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研究生培养模式科学与否,可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研究生教育所关注的重要方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对工科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基于我校工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存在问题,在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点,以期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该模式下开展工科研究生教育不仅仅是增加一些实践环节,而应与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紧密结合。本文阐述了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工科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科结构,教学过程和方式,实践和动手能力,导师队伍建设,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转化传统教育思想、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应树立的8种观念.介绍了工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研究思路、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设计、指导思想、一般工科院校的特点、工科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指标.优化知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的设计原则及系列课程改革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总体结构分为:基础教育(公共基础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自然科学基础课、经济管理基础课、工程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工程实践基础训练);专业教育(专业课、工程实践训练)和综合教育(思想教育、军训与劳动、科技方法训练、考试、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提出主修工科本科、主修工科本科十跨学科辅修课程、主修工科本科十跨学科辅修专科等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工科的思想理念,需要重构铁道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的方法,建设可推广的适用于新工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发展模式,并构建相应的评价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新工科的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设计了新零售控制实践教育平台,融合了互联网、增强虚拟现实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云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采用开放式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完成了系统构建并实现了支付、物联网、产品自动制作和自动配送的功能,并规划构建了"五四三二一"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新工科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和项目训练提供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陶春莉 《甘肃科技》2011,27(11):173-174,181
地方工科院校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承担着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加强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长远和现实的意义.从高等工程教育理念的回归,培养目标定位,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的教学体系,专业课程改革,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等几个方面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做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CDIO模式是工科高等教育领域经典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CDIO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和教育体制改革研究是提高我国本科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从低年级开始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尽早适应大学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深化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升本科院校工科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观念、实践教学流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实践教学;第二,改革工科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采用分层分步、贴近工程实际的方法进行教学;第三,加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将产、学、研切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培养高校工科专业自主创新人才是新一轮"本科教学工程"与"卓越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工程实践教育是培养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和保障。本文结合应用型高效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根据其发展特色分析七个关键问题,从"四大方面、五种层次、六类实践"深度剖析创新教育的开展,建立自主创新工程实践教育的平台,构建创新实践教育的体系,提出创新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以解决符合工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研究型学习"在工科型院校人才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介绍"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研究背景、现状和特点,并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的工作实践,构建了一套以工科学校为背景,以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培育为核心,基于"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对该培养体系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可以进一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轴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科学设计符合工程化实践育人模式需要的一体化绿色教育环境,合理构建与企业需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模式,积极进行相应教学方法的改革、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该培养模式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但事实上,我国高校进行"新工科"的实践探索远早于"三部曲"的诞生。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5所具有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研究显示,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模式可归纳为3类:第一类是综合性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其实践模式是"复合交叉",侧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复合型;第二类是工科优势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其实践模式是"主辅贯通""本硕贯通",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多样";第三类是地方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其实践模式是"创新协同",注重国际化发展和精细化培养,强调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据此,我国高校"新工科"分类发展的思路是:具有学科综合优势的高校组,主要服务于解决全球化的共性问题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科技攻关和研发,应着重在传统工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实现交叉复合并在发展应用文科方面有所突破,承担绝大部分大学技术国际化的重任,教学方式以虚拟实验为主,以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综合性、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为主;具有工科优势的高校组,主要服务于跨国企业、国家重点行业企业以及关键领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应着重在传统工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延伸至工科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承担部分大学技术国际化的责任,教学方式注重虚拟实验和现场实验相结合,且以现场实验为主,以培养复合型工程科技创新人才为主;具有区域资源优势的地方高校组,主要服务于区域新经济的现实急需,应着重在传统工科之间实现交叉复合,承担极小部分大学技术国际化的责任,教学方式以现场实验为主,以培养能够与地方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应用型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产业人才为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工程应用案例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工科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分析高原实际情况与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改革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工程案例为核心、理论与实际相互联动的工科教学模式。该模式适用于线上与线下2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辅助学生构建面向实践需求的理论知识体系、掌握工程经验,也能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对交通运输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和西藏自治区未来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该文客观分析了工科高等教育如何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积极思考。了解当前工科类高校大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就构建和实践适合工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教育模式作了有益的教改探索。近年来,该研究者立足学校,依托理科基地建设的大平台,利用教改立项,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考与改革。  相似文献   

15.
尹晓琦 《科技信息》2009,(33):157-158
现代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使得高校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两方面讨论了培养工科专业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和要求,并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给出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推行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趋势,以焊接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为研究与实践对象,明确应用型实验教学培养目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实验类型比重、实施"实验教学贯通制"、实验考核方式改革等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焊接专业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对在工科高校实验中有效推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工科与工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工科内涵的充分理解是明确改革方向的前提,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学校校情的工科教学实践改革之路势在必行。该文在明确转型普通本科院校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从分析国内改革现状、剖析新工科内涵,到分析校情,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工科教学改革实践的落实方案与可行性。提出以行业需求定位专业特色,以成果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在专业认证导向指引下,以人为本改革教学实践运行模式,顺应国际形势发展,明确新工科前沿发展方向进而完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良性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是落实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理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目前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环境类卓越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设计、环境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建立开放式实践课程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工程教育背景下依托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环境类卓越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和理念,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杨兰柱  刘文广 《科技资讯》2007,(16):189-189
金工实习是工科大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本文阐述了金工实习在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从现代工程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等方面论述了高校金工实习在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法学专业就业难的内在原因是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为此,必须重新审视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法学教育组成部分的工科院校法学教育,普遍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课程体系设置庞杂、教学方法传统单调、实习实践流于形式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是要走特色发展之路,结合市场需求,借力工科优势,构建"2+2+J"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该模式关键在于明确定位,选准专业方向,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培养全面适应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