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背景下,证券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上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研究证券分析师关注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重点回答两个问题:分析师关注如何影响股价信息,以及是否会影响管理层决策.基于200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检验分析师关注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本文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强化股价反馈效应.同时,本文发现信息渠道是分析师关注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作用机制,即分析师信息通过影响知情者的交易决策,提高股价中的私人信息含量,导致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增强.基于行业与公司的异质性,本文进一步发现在信息需求较强的公司中,管理层的学习动机会强化分析师关注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拓展股价信息的形成与传播机制提供了现实证据,同时为监管机构规范分析师行为与提高市场定价效率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股价信息含量是否能够影响分析师预测质量.研究发现:1)股价信息含量能够有效提升分析师预测质量,表现为伴随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分析师的预测偏差,预测乐观度和预测分歧均显著降低,分析师跟踪人数显著增多.2)当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低,会计稳健性越强以及信息透明度越差时,股价信息含量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影响更强.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股价信息含量,促进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信息中介作用的发挥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IPO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共荣  李琳 《系统工程》2006,24(9):74-80
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上2000-2004年IPO前盈余管理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收盘价和首日价格变化的影响,发现我国A股市场依然存在高抑价现象,IPO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首日价格变化与IPO前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认为IPO抑价现象是由于一级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导致IPO定价比较依赖财务报告数据,而二级市场又对财务报告存在过度反应,加之投机市的存在,使得股价都脱离了其真实价值,从而形成高抑价。  相似文献   

4.
实证检验了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并非市场过度反应的结果,而与A、B股的市场分割、发行价格与原股票价格的差异、上市前后流动性的变化紧密联系。另外,A股市场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主要表现在招股公告前,B股市场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则主要表现在招股公告后。从股东构成、时间因素、散户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心理方面探讨了以上不对称反应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要素循环畅通的基础和保障,是构建要素大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基于2007–2017年我国地级市高铁开通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城市高铁开通对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并运用企业信息透明度、机构持股和分析师实地调研等数据,从改善市场信息不对称、提升市场信息效率角度验证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城市开通高铁能显著降低股价同步性,该实证发现在引入企业固定效应、控制飞机出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后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城市高铁开通显著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获取成本,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和市场定价效率,对信息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水平较低以及外部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可以显著增加分析师实地调研活动,提升分析师报告句子数和涉及财务信息句子数,以增加股价中企业特有信息含量.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开通高铁促进上市公司信息跨地区流动和传播的经济功能,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有效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从信息有效性角度,采用文本向量化方法将分析师深度研究报告文本分解为"新"、"旧"信息,并以事件窗口下的累计收益率度量股价反应,检验上述两类信息对股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独立收集并发布的"新"信息能够引起显著的股价反应.分析师群体存在复述市场已有信息的行为,但其复述的"旧"信息对股价无显著影响.通过进一步分解股价反应,发现分析师"新"信息同时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特质信息与市场行业信息.