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以国内外系统科学前沿研究为基础,深入分析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是存在和演化的具体系统中一般意义的关系性特征;研究任务是从发现问题、总结"同型性"、探究"规律性"、解决问题再到发现问题的反馈回路;系统科学具有超越科学性、中立科学性、建构论、弱经验性和问题指向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科学强调世界的复杂性,反对经典科学以简单代替复杂,将复杂约化为简单的简化原则。复杂性科学在抛弃经典科学简单性原则的同时,发现了统一简单与复杂的新途径,给出了简单性原则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科学需要简单性原则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性科学强调世界的复杂性,反对经典科学以简单代替复杂,将复杂约化为简单的简化原则。然而,复杂性科学将世界看作复杂的有机系统,本身也是对世界的简化,其研究成果也再次证明,在复杂的现象背后存在简单的规律。简单性原则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对复杂性科学依然适用。  相似文献   

4.
辩证法应该是开放的理论系统,系统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供了科学基础。辩证法是关于复杂性的哲学,应高度关注系统科学的发展,应加强系统“一与多”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科学看学科建设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是研究复杂性的科学,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学科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复要性,并提出建设学科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系统科学的时空观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以时间为主导、空间时间化的演化时空观。新的时空观是从系统科学提升为生成论、从科学到哲学的关键。生成论"生之"、"成之"的两个维度本身就内含了新的时空观;潜有→缘有→显有的生成过程与分形理论发展的新的空间观若合符节;生成元包含了新的时空观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7.
利用雷舍尔的复杂性模型,从组分复杂性、结构复杂性和功能复杂性等本体论复杂性方面,以及描述复杂性、生成复杂性和计算复杂性等认识论复杂性方面分析了生产调度问题的复杂性.指出实际生产中的调度问题,应作为复杂系统进行研究.针对调度的本体论复杂性,阐明了复杂系统观的重要性;结合认识论复杂性,对复杂系统观下的复杂性消减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序言     
正系统科学由于关注对于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人体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机体复杂性的研究和阐述。中医药学从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强调人体自身的恒动观,既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系统科学论和中医整体观有一种天然的契合,从本质上来说,中医药学的研究就是一门复杂性科学。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方证相关"是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9.
关于"复杂性研究"和"复杂性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赞成“复杂性研究”却不赞成“复杂性科学”。道理很简单:“复杂性研究”是可能的,“复杂性科学”是不可能的。科学仅限于研究实体、运动和关系,从未研究一种“属性”建立起一门科学来。譬如“美”是一种属性,人类研究“美”至少几千年了,但美学始终属于哲学而不是科学。我们不应当直接研究“复杂性”,而应当直接研究“复杂系统”,特别是某一类复杂系统。惟有“系统科学”是总的称谓,永久性的称谓。  相似文献   

10.
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与复杂系统科学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整体性为指导范式的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作为二者的延伸与拓展,复杂系统科学哲学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引起了科学哲学家们的密切关注。沿着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系统科学形成和发展的三条进路、清晰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有助于看清复杂系统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1.
围绕“科学终结论”所展开的讨论,使我们看到科学本身是复杂的,因此,需要探讨科学本身的复杂性。由于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因而研究科学本身的复杂性,就必然要研究系统的复杂性。系统的复杂既是差异性的复杂,也是同一性的复杂。系统的同一性、同一性分布和同一性结构的复杂使科学表现出了科学现象和规律的复杂性、科学领域的时空复杂性和科学发展的时空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学终结论”出现的原因,认为“科学终结论”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基于一种简单的同一性思维方式,因而是对于科学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所致。最后,对当代科学发展的广阔空间进行了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意识与物质的争论由来已久,马克思主义给予了科学的解答;当前,随着系统科学的"统性事物"的提出,着重阐述"意识是‘人系统'的统性事物",从而形成系统科学的意识观.并指出,"系统意识观"是马克思哲学意识观在系统科学条件下的继承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构人文主义的科学--贝塔朗菲的永恒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认为,在现代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和生命科学)发展中出现的诸多新趋势面前,近代经典科学观和还原论方法论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从贝氏创立一般系统论入手,分析了他批判还原论、主张整体论的方法论原则,进而分析了他针对经典科学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最后表明贝氏科学观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开放的系统、实现人文主义的科学。  相似文献   

14.
与认知、思维相关的脑功能复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对脑功能的认识可分为 :科学史前认识、经典脑科学理论和当代脑科学理论三个历史阶段。介绍了脑机能定位论、神经元论和反射论等重大经典理论和现代信息加工论、联结理论、模块论和生态现实论之后 ,着重讨论了脑功能制约的结构复杂性和脑结构制约的功能复杂性。在脑的五维超立体结构中进化出五个层次的功能关系。要真正理解脑复杂性必须有多层次的辩证观 ,高层次的认知、思维功能是全脑的活动 ,但以低层次脑定位功能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农田作物栽培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从复杂性角度解析该系统的特征并探索其机理,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其发展动因及规律,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有目标的适应调节与控制。复杂性科学的产生,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运用"整体"或"系统"方法处理复杂性问题的新方向。农田作物栽培系统是由作物-环境-措施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最终实现目标产品输出的复杂系统,表现出开放性、层次性、多样性、动态非线性、自适应性等特性。农田作物栽培系统正不断朝可设计、可控性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演化。复杂性科学的产生,为农田作物栽培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作物生产技术更好地发挥综合集成效应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系统科学”不同于“复杂性科学”,但由于其兴起背景和演化发展过程、研究对象以及指导范式等因素上的相近性,它们实质上又是相互融合的,是易于混淆的两种提法。对它们进行细致的区分是进一步了解系统科学与系统哲学研究领域的必要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复杂性科学中复杂性根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复杂性科学是近年来系统科学中的一朵灿烂的奇葩 .然而 ,诸如什么是复杂性根源的问题等一些基本命题仍有待解决 .事实上这些问题也阻碍着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发展 .本文在一般系统研究的范畴内 ,在原有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探讨什么是复杂性根源的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 :复杂性是由系统基层次之上的关系环引起和支配的 ,即系统基层次之上的关系环是复杂性的根源 .另一方面 ,2 0世纪 90年代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异军突起的复杂适应性系统 (CAS)的发展已经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系统建模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并开始突破经济学中的某些议题 .不过 CAS概念在组织和管理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照理 ,系统理论、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每一步成就都应当毫无例外地为管理科学所利用 ,组织的演化或重组最后当集中于开发内嵌优异软件包的适应性企业或事务模型之中 .文中对此表达了作者们的希冀 ,也是为了怀念许国志先生和继承许老的遗愿.  相似文献   

18.
复杂性科学的研究纲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杂性科学是一个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体系庞杂、内容丰富、方法独特的学科群。从总体上来说,复杂性科学应该纳入系统科学的体系中,属于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层次,是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9.
医学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宗涵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25-1428,1438
介绍了人体、特别是人类的疾病和健康过程符合开放的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多层次多形态的网络结构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和混沌状态,本文还简要讨论了人体生命活动复杂性的信息学基础,提出生命信息的重要作用及构成人体复杂性基础的观点。本文指出了医学科学工作者学习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理论的重要意义,以及中西医结合在系统复杂性研究工作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哲学思想为系统科学的形成提供形而上学基础: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柏格森生命哲学对机械论观点的批驳,其观点认为宇宙处于永恒流动、生成和创造之中,本质是一种"生命之流",处于永恒的"绵延"流动之中,或者说不可逆和生成思想;怀特海机体哲学的整体——联系观和过程——生成观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