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证卷制质量的稳定,运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对卷接机组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针辊回丝量、VE吸丝负压与烟支质量呈负相关,其中针辊回丝量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采用38%的针辊回丝量、-90bar的VE吸丝压力,烟支质量标准偏差稳定控制在0.023g以内。  相似文献   

2.
现有卷烟机蜘蛛手机构存在负压通道管路长、通道体积大、负压流动损失、漏油以及电机功率大等问题,为此,对蜘蛛手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把配气座前移,缩短负压通道;气路和油路完全隔离;优化负压通道转向角,减少负压流动损失;在蜘蛛手轮体与小手臂之间安装一负压控制盘,控制负压的打开和关断。改进后,负压管路缩短了一半,明显减少了所需空气量,降低了负压风机的功率;负压流动损失也明显降低,提高了保持负压的能力和蜘蛛手交接烟支的稳定性;漏油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MK95卷烟机PID重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对其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重量信号的检测、控制过程、削减盘电机速度控制、数字PID控制算法的实现、PID参数选择.同时还论述了系统定标及校正问题.通过对现场采集数据分析,采用PLC控制器的PID控制算法实现的烟支重量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简单,可在线调整参数,系统响应速度快,控制准确可靠,完全可替代原模拟重量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烟丝重量控制装置是MK9—5(MARK—8、YJ14)卷烟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保证卷制烟支中的烟丝重量,使烟支充丝饱满,圆度、直径和硬度等符合要求。本文就其工作原理及有关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作一介绍。 1 重量控制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如下图所示,由于气室(9)的负压(由设备气动系统保证)的吸气作用,烟丝(11)被吸附在吸丝带(10)上,并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ZJ112型卷接机组烟支夹末偏多和烟条跑条故障率偏高的问题,利用CREO参数化设计工具对ZJ112型卷接机组烟枪吸尘装置进行优化,扩大吸尘装置的有效作业区域,形成封闭的负压风区。改进后的烟枪吸尘装置实际应用于机组生产,夹末烟支由2.0%减少到0.5%以内,每班烟条跑条频率相对降低80%左右。表明改进后的吸尘装置改善了烟支夹末偏多和烟条跑条率偏高的问题,提高了机组有效运行率,降低了原辅材料消耗。  相似文献   

6.
王汉岭 《科技资讯》2012,(11):100-101
为提高S200型废烟回收机回收细长烟支(本文特指烟支长度97(32+65)mm,烟支圆周17mm,烟支重量0.575g/支烟支)残次烟回收效率,在保证回收烟丝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从工艺和实践的角度,适当调整设备的蒸汽流量、工艺流量、风门开度、筛网目数及风门隔板相对角度等参数来改善细长烟支残烟烟丝的回收过程。实践表明,通过对S200型残烟回收机相关参数的优化调整,回收的细长烟支残烟烟丝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烟丝整丝率显著提高,回收烟丝中含纸率高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实测出丝率55%,整丝率稳定在61%左右,大大提高了细长烟支残烟回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为研制出能应用于ZJ116系列卷接机组的细支卷烟生产的接烟轮,利用Creo软件设计了细支规格的接烟轮体和4种不同类型的伸缩手.通过预设4组不同负压风机转速以及4种伸缩手,以生产细支卷烟为对象进行了交叉实验,并分别对轮体以及伸缩手接烟效果进行了评定,其结果表明:(1)负压风机转速对轮体和伸缩手接烟效果影响较大,在对比实验范围内转速越高,接烟越稳定,烟支表面越容易出现压痕.(2)4种不同的伸缩手,以C型伸缩手在不同风机转速的适用性最广且稳定,其原因在于负压孔总面积大.该方法可为其他机型的细支规格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ZF12B卷烟储存输送装置在烟支输送过程中存在的烟支下坠、皱纹烟支等问题,将转角提升器的固定导轨改为了摆臂式柔性装置,垂直提升与转角提升分段控制,出口转弯采用了弹性输送装置。应用效果表明,实现了对烟支流量的精确控制和柔性输送,烟支下坠现象消失,皱纹烟支比例由2%降低到0.02%,有效提高了卷烟产品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9.
介绍废烟支回收系统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对控制对象处理的工艺流程划分归类.借助类似高级语言面向对象的思想,将系统控制对象抽象提取模块控制属性,对类不同的对象构建同一控制模块,对系统环节中需要实现的不同任务划分不同功能,采取模块化、结构化编程方式,最后给出系统程序方案实现框图.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与国产YJ17-YJ27香烟卷接机组配套使用的烟支外观质量检测、圆周检测、负压缺盒检测三种在线检测装置.分别实现了对空松头、缺嘴、外观缺陷的检测、烟支圆周度的检测、香烟包装缺盒的检测,提高了香烟包装生产过程检测的自动化水平,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非线性自抗扰状态PI控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线性状态PI控制器只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系统的不足,提出了非线性自抗扰状态PI控制方法,将“自抗扰”控制的控制思想应用于常规状态PI控制,使其适用于单输出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解决了“自抗扰”控制技术中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参数问题,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仿真算法表明,非线性自抗扰状态PI控制器对对象模型参数摄动和外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非线性自抗扰状态PI控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线性状态PI控制器只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系统的不足 ,提出了非线性自抗扰状态PI控制方法 ,将“自抗扰”控制技术的控制思想应用于常规状态PI控制 ,使其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解决了“自抗扰”控制技术中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参数问题 ,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仿真算例表明 ,非线性自抗扰状态PI控制器对对象模型参数摄动和外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级电容作为风机变桨系统后备电源,可提高变桨电源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免维护性.提出了一种双向DC-DC变流器的超级电容充放电方案.对双向DC-DC变流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对系统进行了有、无PI控制器的稳定性比较,给定输入电压,通过调节PI控制器中的参数来获得期望电压和电流,对Buck与Boost两种工作情况进行仿真,验证能量双向PI控制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的PI控制参数设计,可以有效实现超级电容充放电控制.  相似文献   

