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诺     
男孩这一年10岁,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  相似文献   

2.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  相似文献   

3.
林伟贤 《特区科技》2009,(11):56-57
非洲孩子非常喜欢踢足球,但很多孩子却从未见过真正的足球!一位英国老人吉姆·科甘创办一家机构,利用非洲当地大量的水牛皮,生产很棒的足球销售,甚至卖给英超球队。每销售10个球,就可以为非洲孩子筹集到一个足球。而当地为他生产足球的裁缝,也获得了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01培养孩子独处的能力安全感不是依赖感,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孩子安全感足够时,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即便父母不在身边,他心里也会知道父母在那里。  相似文献   

5.
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6.
*. 有梦想才有创造。*. 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善待孩子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 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 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 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  相似文献   

8.
周立波笔下的儿童形象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苦孩子,二是红孩子,三是好孩子,四是纯孩子.前三种儿童形象表现了他创作中强烈的政治功利意识,纯孩子形象则表现了他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9.
李进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39-239
我们家长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经常会和孩子发生各种冲突。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许多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什么他非要干什么。很多情况下,这些冲突成为孩子一种习惯,孩子往往为了冲突而冲突,这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严重的会出现离家出走等情况,这个给不少家长带来很多的困惑和麻烦。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出现的,该如何正确对待,我分析了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安全课     
一场主题为《成长的代价》的安全专题讲座正在进行,讲台上那个头戴一顶旧毡帽、裹着厚厚棉大衣,围脖围得严严实实,脸色乌黑的中年讲师表情沉静、神色专注. 三岁时,他在幼儿园与小朋友抢小熊饼干,因为没抢到,生气的他一口咬在小朋友手臂上,留下了红红的牙印.小朋友大哭.幼儿园园长打电话叫来双方父母,他母亲一口咬定:我家孩子向来老实,从不咬人!一准是你们家孩子欺负他了!受伤孩子的父母急得要报警.他父亲才极不情愿地从口袋里掏出两百元扔给对方做赔偿,嘴里还不服气:"不就要钱吗?早说啊!"气得孩子家长把两百元钱扔在地上,抱起孩子就走.  相似文献   

11.
阚小英 《科技信息》2010,(21):340-340,275
本文通过对一个“问题行为儿童”的日常表现的观察,阐述了对于问题行为儿童幼儿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方法来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了解他、尊重他,使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老师的手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感恩节到了,老师让孩子们画画。一名叫道格拉斯的学生画了一幅“手”的画送给老师。老师很奇怪,问他:“这是谁的手?为什么面手啊?”孩子回答说:“这是你的手啊!”原来,这个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不太好,老师并没有因为这个而疏远他,而是经常用自己的手去抚摸他,给他以鼓励、尊重。因而老师的手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他画了这幅画,  相似文献   

13.
<正>1.2014年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一位耄耋老人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证书,盈盈笑意溢满了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深深沟壑。他就是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2.1928年,张存浩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世家。2岁起,母亲就教他识字。抗日战争爆发后,因不愿孩子接受日本奴化教育,母亲让9岁的张存浩跟随在大学任教的姑父姑母生活。  相似文献   

14.
误会     
《科技智囊》2011,(2):I0046-I0046
早年在美国的阿拉斯加,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留下一个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相似文献   

15.
新闻图片     
《世界博览》2011,(23):24-25
<正>权力与笑容1.查韦斯一直说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因此更加关爱儿童。有一次,童韦斯发现委内瑞拉的孩子们上学时间太早,许多孩子每天天还没亮就得起床,于是他提出一项惊世骇俗的议案一为了孩子,调整委内瑞拉的时区。在孩子们手中的宣传画上,他流露出的是关心的笑。  相似文献   

16.
生命之根     
徐金才,已届不惑之年。40年的路,坎坎坷坷。他担任张家港市合兴镇洪桥村党支部书记、实业公司经理已经10年整,使一个一穷二白的村子,奔上了富裕之路。村民的收人整整翻了10倍。谁都知道植物有根,那是活命之本。人有没有根呢?徐金才觉得,人也有根,他自己就有一根看不见但感觉得着的生命之根,深深的埋在洪桥村这片土地上。其实,徐金才的根原本与洪桥这片土地没有关系。1955年的初夏,洪桥一村民拾到一个弃婴,只因家徒四壁无力养活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围观者都爱莫能助。这时,一个姓徐的汉子走上前,弯腰抱起了孩子。他对旁人说,家里再困难也要养活这个孩子,取名叫徐金才。徐金才至今也未知的根,就此落到了洪桥。在这个充满爱心的家庭里,徐金才茁壮成长。18岁,  相似文献   

17.
从不委屈孩子有专家建议:“让孩子从小吃点苦。”为何要无端让孩子吃苦?如今的读书郎还不够苦吗?孩子活一辈子究竟会吃到什么样的苦,谁能估计?我不信这个“邪”,所以,我从不人为地让孩子吃苦。我养孩子的原则是:尽我最大能力让他吃得满意,穿得漂亮,玩得舒心,同时教他好好做人,努力读书。他想吃的东西,只要人能吃,我买得起,就基本答应。一次,儿子想吃路边的羊肉串,他妈说:“那么脏的东西不能吃。”儿子哭了。我就给他买了一串,但告诉他:“这东西虽香,但确实不干净。这次给你尝一下,希望你今后少吃或不吃。”儿子点头允诺。  相似文献   

18.
下面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是个真实的故事,它是几年前我在一位老师那里听来的——在乡村中,有一位母亲,她带着几个孩子过着艰苦的生活。在她的孩子中,那个最小的儿子得了一种病,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正常走路。因此他很孤僻,也不能上学,他可能会成为母亲一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我朋友的孩子被保送上了大学,他父母置办酒席,我去贺喜,问他,有没有烦过学习。他说:“这倒没有。烦的只是教育。”这话让我诧异。看来我们这些大人总是把学习与教育混为一谈的,以致认为只要学生的功课好,就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成功。这样一想,也就可以换句话说,目前的教育可能并不成功,尽管有很多功课好的孩子。说到我们的家庭教育,其实很简单化:一要孩子功课好,二要孩子听话。早期,我也是不知深浅地在这两方面对我儿子唠唠叨叨,他一挤眼——那时,他正读小学二年级——急了,说:“为什么都要你满意,你生我,我满意了吗?”想想也对,当初我把孩子…  相似文献   

20.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一位学者对中美的课堂教学作了比较,他发现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多;而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