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纪兴 《科技潮》2006,(1):12-13
“十五”期间,北京发挥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注重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新材料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4年底,仅中关村地区销售收入就已突破300亿元。北京各类新材料企业已达1000多家,其中,被北京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700多家,销售收入达亿元的有20多家,上市公司8家;并形成了一批重点产品和龙头企业。新材料已成为北京继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之后的第三大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本身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又是信息、生物、航天、能源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基础,因此被各国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北京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历来极为重视,在首都经济“四三三发展战略“、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中均将其列为北京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  相似文献   

3.
新材料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本身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又是信息、生物、航天、能源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基础,因此被各国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北京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历来极为重视,在首都经济“四三三发展战略”、首都“  相似文献   

4.
书评     
新材料对于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材料设计,用计算机对真实的系统进行模拟,预测材料的性能,指导新材料的研究,可显著加速新材料的开发与实用化的进程,因而材料设计已引起各国材料学家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5.
《呼和浩特科技》2006,(1):35-37
北京将启动三大“主题计划” 为强化自主创新,提升北京产业竞争力,2005年北京将启动三大“主题计划”。首先要实施“北京重点产业竞争力提升”主题计划,重点支持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北京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鼓励发展多项技术集成的产品和产业,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或项目,以实现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与突破。同时,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成果的充分利用,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沈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为主导,节能与环保技术、数字医疗器械为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框架,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孵化、高科技商务商贸等多功能并举的地方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活力源.当前,以"创新、产业化"为主题的"二次创业"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共同话题和目标,也给沈阳高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沈阳市副市长兼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经济学博士王翔坤.  相似文献   

7.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走过初创时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工业平均增速,成为北京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如果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放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坐标系中,则显出其弱势。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才、技术的高度依赖,而北京的人才、技术优势在全国首届一指。因此,探析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弱势形成的原因,进而寻求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之路,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光电子产业既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又是竞争最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21世纪是光子的世纪”,这个源自学者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国家与人们认识和接受。光电子产业是新世纪高新技术的领头产业之一,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同时也是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光电子产业被列为战略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我国光电子产业与发达国家光电子产业的差距不是太远,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精准设计新材料创新突破路径及政策,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梳理了美国、日本与欧盟等材料强国的新材料技术创新突破经验,探讨了中国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与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别设计了先进基础材料“竞争力提升”创新突破路径、关键战略材料“自主可控”创新突破路径及前沿新材料“抢先卡位”创新突破路径,并从完善新材料产业创新系统、引导新材料产业创新方向、建设新材料产业新型创新基础设施、构建可持续的创新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旭 《安徽科技》2008,(3):23-25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1.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特色鲜明 按技术领域分,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领域优势明显,2007年,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实现总产值1076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42.7%,新材料领域实现总产值958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38%。在区域分布上,合肥市和芜湖、马鞍山、铜陵沿江产业带继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65%以上,优势十分明显,已成为两个增长极,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