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在云南丽江(26°52′N,100°13′E)和勐腊(21°29′N,101°34′E)两地分别对以254nm和297nm为中心波长的太阳紫外辐射作了地面观测.观测时间为1999年7月~2000年5月.本文分析了两地紫外辐射的时空变化并初步讨论了与云量、臭氧总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97nm波段的紫外辐射夏季强,冬季弱,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丽江地区的紫外辐射在同一云量条件下高于勐腊地区,这可能是由海拔高度的差异引起.云量对两地的紫外辐射变化有强烈的影响,而当剔除云量、季节和随机变化等影响因素后,紫外辐射和臭氧总量呈现出了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污染物质尤其是氧化氮和氟氯烃等的排放、扩散,臭氧层被不断遭到破坏,以至于UV-B辐射大量到达地面.尽管近年来的研究发现UV-B(280~320 nm)实际上可以对许多水果,蔬菜和观赏作物的性能和营养质量产生许多有益的影响,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增强UV-B辐射对作物有害.增强的UV-B辐射对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有抑制效应,尤其是需要光源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在长期进化下,植物对UV-B辐射形成了相应的响应机制: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利用酶系统来修复或降低损伤,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本文研究了植物抗氧化酶系统对UV-B胁迫的响应机制及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并对今后植物响应UV-B辐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紫外线是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的一部分.20世纪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平流层臭氧层变薄,因而到达地表的紫外线B(UV-B)的辐射增强,对地球生物产生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紫外线辐射增强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影响,以及水稻的自我防护与修复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动态,展望了今后紫外辐射增强对水稻影响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向外长波辐射(OLR)年际变化的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1980~2001年7°S~7°N,0°~360°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计算获得各月OLR的均方差.结果表明:从全年的变化趋势来看,就整个全球纬向平均而言,低纬地区向外长波辐射的变化比中高纬地区向外长波辐射的变化约大1个量级;在80°E~10°W热带中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以及热带中东太平洋一带(20°S~20°N)的OLR变化最显著,约在1 W/m2左右;其中特别是"暖池"附近OLR的年际变化最大,其次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地区,再次是中东印度洋地区;1年当中,夏季6~8月OLR年际变化较小,平均在11 W/m2左右;冬季12~2月OLR年际变化大,平均在1W/m2左右.低纬地区向外长波辐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突变特征,主要突变时间发生在春末夏初的,6月和秋季的10月.同时,根据上述OLR变化特征确定了OLR年际变化最大的关键区.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工增强UV-B辐射的方法,研究了蚕豆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不同强度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强度UV-B辐射使幼苗植株矮化达50%以上,叶面积减小,干物质量减少23.3%~61.49%;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其中叶绿素a降低幅度比叶绿素b大;0.25W/m2的UV-B辐射使蚕豆幼苗叶片的Fv/Fm、Fv/F0、φPSⅡ、qP等荧光参数值显著下降.根据结果推测,增加不同强度UV-B辐射首先导致幼苗叶绿素含量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进而降低PSⅡ反应中心活性,最终导致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减少了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在本试验强度范围内,辐射强度为0.25W/m2时,其抑制作用最显著.幼苗植株的矮化及叶面积的减小是植物对增强UV-B辐射的一种适应方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演替阶段树种的光合和生长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野外盆栽实验方法,模拟南亚热带地区地面增强UV-B辐射20%(L)和30%(H)的条件下(L和H分别为4.83和7.24 kJ.m-2.d-1),研究南亚热带植被恢复先锋树种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演替前期树种荷木(Schima superba)、演替中后期树种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和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等4种乔木树种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处理引起马占相思和荷木的最大光合速率(Pm ax)明显下降,高剂量(7.24 kJ.m-2.d-1)和延长处理时间(160 d)的效应更加明显;它们的光合速率下降幅度依次为:马占相思>荷木>华润楠>黄果厚壳桂,先锋树种光合作用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明显大于演替中后期树种。增强UV-B辐射处理,马占相思的株高生长和茎生物量以及荷木的株高有较明显减小,它们的地径、总生物量和冠根比有减小的趋势;同时马占相思的叶宽度明显地增大。结果表明,马占相思和荷木属UV-B辐射敏感种,而华润楠和黄果厚壳桂则属低敏感种。