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分解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十一五规划将降低能耗列为目标之一。如何认识能源强度的变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基于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分析我国能源强度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因素,结果表明1980~2007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其中工业能源强度下降是总体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VAR模型验证了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之间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对2000-2013年河南省物流业碳排放测算基础上,基于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法实证研究了物流业碳排放与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协同增长关系;物流业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这说明靠牺牲环境来获得经济增长的做法不可行;物流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对碳排放较大,其中经济增长贡献更多;物流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曲线呈波动幅度不断减小的"N"型趋势,随时间发展,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分解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结构分解技术将影响能源强度的指标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通过1987--2005年的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 得出结论: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是影响能源强度的主要因素. 1992--2002年,能源消耗系数的变化是导致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完全需要系数对1987--1992年的能源强度降低起到主要作用,但在2002--2005年, 能源强度增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动力源. 本文从非线性动力学入手, 将新能源纳入节能减排演化系统, 分析了新能源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借助李雅普诺夫指数和分岔图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得到了新能源约束下的节能减排吸引子. 借助神经网络, 得到了满足中国情况实际系统的参数. 对实际系统进行实 证分析, 得到一些与实际符合的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 依靠新能源自身发展或单纯加大对新能源的经济投入, 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能源强度. 当经济投入过大时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作用, 甚至给经济带来致命的影响. 加大包 括新能源在内的节能减排等的综合投入, 可以很好地降低能源强度, 当综合投入加大时, 开始对经济的阻碍也大, 但是随着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当新能源发展成熟时, 这种投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大. 利用数值仿真来展示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5.
苏屹  李丹 《系统管理学报》2021,30(4):763-770
基于中国31个省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研究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该相互作用关系在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创新绩效和经济增长对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从提升研发投入到创新绩效转化效率、重视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完善创新绩效经济价值转化3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股票关联网络弹性衡量了股票间价格波动关联模式的稳定性,其与市场运行状态之间密切相关。构建动态演化的中国沪深A股股票关联网络,运用动态熵方法衡量网络弹性。建立了网络弹性与市场运行状态变量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创新性地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弹性是市场指数收益的格兰杰原因,市场指数收益波动是网络弹性的格兰杰原因。网络弹性冲击对于市场指数收益具有较长期的负向影响,市场指数收益波动冲击对于网络弹性具有较长期的正向影响。随着滞后期数的增加,上述影响强度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技术,开展北京市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研究,将其分解成:能源投入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利用北京市1997-2012年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总体来说,北京市能源强度一直呈下降趋势;2)能源投入系数和最终需求的变化是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3)完全需要系数和最终需求结构在不同阶段对能源强度的降低起到了不同的促进或抑制作用;4)最终能源消费系数的影响作用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8.
中国能源强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在2002~2005年却反常上升。本文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三个方面分别选择了第三产业比重、RD技术知识存量、GDP与GNP之差三个变量,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能源强度和三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中国能源强度的协整分析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1985~2006年中国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受产业结构影响的结构份额和受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的效率份额。为有效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目标,本文建议要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以及通过研发、推广节能技术和扩大净要素流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来持续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中国1996~2010年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争方差分解,全面研究了中国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内,信息技术投资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不存在时滞问题。长期来说,信息技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0%左右,反驳了Lee等(2005)关于信息技术投资只促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而不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结论;经济增长同时也拉动了信息技术投资,但两者之间并不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厘清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对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Toda-Yamamoto因果检验,在双变量和扩展CD生产函数框架下对北京市1980~2016年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比较研究,最后使用Tapio脱钩模型评估了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研究发现,双变量框架存在遗漏重要解释变量的危害,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Granger原因;而加入资本和劳动后,扩展生产函数下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稳健的单项Granger原因,能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产出弹性仅次于资本;北京市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弱脱钩状态,第一产业脱钩状态波动性较大,第二产业逐步实现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强脱钩,第三产业还表现出对能源消费一定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如何做好节能减排,提高用能效率进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在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双重目标约束下考察中国能源效率现状;同时结合四阶段全局DEA和方向距离函数,从外部运营环境和能源生产/消费行业内部因素两个角度揭示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探讨中国能源效率提升的可行路径.