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分析了在合成生产氯化氢中传统控制模式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自动化控制氯化氢合成生产的实例,说明了其存在的优势以及氯气、氢气比值调节机制,最后对实施自动化控制的效果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氯化氢合成生产中自动化控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比值控制方案及实现,利用此控制方案对氯化氢合成反应氯气、氢气进料配比实施比值控制,以保证氯化氢合成反应精准进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氯化氢合成工艺技术,就装置的选择对国产合成炉和国外合成炉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氯化氢合成工序在自动化安全联锁控制方式及自动化技术改造方面的开发及应用,将氯化氢合成工序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控制推进。  相似文献   

5.
西北寒冷地区冬季温度相对偏低,H_2从其处理工序输送至HCl合成装置过程中,其温度下降,使其中的水蒸气结冰,导致阀门与工艺管线发生堵塞。阐述了氢处理工艺及其改造,然后对氯化氢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探讨了氯化氢合成控制理论与氯气冷却脱水理论。  相似文献   

6.
用氯化氢、甲醇、乙腈和氨气四种原料合成盐酸乙脒.通过一系列反应,确定最佳的反应物料配比和操作条件,得出便于生产操作,收率高,成本低的工艺条件.研究盐酸乙脒合成新工艺,为中试放大和工业生产提供实验依据,用于解决三光气生产厂家氯化氢尾气回收再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26日,兵团科技局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对新疆天业股份公司承担的“高效组合塔吸收(解析)氯化氢新工艺”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新疆天业股份公司为了解决PVC生产中乙炔与氯化氢反应合成氯乙烯过程中的过量氯化氢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开发出了高效组合塔吸收和解析氯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2,6-萘二磺酸钠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2,6-萘二硫酚。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试剂纯度、氯化氢流量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合成中间产物2,6-萘二磺酰氯的最佳温度为110℃;合成目标产物2,6-萘二硫酚时,最佳反应温度为70℃,反应自始至终通入氯化氢,可以使产物的收率达80%以上。产物结构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9.
氯化氢气体是生产聚氯乙烯、三氯氢硅和氯磺酸等化工产品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但由合成法生产的氯化氢气体通常含有较高的水份,不但造成设备的严重腐蚀和管道堵塞,而且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目前国內工业上干燥氯化氢气体,一般采用冷冻脱水法,但此法需耗用大量的冷冻能量,而且冷却后的酸雾不易捕除,因而达不到深度干燥的效果,一般经干燥后的氯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利用BT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氯化氢气体合成盐酸乙脒的工艺研究。对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天然茈醌合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拟议的竹红菌素合成的中间体3-烯丙基-6, 8-二甲氧基四氢萘-1-酮的形成反应、Wacker氧化、溴化和氯化氢加成等反应进行了研究、对它及其氧化产物二酮的二氧化硒氧化反应也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石墨炉合成炉低压蒸汽工艺原理以及工艺优化关键点,介绍回收氯化氢合成炉副产低压蒸汽替代内热式沸腾干燥床高压蒸汽的生产技术,主要叙述了热能源对接计算,阐述工艺改造内容和生产操作注意事项,对国内采用乙炔法生产PVC的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TDI合成中会产生副产物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再用水吸收成盐酸作为产品出售,但是由于吸收效率不高,导致盐酸浓度无法达到质量指标范围内,盐酸产品不合格不能正常销售。为了进一步提高吸收效率,优化工艺,将原来的吸收塔吸收改为降膜吸收,不仅使盐酸浓度达到工艺指标内,而且减少了吸收剂使用量,提高了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2—噻吩乙胺和甲醛为原料聚合反应得到N-(2-噻吩乙基)亚甲胺,并在乙醇氯化氢的作用下环合得到4,5,6,7-四氢噻吩并[3,2-c]吡啶盐酸盐(HPLC)的工艺过程。讨论了溶剂、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合成的影响,获得最佳反应条件是:酸为30%无水乙醇氯化氢溶液,反应溶剂为乙醇,反应时间控制在3~5小时之内,反应温度是50-60℃,优化后两步总产率约87%左右,HPLC含量在99%左右。  相似文献   

15.
该文提出了以苯或甲苯为溶剂,用吡啶吸收氯化氢,由五氯酚和POCl_3反应合成磷酸三(五氯苯)酯的合成路线,经实验发现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反应的得率可达到80%。用涂层法测定阻燃效果,显示磷酸三(五氯苯)酯是一种较好的新型阻燃剂。  相似文献   

16.
张芹 《科技信息》2012,(3):110-110,119
文章主要通过图表来说明了吡蚜酮的合成反应原理,并从实验中得出结论,无论采用盐酸法还是氯化氢法,加入催化剂A均能明显提高吡蚜酮原药的总收率。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比例4,4'-二氯二苯砜(DCS)、双酚A为单体,以碳酸钾为成盐剂,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合成了一系列聚砜;在等摩尔双酚A和DCS比例、相同条件反应后分别加入4-氟二苯甲酮和氯甲烷作为封端剂对聚砜进行封端,并研究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验证了聚砜的结构与分子设计相符。对所制样品分别进行了特性粘度、分子量及其分布、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加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砜的分子量分布随DCS的增加而变宽,且其分子量呈降低的趋势;封端剂的引入对聚砜树脂的分子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其热加工性能有一定的改善。此外,聚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DCS比例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不同DCS比例及封端剂对聚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提供了一种埃罗替尼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过与乙二醇单甲醚的醚化反应,再经硝化、还原、缩合成环,然后经卤化与间氨基苯乙炔反应,最后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后生成埃罗替尼。其中,硝化工艺相比于以前的工艺有较大的改进。本合成路线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总收率好、后处理简便易行和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虚拟DCS开发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虚拟DCS的概念以及DCS生命周期中的3种形式(仿真DCS、虚拟DCS、激励DCS),介绍了虚拟DCS的相关技术,包括技术资源、虚拟算法库、虚拟分散处理单元及仿真功能.通过对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实例,表明了基于虚拟DCS技术为DCS的培训、应用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20.
目前,氯碱化工企业广泛存在着氯气的需求不断增长,烧碱大量过剩的现象。与此同时,许多以氯气为原料的工艺过程大量消耗氯气的同时,通常产生等摩尔的氯化氢气体,因此氯化氢又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副产物。氯化氢大量过剩,氯气需求量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氯碱化工企业。氯化氢转化为氯气将成为氯化氢大量过剩,氯气不断增长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