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利用黑龙江省水稻生态适宜区20个气象台站资料,应用模糊数学中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对黑龙江省稻田养鱼生态适宜区进行气候分区。  相似文献   

2.
基于承载力的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顺利  周科平 《系统工程》2007,25(8):119-123
矿区生态承栽力和生态弹性力与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密切相关。分析了矿区生态承栽力和矿区生态弹性力的内涵,以矿区生态承栽力、生态弹性力作为矿区生态系统的状态因子,矿区资源经济开发活动强度、资源经济开发速度作为矿区经济系统的状态因子,建立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的动力学模型。对环境资源掠夺性经济开发、环境保护性经济开发两种开发方式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人类经济开发活动方式对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趋势具有重要影响,并提出应用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社会手段对矿区生态经济演化系统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通过引入创新生态环境和创新生态位,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企业调研数据,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检验,探究创新生态战略通过创新生态网络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战略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创新生态网络在创新生态战略与企业创新效率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并且创新生态环境和创新生态位调节该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从创新生态网络视角构建了创新生态战略向企业创新效率转化的中间机制,丰富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该项研究在全面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四荒”的涵义,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四荒”的成因、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和主要特征,采用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四荒”进行适宜性评价和类型分级,明确治理开发潜力和利用方向,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建成了10个综合治疗开发实体模型,取得了显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四荒”的持续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综合生态位适宜度在区域创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区域创新系统可持续发展及其对于国家和地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从生态位视角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性.引入减弱系统数据受冲击扰动影响的二阶缓冲算子,借鉴广义关联度思想,基于绝对生态位适宜度和相对生态位适宜度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可持续性综合生态位适宜度模型(Fta模型).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在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可持续性生态位适宜度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对湖南区域创新系统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通过结果分析,表明综合适宜度模型Fta不仅能够体现生态因子现实值与最适值之间的贴近程度,而且也能反映出二者相对于测度始点变化速度的接近程度,更能全面表征区域创新系统可持续性,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学、经济学以及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区域宏观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并结合江汉平原为背影给出了区域宏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模型体系框架,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区域宏观生态经济多目标分析模型体系设计的一般思想,为区域宏观生态多目标决定支持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山区土地撂荒现象入手,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找出了对策,进而从生态等诸多方面分析了山区开发的必要性和策略。表1。  相似文献   

8.
利用进化博弈理论从生态位演化角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在不同外部环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佳行动策略。采用Matlab软件对博弈推导结果仿真模拟,并结合光伏产业的实例说明技术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创新成本、政府补贴、预期收益率以及扩张所获得的额外收益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演化的决定因素。研究深化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影响因素的理解,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政策启发。  相似文献   

9.
动态增长的中国滩涂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滩涂资源是一种动态增长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继续扩张的潜力。滩涂面积每年可增加2万多hm^2。讨论了滩涂动态增长的机理,提出了滩涂资源生态开发的设想。滩涂资源的动态增长对缓解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必须致力于滩涂资源的生态开发,以便实现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图2,表2,参8。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2015~2020年发明专利授权数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关联网络演化规律。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关联网络结构与技术生态位“态”和技术生态位“势”的关系。研究发现: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关联网络关系显著,且关联趋向紧密。网络度数中心度与技术生态位“态”、技术生态位“势”均呈显著的倒U关系;关系强度与技术生态位“态”、技术生态位“势”均呈显著的倒U关系;结构洞与技术生态位“态”的关系呈正线性相关关系。智能制造企业起步阶段,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更多企业投入到智能制造企业相关领域,促进其创新关联网络的发展。发展阶段,提高网络度数中心度、结构洞和关系强度,避免由于过于分散降低智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成熟阶段,剔除冗余联系,获取有效的网络资源,优化网络结构,进一步保证智能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产品开发方案选择的层次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产品开发方案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属多属性决策。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新产品开发方案选择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并以建材产品为例进行了应用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小流域水土保持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海伦光荣小域土地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光荣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进而应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法,建立了光荣小流域水土保持优化模型。模型的求解和实施意在使不流域土利用结构趋于合理,生向良好发展,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科技人才生态位是指科技人才在学科、专业、行业共同体生态系统中具有的地位、功能、作用和生成的价值,客观全面地反映了科技人才的多样性及其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人才评价主要是评价科技人才在其生态位中的表现和作为,科学公正合理的科技人才评价必须以科技人才生态位为坐标。为了解决我国一些部门违背科技人才生态位坐标的科技人才评价问题,需要以科技人才生态位为坐标,在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机制、评价机构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石油开发投入产出系统的优化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石油开发系统的特点,引入状态方程和多变量控制方法,对石油开发投入产出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输入-多产出无反馈最快操作问题,建立了多输入-多产出石油开发操作优化模型,研究了多输入-多产出最快操作策略,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颖的基于生态网络计算的网络仿真平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任立红  丁永生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97-1499,1503
基于生态系统的机理,研究了生态网络系统的实现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生态实现计算的生态网络体系结构,其整体框架包括:生态网络软件平台,各种重要组成构件和生态网络结构仿真器等,同时构建了生态网络结构的智能仿真平台,开发了生态网络结构的不同软件包,该平台可用于仿真复杂的大规模的Internet网络服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企业生态系统竞争共生战略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企业生态系统和生态位理论,建立企业生态系统竞争共生战略模型,分析企业从竞争到合作、到竞争共生的平衡条件,为我国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可操作性思路。  相似文献   

17.
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制的农民认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四川为研究区域,通过农户调查,将农民对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制的认知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四川两熟稻区普遍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绝大部分是多种保护性耕作措施相结合。农民了解和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途径来源于邻近农户、技术推广部门和科研单位,有超过半数的农民是自愿接受的。有近80%的农民认为保护性耕作整体效果好,它对农户生计首先是省工省时,其次是节本增效,具有多重好处;农民认为其对稻田生态最大的好处是保持水土,其次是增加肥力:认为采取两种以上保护性耕作技术相结合的措施效果好的占到52,57%。大部分农民认为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缺点是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传统意识仍然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稻区推广的最大障碍,而技术服务体系与技术推广相脱节也是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稻区推广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农民认为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在南方稻区推广开。图7.表4,参12。  相似文献   

18.
高炮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组成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宏  李增路  陶化成  李真 《系统仿真学报》2000,12(5):466-467,,533,
简单介绍了高炮分布交互仿真系统体系结构,分析了警戒雷达仿真、指挥系统仿真和高炮仿真所需要的支撑技术,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和自己开发的一些通用软件。另外,对目前市场上应用比较多的分布交互仿真开发工具VR-Link的部分功能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开发的软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补偿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需强调生态和经济的协调。而目前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农业的外部性(生态保护带来的生态服务)得不到合理解决。从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出发,认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持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农业进行补偿的原理分析基础上,根据安塞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补偿系数为2.0%,计算得出该县2000年需要生态补偿量为1289.86万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生态补偿的途径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20.
农业系统地域多年开发的生态经济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所引文献[1]中静态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在有限投入条件下,对农业系统地域进行多年滚动开发的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规划、与生态经济规划模型,依据模型,可制定出开发期内优化的逐年开发规划,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