14.
烟支重量与常规物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烟支重量与常规物理指标的测定,分析了重量与常规物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一元回归线性方程。通过研究得出烟支重量与硬度、吸阻之间的关系式,为工艺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双极矩阵变换器(TSMC)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针对传统PI控制器对电机转速控制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以及电机调速、负载参数变化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控制构建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实现转速和电流闭环控制,该方法利用模糊推理能实现对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进一步完善PI控制器的性能,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搭建了系统仿真平台,仿真结果验证了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能快速准确地跟踪转速的给定及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6.
专家系统在锅炉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热水锅炉为热源的供热系统中,采用专家系统对锅炉给煤量、烟气含氧量、炉膛负压及热网总流量等工艺参数进行综合控制与管理,实现了优化燃烧和热能的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引起的丢包率高和网络吞吐率过低,从而引起网络能量有效性和服务质量QoS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I主动队列管理模型和量子粒子群(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的拥塞控制方法.首先定义了改进的PI主动队列管理模型,然后为了对PI模型进行优化,采用改进的多种群量子粒子群算法对PI主动队列管理模型中的参数优化,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描述,从而得到优化的PI控制模型.最后定义了多种群量子粒子群算法和PI主动队列模型对网络拥塞进行控制的具体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WSN的拥塞控制,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较低的数据丢包率和较大的网络吞吐率.  相似文献   

18.
在热水锅炉为热源的供热系统中,采用专家系统对锅炉给煤量、烟气含氧量、炉膛负压及热网总流量等工艺参数进行综合控制与管理,实现了优化燃烧和热能的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PI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糊PI控制代替传统PI控制的方法,以提高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性能.该方法通过检测电机转速和定子电流的瞬时值与给定值的偏差和偏差的变化率,在线查表选择适当的P、I参数,实现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伺服控制,所有的表格都是通过实践经验制定出来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控制能够比传统PI控制更加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小电机在暂态和稳态下的转矩脉动,以及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MPC算法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大规模电力系统互联情况下如何准确、快速控制系统负荷频率的问题,本文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算法(MPC),提出了一种多区域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实现了超前预测、多约束条件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克服了传统PI调节方法对系统参数的敏感性,提高了负荷频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文中对三区域电力系统进行建模,并在每个系统中设置了MPC控制器和PI控制器.仿真表明,在多区域系统、多约束条件下MPC算法在频率控制的稳定性和快速性方面远优于PI算法;当系统参数偏移10%时,MPC算法仍能保证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