结果表明:外部运营环境中的产业结构、经济开放程度、基础设施以及行业内部的技术、管理、规模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分别提高-0.0601、0.0179、0.0136、0.4679、0.3972、0。4350个百分点;2003—2010年间,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从0.8391降至0.8202主要是因为行业内部效率的总体下降,而行业内部效率下降则归咎于行业内部规模效率的逐年降低.因此,合理调整行业规模,提高规模效率是现阶段中国提高区域用能效率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首次从外部运营环境和行业内部因素两个角度来探讨能源效率问题,有助于厘清各影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范丹  王维国 《系统工程》2012,(11):48-54
基于扩展的Johan恒等式及广义费雪指数分解(GFI)方法,建立了1995~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人均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产业能源结构、产业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经济产出四个因素对我国能源消费的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对比拉氏指数和D氏指数分解法,姑模型具有更好的因素分解特性,能够消除分解的残差项,使得分解结果更加准确。实证结果显示:经济产出的持续增长是我国人均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该阶段总贡献比例为42.84%;产业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我国人均碳排放的增长起到了微弱的拉动效应,贡献比例分别为21.99%和21.24%;而产业能源强度对我国的人均碳排放的增长呈现显著的抑制效应,贡献比例为13.94%,并且产业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表现出逐年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上海市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政策变量对经济效果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模型,揭示了国家重大区域规划政策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政策变量对经济效果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模型,揭示了同一政策在不同宏观经济背景下的作用效果,弥补了现有研究忽略宏观背景对政策效果影响的不足.通过分解脉冲响应函数模型的残差,刻画政策变量的残差变化一个单位标准差后,政策变量与效果变量的共同波动对效果变量的影响.实证表明:在经济紧缩期,扩大中央固定资产投资对上海后10年的总体影响显著好于经济繁荣期.因此,择机选择政策变量的投入力度对区域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个在能源替代、人力资本与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时将消费与环境质量因素引入到效用函数中。利用动态最优化理论、最优均衡分析技术与静态分析方法,探讨了经济系统动态均衡的存在性;在稳态最优增长路径上,讨论了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环境质量、污染强度以及不可再生和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稳态最优经济增长路径上,多种因素影响着经济的增长率,环境质量的高低受环境意识、污染程度指数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一定条件下,可再生能源的可再生率与人力资本积累效率,明显有助于环境的改善与可再生能源最终替代不可再生能源,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之间的经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珠三角经济圈对长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产生了很强的正溢出效应,长三角经济圈对其他两区域有一定的正溢出效应,京津冀经济圈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增长则呈现波动起伏的态势。这一结论揭示了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之间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各地区出现引进企业难,留住企业更难的现象.探究政企关系要素的耦合对地区企业保有量的影响,有助于揭示中国地方政府吸引留住企业、实现高企业保有量的多元路径及其作用机理.基于政府能力、产业规模、监督力量、政府干预方式、政府干预程度、经济发展速度6个政企关系要素,采用2010-2019年31个省的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报道倾向对互联网新闻舆情热点传播及公众认知有着重要影响.为揭示互联网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存在语义和传播倾向,采用纳入文档协变量的结构化主题模型量化不同媒体报道热点主题的语义强度,同时结合格兰杰因果分析检验不同媒体对热点主题时间序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5家互联网媒体在报道共享单车热点新闻时,存在主题选择及传播倾向性.表现在与用户关系密切的话题,媒体间存在跟风造势的倾向,与用户关联不大的话题,媒体间则较少传播或单向传播.提出的融合结构化主题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分析方法为测度网络舆情主体对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化影响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8.
估算了中国1997~201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碳排放强度数据,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性。结果显示:(1)我国省域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特征,碳排放强度水平相似区域倾向于集聚分布。(2)经济发展水平、所有权制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提高可以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则会增加区域碳排放强度。(3)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开放水平、城市化、能源结构和能源禀赋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以上变量的变动不仅对本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产生影响,还会通过空间传导机制辐射至周边地区。(4)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是目前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最后,依据所得研究结论,提出了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绿色经济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既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首要目标.考虑到工业生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力作用,作为工业生产的“血液”和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油市场与绿色经济发展必然密切相关.为了深入挖掘原油市场与绿色经济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采用非参数分位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causality-inquantiles)和分位数对分位数(quantile-on-quantile)回归方法,探究原油市场与全球绿色经济的交互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原油市场与全球绿色经济发展总体上具有正向交互影响作用,但存在不同区域的异质性结构突变,其中亚洲区域的情况尤为复杂;第二,原油市场与全球绿色经济的交互影响是时变和非对称的,极端市场(尤其是熊市)时期的交互影响程度显著大于正常市场时期;第三,原油市场与全球绿色经济之间形成了“原油价格-需求-绿色经济”双向动态循环传导的交互影响机制,且反向传导比正向传导的作用程度更深,且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兼顾经济发展、能源可持续利用及环境保护三方面的能源开采模型,将三者统一于决策者的效用函数中,决策者以最大化效用为目标,决定能源的最优开采模式和开采量。同时,讨论了决策者对能源可持续利用的态度因子和技术进步对能源开采决策的影响。要解决好经济发展、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政府应加大对能源开采技术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