渐恢复。出院时40只眼眼压为6~14mmHg,平均(9±2)mmHg;术后6月,40只眼平均眼压(13±2)mmHg,36只眼压处于12~17mmHg之间。随访1年,功能性滤过泡占95%(38/40)。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随机选择了276例300只青光眼患者,就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浅前房发生率14.33%.浅前房形成的原因有滤过作用过强18只眼(41.86%),脉络膜脱离15只眼(34.88%),房水渗漏9只眼(20.93%),恶性青光眼1只跟(2.33%).结论:滤过作用过强和脉络膜脱离是浅前房形成的主要原因.浅前房不能完全预防。但可减少其发生,最重要的一步是在手术结束时前房是否形成,前房如果未形成,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9.
冷雪  张虹 《科技资讯》2014,(31):237-237
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由于其可造成视神经的渐进性萎缩以及不可逆性的视野缺陷,因此,为了尽可能的挽救视力,临床上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诞生了一系列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眼底图像扫描及分析技术,该文主要探讨闭角型青光眼的各种诊断方法及其优缺点,旨在为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方法提供一项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是降低眼压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其疗效可能随时间延长而减弱。文献报道,随访3—8个月,成功率为55%—99%,随访5年成功率则为50%。为了评价氩激光小梁成形术的远期效果,本文作者对1981—1982年期间所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的33例(43只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为期2—4年的追踪观察。判断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患者术后在无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眼压≤21mmHg,青光眼杯和视野缺损无进展。作者发现17只眼治疗成功,成功率为39%。术后1个月15只眼失败,其中7只眼因药物不能控制眼压而行小梁切除术,这提示氩激光小梁成形术可能损伤小梁,使一些患眼眼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病因及治疗手段。方法 :对所诊治20例(24眼)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 :20例(24眼)中有21眼经过适时恰当的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例(3眼)因延误诊治而视力无提高。结论 :完整地摘除晶状体是治疗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应用小梁咬切术治疗青光眼20例,其中18例得到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有15例(83.33%)证实为小梁组织。在20例28眼的疗效中,有26眼(93.00%)控制了眼压(25mmHg以下)。术前有视力者21眼中,术后出院时保持术前视力者12眼占57.14%,较术前提高者有7眼,占33.33%,有效率达90.47%,下降者2眼,占9.53%。其效果与小梁切除术相近似,但小梁咬切术,设备要求简单、易行、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2485例眼科住院病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院近10年2485例眼科住院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内障发病率最高,占住院总数的34.53%,其中老年性白内障占79.83%,占住院总数的27.57%,眼外伤居第二位,占住院总数的13.00%以青年男性为多;青光眼占11.31%,以急性闭角青光眼为多见。通过统计分析,间接了解我省眼病的发病情况,为今后我省防盲治盲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易发生干眼病的发病机理,避免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方法:对26例(38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38只眼)患者均为胬肉切除术后发生干眼病而被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经停用抗病毒治疗,按干眼病治疗获得痊愈。结论:临床医生要充分掌握干眼病的发病机理及与病毒性角膜炎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延缓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与诊断虹膜睫状体囊肿并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不明原因眼痛、眼胀或眼部不适及高眼压患者行UBM进行横向及纵向扫描,对发现的类圆形无回声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589例(1178只眼)患者中有26例(43只眼)出现虹膜睫状体囊肿,检出率为3.65%.其中单发性囊肿17例(28只眼),在虹膜睫状体囊肿患者中占65.12%;多发性囊肿9例(15只眼),在虹膜睫状体囊肿患者中占34.88%.结论:UBM在虹膜睫状体囊肿检查与诊断中独具优势,可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例26眼,按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步骤作约6 mm×5 mm大小1/3厚板层巩膜瓣,于巩膜瓣下切除4 mm×2 mm大小小梁组织,其巩膜条鼻侧或颞侧一端成游离状,用虹膜恢复将巩膜条反转送往前房,视病情决定是否作虹膜根切,如有严重虹膜后粘连作虹膜根切,根切前先电烙切除部分的虹膜以免发生出血.间断缝合巩膜瓣2针,缝合球结膜瓣2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 mg.结果:随访18例22眼,视力增加13眼;眼压:术前平均(7.73±0.35)kPa,术后平均(2.53±0.47)kPa,明显下降.疼痛:术后疼痛全部消失.治疗后新生管情况:16眼虹膜无变化,6眼略增加,但无眼压增高及疼痛.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较好,视力增加,疼痛全部消失,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48眼)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情况、原因、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发生浅前房23例(28眼),发生率为58.3%。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提示应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5只眼)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分别评估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结果术后所有病例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均...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平均寿命延长,前来我院就诊的青光眼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如为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因其症状典型,多能及时就诊,到医院后经过治疗,视功能常能较决恢复。但对于无明显症状的青光眼患者来说,因其症状不典型易被人们忽视,当来就诊时,视功能损害已到晚期,治疗效果就很差。本文就一种特殊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简称NPG)的诊断和治疗做一些简单的知识介绍,以帮助广大的患者能及早就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12)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2例,术后随访虹膜新生血管、眼压、滤过泡、视力变化.结果:术后部分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术后眼压平均值(17.30±2.75)mmHg,功能性滤过泡10例,视力未见提高.结论: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