当前臭氧层的减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马占相思和荷木因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增强UV-B辐射的敏感性,可能会导致南亚热带地区群落的先锋种和演替前期树种加速衰退,而演替中后期树种由于较能忍耐UV-B辐射而能竞争到更多的资源以利其在群落竞争中占优势,从而保持更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近50年我国北方地区旱涝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我国北方 12个测站 195 1— 1999年 4— 9月的降水量资料 ,用Z指数变换计算旱涝等级 ,据此讨论北方地区 (35°~ 4 1°N)近 5 0a旱涝的时空变化 .结果表明 ,大体以 90°E和 10 5°E为界可将北方分 3个区域 .东部地区近 5 0a来干旱化趋势比较明显 ,特别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干旱次数异常增多 ;而西部则相反 ;中部呈现过渡特征 .我国北方地区旱涝的时空变化存在从西部向中部、东部逐渐转移的特点 ,每一阶段的旱 (涝 )从西部地区转移到东部地区大约需要十几年 .据此推测北方东部地区在 2 1世纪的头 10a将会出现偏涝的气候特点 .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He-Ne激光对增强UV-B辐射后损伤的修复作用,采用5 mW.mm-2He-Ne激光辐照、10.08 kJ.m2.d1的UV-B辐射及二者组合对舜麦1718号小麦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各处理组小麦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一氧化氮合成酶含量和膜透性的变化.分析结果显示:He-Ne激光辐照可使UV-B辐射后小麦幼苗硝酸还原酶活力升高1.2倍,显著改善了增强UV-B辐射后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的程度;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B组和BL组分别高于CK组45.1%和17.8%,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0°切BaTiO3晶体SPS-SPPC响应时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Rh :BaTiO3晶体Ce :BaTiO3晶体样品的受激光折变散射自泵浦相位共轭 (SPS SPPC)响应时间特性 .结果表明 ,入射光与晶体a面或b面法线的夹角在 55°~ 65°时 ,自泵浦相位共轭光有更快响应时间 .同一晶体 ,响应时间快的入射角度 ,有更高的共轭光反射率 .  相似文献   

10.
以药用植物夏枯草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低(CK)、中(UV-B+)、高(UV-B++)不同强度UV-B辐射对材料进行处理,设置自然光照为对照,于处理后0~60 d进行测定,探究增强UV-B辐射对夏枯草幼苗不同发育期9种主要有效成分及有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类胡萝卜素在不同强度UV-B辐射下含量有显著增加,处理后期(≥40 d)增强UV-B辐射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不同强度UV-B辐射下的抗氧化酶活力均有显著增加。UV-B辐射可促进夏枯草中金丝桃苷含量积累、其他有机酸及黄酮类各成分在一定时间内对UV-B辐射有含量增加的响应,低强度UV-B辐射于处理后期(≥50 d)可显著提升三萜类成分的含量。由此可见,夏枯草幼苗对外界UV-B辐射增强可产生适应与防御机制,适度增强UV-B辐射可促进药用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利用美国 NCEP 1 95 8~ 1 998年高斯网格月平均再分析的向外长波辐射 ( OLR)资料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的全国 1 60站 1 95 1~ 1 998年月平均降水资料 ,分析了南海及周边地区 (以下简称南海地区 ) ( 0°N~2 0°N,1 0 0°E~ 1 2 5°E)对流活动的时空变化及和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南海地区对流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转换特征 ,主要呈一致性的分布形势 ,具有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不同时间尺度振动的周期显著性和强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SVD分析表明 ,南海地区夏季对流活动与中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青海瓦里关山地区大气过氧化氢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7月和1997年1月两次在青海省瓦里关山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36°17′N,100°54′E,海拔3810m)对H 2 O 2 和地面臭氧进行了同步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夏季大气中H 2 O 2 的体积混合比范围为(0.5~4.0)×10 -9 ,平均为1.8×10 -9 ,而冬季仅为0.1×10 -9 左右.夏季在局地环流作用下的地表沉降对大气中H 2 O 2 含量的日变化具有明显影响,夜间大气中H 2 O 2 含量较高,当地时上午10时前后为最低.大气中H 2 O 2 和地面臭氧含量的日变化规律接近一致.  相似文献   

13.
<正>143团地处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沙湾县境内,位于东经85°10′~85°54′,北纬44°10′~44°20′,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秋短而冬夏长,四季分明,≧10℃积温为3518.9℃。无霜期年际变化大,一般在135~191天之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光照的基础上,用0μw.cm-2(CK组)、10.0μw.cm-2(L组)和22.0μw.cm-2(H组)三种剂量的紫外线-B(UV-B,280-320nm)辐射处理银杏苗木,研究UV-B辐射对银杏活性氧代谢及膜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V-B辐射组银杏叶片SOD、CAT、AP、LOX活性较对照组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其ASA含量降低;UV-B辐射组银杏叶片POD活性,Pro、MDA、H2O2的含量,O2-.的产生速率及质膜相对透性较对照增加.综合本研究结果,UV-B辐射增强下银杏叶内活性氧产生量增加并逐渐积累,银杏虽启动了其抗氧化防御系统,但UV-B辐射最终仍导致银杏体内活性氧代谢失衡,对其细胞膜系统造成伤害,出现膜脂过氧化.  相似文献   

15.
