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相对论的手征对称破缺模型基础上,应用Jocal Lorentz boost和scaling座标方法,首先采用Hartree近似讨论了无限核物质的巨单极共振激发态,但计算结果略大于实验值。进而采用Thomas-Fermi近似处理有限核的表面效应以及核子分布的非均匀性对原子核巨单极共振激发能的影响,自洽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符合得很好,由此证明对于巨共振态,考虑核子分布的非均匀性以及核的表面效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高温转动核132Nd*的巨偶极共振研究夏海鸿黄正德侯龙竺礼华丁大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275信箱67分箱102413)高温转动核随着角动量和温度的形状演化是实验及理论上非常感兴趣的课题,建立在激发态上的巨偶极共振(GDR)研究能够提供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在国际上和原子能研究院关于核的巨共振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
四极共振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炸药探测新技术,通过对物质原子核的四极子的特征跃迁频率和弛豫时间的探测,能有效识别包括塑性炸药在内的危险品和毒品。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测得90Zr、144Sm和 208Pb的同位旋矢量巨偶极共振能量,68Ni、132Sn的矮共振强度以及其占能量权重求和规则的百分比,208Pb的anti-analog巨偶极共振及同质异位相似态的能量;基于相对论和非相对论平均场理论,采用不同的有效相互作用计算了原子核的集体激发性质,并通过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约束对称能的密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一) 原子核物理学研究的是原子核的性质、结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的规律。在核内的相互作用是来自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夸克、胶子等等。但是在原子核内还存在着只在客观物质才表现出来的集体的相互作用。原子核的基本问题涉及广泛的范围,有强、弱、电三种作用,从微观尺度上的核力直到宇宙的大尺度的结构。原子核物理研究强相互作用的多体问题,并研究有关对称性等基本理论的实验的检验。原子核物理在天体物理和宇宙论中起重要作用。在70年代,曾经发现一些新的运动形态,如巨单极的发现(这是和核物质压缩度相联系的),△激发的发现(即核内核子处在某种激发态,称为△的激发态)等等。高能电子的散射表明核内存在着某些介子或  相似文献   