此外,分析师报告的语调、谨慎性和简洁性等文本特征能影响"新"信息进入股价.本文为监管当局如何规范分析师行为以及分析师如何撰写研究报告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管理层是否从同行股价中获取信息辅助其研发决策.本文首先发现,同行股票的估值水平与企业的研发开支存在负相关关系.本文的进一步发现满足了管理层学习行为的必要条件:第一,同行估值与企业研发的相关关系在企业自身股价的信息含量较少、同行公司股价的信息含量较多时,更为显著;第二,两者关系在行业竞争相对激烈、企业市场地位较低时,更为显著;第三,企业上市会削弱同行估值与企业研发的相关关系;第四,企业转行后,前同行的股价信息影响削弱,而新同行的股价信息影响增强.此外,文章还排除了迎合理论的替代解释并采取多种方式缓解行业层面的遗漏变量问题.本文从管理层从股价中学习的这一视角对股价波动影响企业研发做出了新解释,也为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入我国特有的发行价格管制因素,构建实物期权模型,得到管制时期企业上市的利润临界值,剖析了定价管制与企业上市决策之间的机理,探究IPO管制对新股质量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模型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定价管制提高了强盈利能力企业等待上市的期权价值和上市临界值,使其更愿意在非管制时期上市,导致定价管制期间"好"的IPO企业数量减少,体现为发行价格管制下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于非管制时段情形,以及发行价格管制下首批上市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与末批相仿,在市场信息嘈杂时可能转变为"柠檬市场".这说明,短期内管制政策虽有助于化解过往"三高"现象造成的潜在股市风险,然从长期来看,价格管制政策增加了"好"企业的上市成本,削弱了其上市动机.文章结论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上市企业质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9-2014年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公司上市前信息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公司上市前一年媒体报道与IPO首日换手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媒体关注度会显著正向影响IPO首日换手率,但该状况仅在承销商声誉较低时适用,当承销商声誉较高时这种相关关系会被高声誉的承销商所释放的强信号所减弱.进一步地,文章依照2012-2013年的IPO停牌期间将样本划分为政策变动前和政策变动后两个子样本,发现政策变动后媒体情绪对IPO首日换手率的影响变得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政策变动后媒体的信息传播效应被政策波动所掩盖.文章以一个清晰的信息市场作为样本选择来源以排除其他信息主体的干扰,证实了媒体在信息市场中的信息中介角色,但该角色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显著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国内A股市场新股发行时投资者网上中签率和网下配售比率,探讨其信息含量及其对股票上市后市场表现的预测能力. 研究发现,投资者网上中签率和网下配售比率均与股票上市首日收益率、换手率和持有3个月收益显著负相关,但网下配售比率与股票上市首日、持有3个月收益的相关性更强,而投资者网上中签率与上市首日的换手率更紧密.相对于主板上市股票,投资者的网上中签率和网下配售比率对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股票上市首日收益和持有3个月收益有更好的解释能力. 研究结果对新股发行定价和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买卖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沪深A股2008-201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变换计量模型、改变主要研究变量的度量方法、变更样本以及使用工具变量估计和基于融资融券的准自然实验控制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地,作用机制和作用环境研究表明,股价信息含量主要通过降低融资约束、提高经营效率和减轻管理层短视等途径促进企业创新,在国有企业、制度环境越差、分析师关注越少以及规模越小的企业中,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本文拓展了股价信息含量和企业创新相关领域的研究,对如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帅  熊熊  张维  刘文财  寇悦 《系统工程》2007,25(8):21-27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在香港市场发行H股股票,A+H的股票发行方式愈加普遍,A股市场与H股市场的指数构成趋于相似,两个市场有进一步整合的趋势。本文分别利用Hasbrouck的信息份额模型(I—S)与Gonzalo-Granger的永久短暂模型(P—T)分析了上证指数与H股指数、H股指数期货之间的价格发现机制。研究表明,上证A股综合指数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共因子的价格发现起着主导作用,H股现货和期货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共同有效价格的发现仅起次要作用。本文认为,我国股票市场的特定信息首先发生在境内,因此境内市场信息流动应该会引导境外市场,这同“本国/本地偏好”假说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将媒体情绪纳入到新股定价过程中,通过构建媒体情绪模型阐述媒体情绪影响IPO市场表现的内在机制。模型结论表明,媒体情绪是影响IPO市场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媒体情绪与IPO首日回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却导致IPO长期表现更为弱势,说明媒体情绪只能短暂提高IPO首日回报,在长期反而使股价下跌的越明显。以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且披露网下具体报价情况的471家IPO公司为样本,以百度新闻搜索作为媒体新闻的来源对模型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模型结论。  相似文献   

14.