用1961-2015年贵阳市的地面观测太阳总辐射资料,研究了贵阳市年、季、月的太阳总辐射变化特征,并利用线性及二次拟合回归分析、M-K突变检验和小波变化等方法,验证地面接收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和周期变化.结果表明:贵阳市太阳总辐射累年平均年总量为3 721.85 MJ·,1961-1986年总辐射呈明显下降趋势,之后发生逆转,1986-2015年总辐射呈显著上升趋势,总体呈现变暗—变亮的趋势;从四季变化特征来看,春、夏、秋、冬四季的太阳总辐射累年平均值分别为349.27 MJ·、436.89 MJ·、280.31MJ·、174.15 MJ·,地面接收太阳总辐射各季节气候倾向率均为正值,说明各季节接收太阳总辐射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多年平均各月地面接收太阳总辐射来看,1-5月太阳总辐射逐月上升,在6月有明显的下降,7月、8月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月递减;贵阳市地面接收太阳总辐射在2010年发生突变;太阳总辐射振荡周期为15.6a,现正处于太阳总辐射偏高年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分明显,而横波速度变化较小;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变化很小.油藏有效压力变化对地震纵、横波速度有近似程度的影响,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在入射角较小(θ<20°)时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在入射角中等(30°<θ<50°)时变化明显.模拟结果对分析X油田时移地震可行性,确定油藏变化范围,区分油藏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乃至真正实现时移地震定量解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显友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6):113-116,126
通过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研究发现 ,起跑器的后抵足板与地面应成 70~ 75°角 ,起跑器的前抵足板与地面应成 4 5~ 4 8°角 ;“各就位”姿势时 ,其重心位置的投影点应与“预备”姿势重心位置的投影点一致 ;“预备”姿势时 ,后脚小腿与水平线的夹角成 15~ 2 0°角 ,前脚小腿与水平线的夹角成 4 2~ 4 5°角 ,两腿膝关节角度的大小是由蹬伸时间和蹬伸力量决定的 .  相似文献   

18.
对空气冲击波在90°拐角坑道内传播的到时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无量纲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简化的工程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拟合建立了可以对高能炸药在90°拐角坑道内爆炸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到达时间进行预计的公式,利用该公式可以进一步求得空气冲击波在90°拐角坑道内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部梅雨雨区的年际和年代际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从气候学的角度,利用1961-2000年梅雨期我国东部180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生成了历年的梅雨期雨区,采用累积距平、滑动平均值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梅雨期雨区边界和面积指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及雨区边界在地域上的差异及其梅雨量与边界和面积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0年来雨区边界的平均位置为:28.3°N~32.0°N,呈准水平的带状分布.雨区边界40年来经历了一个振荡期即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期雨区逐渐北进;80年代初期~90年代末期雨区逐渐南撤,从地域上可将雨区分为西部和东部两个部分而且二者都存在主要周期为6年.雨区面积指数从变化趋势近40年来也只经历了一个振荡过程:60年代初期~80年代初期为雨区面积指数的下降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为雨区面积指数的上升期,其主要周期为4年.在年际(6年)变化时间尺度上,梅雨量的变化落后面积指数的变化1~2年,雨区面积的变化落后于西部和东部雨区边界变化约1~1.5年;在年代际(16年)变化的时间尺度上雨区面积与雨区边界的变化趋势几乎相反,梅雨量则表现出比雨区面积和边界变化更长的周期.总的来说,近40年雨区边界和面积指数受10年以下的周期影响较大.不论雨区边界还是雨区面积指数在80年代初期都为其突变期.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通过测定在不同光照强度的紫外光照射后,浮萍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大小来探究一下UV-B辐射增强对浮萍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可能产生的影响.实验设置5个辐射强度,结果表明:在辐射梯度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符合低促高抑效应;短时间UV-B辐射处理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弱,而较长时间紫外辐射处理后POD活性有所增加,并在辐射处理20h后达到一个峰值,这可认为是浮萍适应UV-B辐射胁迫的一种策略行为,最长辐射时间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又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