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1997-1999年连续3年新疆伊犁地区棉铃虫大发生,对上述棉铃虫大发生年份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棉铃虫的防治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棉铃虫的发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是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70年代末在本地区为害棉花严重,以后通过开展综合防治工作和引进杀伤该虫的新型特效药剂--菊酯类农药,该虫得到了有效控制。至1994年以来棉铃虫的危害逐渐加重,发重数量是常年的15-20倍,发生期比常年提前7-10天,而且发育参差不齐,世代重叠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3.
黄河故道生态区,一般年份棉铃虫发生4个世代,若气温偏高,有第五代或不完整的第五代发生。经调查,摸清了第五代棉铃虫发生规律与为害的特点,为测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分光光度酶动力学和定量PCR的方法,从蛋白质水平和基因水平上研究了棉铃虫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和植物次生物质的诱导表达作用. 结果表明,以1氯2,4二硝基苯(CDNB)为底物检测到的棉铃虫幼虫不同组织GST的活性与其GST mRNA相对表达量的趋势是一致的. 酶动力学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的棉铃虫各组织GST活性大小的顺序与定量PCR结果表明的各组织GST mRNA相对量大小的顺序都依次为:脂肪体、中肠、头和体壁. 通过培养基混药法研究植物次生物质对棉铃虫幼虫GST的诱导表明,2十三烷酮和槲皮素对棉铃虫幼虫GST活性的诱导与其对mRNA表达量的影响是一致的. 2十三烷酮对GST活性及其GST mRNA表达量的诱导作用比槲皮素强. 说明mRNA的转录量增加是植物次生物质诱导GST活性增加的主要机制. 该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植物次生物质诱导作用对棉铃虫对杀虫药剂敏感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多胚跳小蜂LitomastixheltothisLiao.属跳小蜂科(Encyrtidae),多胚跳小蜂属(Litomastix)。该蜂是第一代棉铃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作者对该蜂的形态、寄生状况及生物学特性等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此蜂一年一代,行多胚生殖,每头棉铃虫僵虫内蜂的性别是基本相同的,该蜂整个种群的性比约为1 :1.7。  相似文献   

6.
沿江棉区棉田棉铃虫卵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沿江棉田棉铃虫卵的空间分布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卵在棉田的聚集程度随发生代次而逐渐增强,发现不同代次虫口密度相同对理论抽样数明显不同,提出了沿江各代估值调查中的理论抽样数,并对几种空间格局模型拟合棉铃虫的空间分布情况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应用黑光灯、性诱剂,杨枝把等诱捕手段监测148团场棉铃虫的发生情况,经过两年监测表明,该团棉铃虫一年发生三代,第一代棉铃虫幼 虫主要为害麦田,第二代和第三代幼虫主要为害棉花。尤其是第三代为害棉花比较重,蔬菜田发生为害比较均匀。黑光灯监测表明,越冬代始见期逐年提前,数量逐年增加,成虫雌雄比例差异显著。雌虫多于雄虫。  相似文献   

8.
新疆塔里木植棉区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塔里木盆地植棉区棉铃虫的发生,逐年发生较重,只有掌握棉铃虫在植棉区发生规律,采取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法,才能减轻棉铃虫的发生危害,保证棉花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是我地区棉花中后期为害花、蕾、铃的一种主要害虫。在一九六五年之前,棉铃虫发生数量很少,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从一九六五年以来,发生数量逐渐增多。去年宁波地区普遍地大量发生,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的虫害,有的地方为害严重程度超过红铃虫。由于对该虫认识不够,药治不够及时,因此造成很大损失。据慈溪检查,第四代棉铃虫,伏桃被害率一般在20%左右,秋花、蕾被害率在70%以上,损失率一般在二成以上。第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稀土Nd(NO3)3对棉铃虫生长及家兔小肠运动和呼吸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浓度稀土溶液对棉铃虫的生长影响很小,而中浓度、高浓度稀土溶液对棉铃虫的生长影响较大,它可以使其死亡率增大,生长速度变慢、化蛹率降低.轻稀土Nd(NO3)3能使兔呼吸频率加快.小肠收缩运动,随着浓度的增加,幅度减慢得越快。  相似文献   