股权质押是股东在保留表决权和决策权的同时将股份进行质押获得融资的一种方式。本文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质押、非财务信息披露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后发现,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股价波动较低,非财务信息披露水平较高。较高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水平,可以提前发出风险预警,缓解信息不对称,并配合管理层更好的"包装"公司,以提升投资者信心、稳定投资者情绪,它部分中介了股权质押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并且该作用只在非国有样本中显著。本文以非财务信息披露为切入点,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影响股价波动的机制,对监管机构制定股权质押相关的信息披露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股发行估值、首日收益与长期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股发行定价对新股首日收益和长期表现具有重要影响.选取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沪深股市上市的489家IP0样本,采用价格乘数估值模型,分析IPO定价估值水平及其对IPO首日收益与长期表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二级市场上的配比公司相比,新股发行的估值水平显著偏低;较低的新股发行定价对IPO首日收益有一定影响,但是较高的首日收益主要是受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新股的长期表现不仅弱于市场基准,还弱于配比公司,二级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及其市场供求因素使得新股价格在上市交易后短期内高出公允价格,在长期价值回归过程中表现出IP0长期弱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B股折价问题作为证券市场分割的异例,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注意到投资者情绪和股票流动性在股价上涨和下跌两个方向的不同作用,本文分别对A股和B股建立了价格不完全揭示信息的理性预期均衡资产定价模型,来研究投资者情绪和噪音交易者行为对B股折价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对模型结论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A股不知情者的情绪与B股折价正相关,A股噪音交易者行为与B股折价负相关,B股噪音交易者行为与B股折价正相关,同时,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系统性差异也是B股折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发行方式与初始回报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年1月1号到2003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证券市场发行的A股新股为样本,对发行方式与初始回报的关系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研究,得到三个发现:以询价方式发行的新股定价偏低;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与初始回报间存在负的显著相关关系;有机构投资者参与IPO的新股具有较高的初始回报.同时,对三个发现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以2018年《公司法》关于股票回购条款的修订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与三重差分等方法,研究股价超跌公司的股票回购决策与市场反应.结果表明:回购新政推出后,股价超跌公司采取股票回购的意愿没有显著加强,但拟回购股票的股价超跌公司会扩大计划购买规模;相较于非股价超跌公司,股价超跌公司的股票回购事件累计超额收益率更高,证明回购新政有利于稳定股价、维护资本市场形象;依赖于外部融资(自有资金)回购股票的股价超跌公司,在回购新政后扩大(未扩大)计划购买规模,但无法(能够)获取更高的超额收益.说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在资金来源问题上存在偏好分歧,监管仍需不断完善.结论支持并扩展信号理论,为A股股票回购的研究提供文献补充.  相似文献   

19.
A股与B股市场价格发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同一个公司的股票,如果在不同的市场上交易,其价格发现效率可能存在差异.采用共同因子贡献法和信息份额方法对同时在我国A股和B股市场交易的股票的价格发现效率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之前,A股与B股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现象;在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后,这种"市场分割"程度有所减弱.在B股市场开放前,共同因子贡献法的结果认为上交所和深交所均为A股信息主导的,同时,信息份额法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在B股市场开放后,共同因子贡献法得到的结果为上交所的股票69.52%的信息是由A股市场揭示的,深交所则为70.29%;信息份额法得到的结论则分别为64.81%和62.47%.对于A股(B股)对价格发现的贡献的动态变化,两者的结论也一致:共同因子贡献法和信息份额法均认为:B股市场开放后,A股市场的共同因子权重和A股市场的信息份额均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20.
交易信息含量与资产定价:来自A股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asbrouck提出的交易信息含量[1]衡量A股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通过组合方法、Fama和French资产定价实证框架[2],研究1999年7月至2008年12月A股股票交易信息含量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市值和交易信息含量为标准构建的投资组合,在控制了市值因素后预期超额收益随着信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控制了Fama和French三因素后,交易信息含量对股票预期收益仍具有显著的正的解释作用,即使进一步控制了流动性因素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