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晋中师专2001级学生《五项素质》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需要改变,专项体育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高校体育选项体育课和传统体育课这两类体育体育课教学大学生若干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选项课教学对发展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情绪、注意力、意志品质及学习思维等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及效果,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海波 《科技信息》2010,(20):253-254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体育消费调查.目的在于通过对比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项目、结构、因素的研究,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消费,创造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消费动机具有专业倾向性;体育专业学生的消费水平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并基本一致;体育消费品价格、性别和运动参与积极程度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洪 《科技信息》2013,(12):308-309
校园体育俱乐部在我国的发展是从90年代开始的,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体育俱乐部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也可以使体育教学活动得到继续延伸,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体育和课外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也日益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分别从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经费运作、场地设施、指导教师和会员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构建俱乐部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理论依据,最后得出在高校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体育的功能、课程标准以及体育和德育培养的关系等方面,对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德育培养的作用进行理论研究;从教师主导下和学生自我化的体育行为进行实践方法探讨。认为通过体育教学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课堂内外,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抓住有利时机,在教师指导下和学生自我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很多,尤其对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比较集中,对高校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俱乐部形式成功的经验更少。高校如何开展课余体育活动,使课堂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锻炼相结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而成立体育俱乐部是它的最佳方式。通过渤海大学健美操俱乐部的实践,对高校健美操俱乐部的运作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吴玉新 《科技信息》2012,(15):255-255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郭淑玲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6):80-82,63
本文依据大学生健康测试成绩,对安徽省高校学生进行分组研究。通过对不同体质与健康水平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他们在体育意识与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策略,旨在为提高安徽省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提供有益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体育急需探索和解决的课题。纵观学生的整个学程,横向比较各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令人担忧。通过调查和研究,找出了许多主客观原因,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学不可忽视的观点,希望对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教育学、保健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分析比较等研究方法,研究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与效应,认为学校体育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人格的培养,分析了学生的人格魅力与快乐和终身体育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中的人格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潘丁成 《科技信息》2011,(31):I0134-I0134,I0158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骨干的培养进行研究,对活跃体育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提高教学质量、深化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视角,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理论研究与思考,提出了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立体式教学”.并利用两年的试验教学和问卷调查,证明“立体式教学”模式能达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所传授的技术动作的准确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省属师院体育专业学生的现状是部分学生体育专业较差,专项成绩和专项技术水平较低,通过重视和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改革现行的体育考试制度,调整和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加强教育实习工作,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等方法和手段来改变省属师院体育专业学生体育素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一门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课程,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应以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和生活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重视主体性体育推进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体育是一种从本质上符合素质教育思想要求的体育新思想,它是指通过建构学生体育主体性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体育主体性使其成为体育主体的一种体育,进行主体性体育能从根本上改变体育课程实效差的问题,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21世纪我国体育改革应重视主体性体育。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前后表现出来的体育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参加体育俱乐部学习后,学生的体育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育应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进行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发展学生体育能力方面的现状,概述了高校发展学生体育能力,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高校应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高校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教育应以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为核心,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建构高校的体育教育;体育课程应体现综合性;以及评价领域的改革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对两种教育方式的学生成绩进行了相关的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俱乐部是可行的,但还需完善;程序教学法是必要的,是不可以完全取代的。  相似文献   

20.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体育课选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浙江师范大学体育选项课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学生选择技能类项目的人数较多。男生多喜欢选择趣味性、娱乐性、对抗性、激烈性强的项目,而女生多选择身体接触少、运动量可大可小的项目。学校场地及器材短缺、学生体育基础差是影响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的不利因素。提出完善体育选项课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实用的健康身知识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实现体育选项课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