11.
荧光增白剂对苏云金杆菌制剂毒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棉铃虫为试虫,在一定浓度的Bt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荧光增白剂后,感染棉铃虫的初孵幼虫,72小时以后,对其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对Bt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球孢白僵菌对棉铃虫细胞防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对棉铃虫(Heliothiszea)细胞防御反应的作用发现五龄棉铃虫幼虫对球孢白僵有强烈的细胞防御能力,表明为吞噬作用和细胞集结作用,但伴随基结球孢白僵菌的细胞防御反应过程,棉铃虫的全血细胞,粒血细胞和浆血细胞的数量均下降,有吞噬能力的血细胞数量和比例也急剧减少,而球孢白僵菌却具有克服棉铃虫细胞吞噬和细胞集结的能力,能在虫体血腔中萌发和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棉铃虫在我省棉区的为害显著加重。1972年比1971年发生面积更大,为害持续时间更长,损失程度远远超过红铃虫。列棉铃虫的消长规律过去我省很少研究。因此,迄今尚不能准确掌握虫情,及时防治。为了初步摸清棉铃虫的消长规律,去年在前年的研究基础上继续进行了此虫田间发蛾和产卵消长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是棉花的一种常发性害虫,但一直为害较轻,在棉花“三虫”的防治上处于弱势地位。2002年石总场仅有两块棉田棉铃虫发生较重,占棉花总面积的0.2%;2004年棉铃虫发生达8.5万亩,平均减产6.8%,最高百株幼虫量为50头,减产幅度达20 ̄30%。2005年垦区加大了对棉铃虫的系统调查和棉  相似文献   

15.
许多学者认为,打破或终止昆虫滞育常常需要一定时期的低温处理。国外,有人曾利用低温处理美国棉铃虫(H·zea),对打破滞育做过研究报道。目前,国内对于打破中国棉铃虫(H·armigera)的滞育问题,还研究得不多。为了摸索出打破该虫种滞育的条件,我们利用室内诱导产生滞育的棉铃虫,进行了温度、光周期和湿度对打破滞育的影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北部棉铃虫发生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90年代以来新疆北部棉区棉铃虫发生有回升的趋势,通过查阅大量区内外文献资料,在对北疆有代表性的棉区,石河子、莫索湾、下野地、玛纳斯、呼图壁、奎屯、车排子等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比较了北疆与内地省份近年来的棉铃虫发生情况,并参考80年代前后棉铃虫的数量动态,较系统地阐述了影响棉铃虫质量、数量动态的生物学、生态学以及人为因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垦区种植结构的调整、栽培模式的变化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变,棉铃虫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都不同程度的给棉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当前棉铃虫的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牛心朴等荒漠植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了牛心朴等6种荒漠植物,利用其提取物对棉铃虫作了毒力和对生长和变态的影响等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5%牛心朴和大骆驼蓬的提取物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毒力,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分别为100%和55%;同时,这两种提取物对棉铃虫的变态也有显影响,用1%的牛心朴和5%的大骆驼蓬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5%和55%,而羽化率为0。用牛心朴的不同提取物饲料饲喂棉铃虫。结果发现0.5%牛心朴的酸性提取物和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分光光度酶动力学和定量PCR的方法,从蛋白质水平和基因水平上研究了棉铃虫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和植物次生物质的诱导表达作用.结果表明,以1-氯-2,4-二硝基苯(CDNB)为底物检测到的棉铃虫幼虫不同组织GST的活性与其GST mRNA相对表达量的趋势是一致的.酶动力学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的棉铃虫各组织GST活性大小的顺序与定量PCR结果表明的各组织GST mRNA相对量大小的顺序都依次为:脂肪体、中肠、头和体壁.通过培养基混药法研究植物次生物质对棉铃虫幼虫GST的诱导表明,2-十三烷酮和槲皮素对棉铃虫幼虫GST活性的诱导与其对mRNA表达量的影响是一致的.2-十三烷酮对GST活性及其GST mRNA表达量的诱导作用比槲皮素强.说明mRNA的转录量增加是植物次生物质诱导GST活性增加的主要机制.该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植物次生物质诱导作用对棉铃虫对杀虫药剂敏感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棉蚜、棉铃虫在阿在苏地区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发生特点,针对1997年发生严重的原因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九八年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