7.
用巨配分函数计算了肖特基缺陷的热平衡浓度,并对结果进行了讨沦.  相似文献   

8.
在原子核的(n,γ)反应中,将受激核看作是由角动量为1的 p-h 整玻色子所组成的“海”、“云”二相系统,在能量简并的情况下,“海”相耦合为巨共振,进一步考虑单粒子和集体态间的相互作用后,简并“解除”并形成亚稳态的连续能级分布。γ—光子穿透云区时产生共振散射而形成5.5MeV 矮共振,对光子强度函数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的符合程度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什么是巨磁电阻效应,以及由此获得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巨磁电阻材料;巨磁电阻材料的不同类型,描述了其特性;此外还介绍了用于计算机硬磁盘驱动器的巨磁电阻磁头和巨磁电阻随机存储器的最新应用和开发,指出巨磁电阻材料在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也令人瞩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完全自洽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Fe和Ni的丰质子同位素中同位旋矢量巨偶极共振(IVGDR),并且使用Skyrme Hartree-Fock加上Bardeen-Cooper-Schrieffer (BCS)近似的方法来计算基态的性质。采用准粒子无规则相位近似法(QRPA)研究丰质子核中偶极激发态的性质,同时在计算中考虑了SLy5 Skyrme相互作用和密度依赖配对作用。除了巨偶极共振(GDR)之外,还在能量低于10 MeV的区域中发现了矮偶极共振(PDR),接近质子滴线的核子的能量加权求和规则约占经典的TRK求和规则的3%左右,并且随着各同位素链上质量数的增加,其值呈递减趋势。通过偶极激发强度和质子、中子的跃迁密度可以看出这一低能状态是典型的具有等同位旋标量性质的矮偶极共振状态。分析给定低能状态下质子和中子2qp构型的准粒子无规位相变化(QRPA)振幅,发现只有一两个质子构型做出主要贡献,它们对总QRPA振幅贡献约为99%,这种情况也表现出矮偶极共振(PDR)的集体性并不强。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阈值附近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S~(4+)离子基态3s~(21)S_0到激发态3s3p ~3P_(0,1,2)~1P_1和S~(5+)离子基态3s ~2S_(1/2)到激发态3p ~2P_(1/2)~2P_(2/3)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截面,在两种关联模型下,分析了组态相互作用对碰撞截面的影响.目前的计算结果与Wallbank实验值~([14])相比,得到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类铍体系基太以及低激发态能量的相对论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可约张量理论,导出了铍原子(含类铍离子)能量的相对论修正(其中包括相对论质量修正、达尔文修正、自旋-自旋接触相互作用)的解析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对于类铍体系(Z=4-8)基态(1s)22s2s1S以及低激发态(1s)22s2p3P分别完成角向、径向积分以及自旋求和,具体计算了这两个态的总能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形变的相对论平均场模型对rp(快质子俘获)过程核的基态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了质量数A=60~100,N=Z的偶偶核的平均结合能,均方根半径,单中子和单质子分离能.并与已知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能够较好地符合,肯定了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rp过程核研究的可靠性.我们的计算结果可为未来rp过程的实验研究提供一些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多j组态对排列模型,考虑包含对力,四极对力,以及四极形变场的系统哈密顿量,通过变分计算,定出了多j组态对排列内禀态,并计算了这些态中的四极矩。最后研究了对力参数给内禀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排列内禀态中,耦合成总角动量为0,2,4的核子对占主要成分,表明了在研究变形核时,引进s,d,g玻色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以相对论动力学方程取代牛顿力学方程而形成的相对论性玻尔类氢离子理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类氢离子电离能的相对论性计算公式,对实验上已观测到的36个类氢离子的电离能进行了具体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误差远小于玻尔理论或量子力学理论的误差.  相似文献   

16.
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具有微位移可控特性的驱动器。为了探究驱动器内部磁场设计的合理性以及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磁感应强度与激励电流之间的关系,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内部磁场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磁场设计合理;随着电流的增大,超磁致伸缩材料中的磁感应强度也随之增加并且磁感应强度逐渐趋于饱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对称群的Dirac方程,研究分子(HX,X=F,C1,Br)的电学性质,即偶极矩,四极矩,电场梯度和极化率及其随频率的变化.对这种轻元素分子的相对论和非相对论的能量差,即相对论效应随原子质量的增加仍然很快.偶极矩的电荷平衡分布,HF的差别最大,而对四极矩的电荷平衡分布,则HBr的差别最大.电偶极矩的一级近似是主要部分,电四极矩为二级近似则为次要部分.本文首次将力常数与电场梯度联系起来,因为从本质上讲,力常数是直接原因于电场梯度,而间接与光谱常数有联系,所以可由电场梯度可以计算分子的二阶力常数和谐振频率,对分子HF,HC1,HBr,其计算值与光谱值相合.计算所用的频率的数量级在108Hz范围,即在很低的射频区.极化率不应随频率而变化,但是,由于存在核自旋,如H核和F核的核自旋I均为1/2,C1和Br核的核自旋I均为3/2,都会产生核磁场.所以,对HF,HCl和HBr分子,极化率都随频率而增加;而对。He原子,无核自旋,亦无核磁场,所以极化率不随频率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用全实加关联 (FCPC)方法研究核电荷Z =3~ 15的类锂原子体系 1s2 2p态的精细结构 .取得了与实验数据符合得非常好的计算结果 .定量地揭示了相对论效应和QED修正随核电核增大的变化规律 .  相似文献   

19.
对有限核的相对论哈特利近似(Hartree近似)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把相对论Hartree近似拉氏函数中的耦合常数构造成密度相关的,利用了核物质的相对论BHF结果 ,计算了16O和40Ca的结合能和均方根半径,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同时,也计算了来自于电子散射的电荷密度,进而讨论了与核物质性能有关的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