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简要总结西藏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方法深入分析了1987~1996年、1997~2006年两个时段西藏农业产业结构和内部各部门的偏离程度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化,并测算了农业结构变动对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结论如下:西藏农业在全国农业中的竞争力弱,农业产业、种植业与畜牧业结构渐趋合理,近几年农业增长的结构效应显著,农业结构调整初现成效,但对政策优惠与资金投入的依赖性较大,结构效应的后续潜力不足.最后提出了实现西藏农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些措施.图2,表3,参11.  相似文献   

2.
产地农业是探索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创新与系统建构,其概念能有效地传递各地各种农产品所具有的重要信息,包含了农产品的地域性、独特性、多样性、人文性等系统特征。在产地农业的构建过程中,必须着眼于系统整体最佳目标,通过系统建构,促进该系统内各要素协调发展与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时,要求所有指标必须具有偏好性,即所有指标必须越大越好或者越小越好.然而,当评价指标体系中含有中性(即没有偏好性)指标时,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则不能解决该类问题.因此,本文以经济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为背景,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含有中性指标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该模型不仅能给出一个经济系统的效率大小,而且还能给出该系统应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提高经济系统的效率.最后,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分析了天津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县建设要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把绿色GDP理论、投入产出理论和线性规划理论结合起来,遵循因地制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生态农业县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来指导和促进生态农业县的建设。表2,参6。  相似文献   

5.
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 ,可持续发展正是人类在追求其经济目标、社会目标与生态环境目标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崭新发展观 .中国在 2 1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促进经济增长 ,稳定社会就业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三重挑战 ,能否成功 ,不仅取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还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本文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背景 ,提出一个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模型 ,并以此为基础 ,对中国在 2 1世纪前 2 0年的中长期发展中 ,经济增长、就业变化、污染控制以及产业结构的转换与调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模拟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方法,通过浙江省1991~2006年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数据,对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及依存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有着很高的依存度.因此本文建议,当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国绿色增长模式的动态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经济、资源、环境、生活、政策子系统参数的调控,预测人均绿色GDP、资源环境成本、生态安全指数、环境污染指数、国民幸福指数以及研发效率等变量的动态趋势,模拟得到四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问题的日益严重将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政策干预与国家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的生产与使用起到约束作用;方案4:协同发展模式以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低的经济损失、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代表了快速增长低消耗低污染的发展模式,即绿色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宁安市旅游牵动型农村经济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探讨宁安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案,预演农村经济发展前景,有4,参2。  相似文献   

9.
农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调整是现阶段中国农业中心政策之一,由此引起的耕地转用是当前导致粮食供应减少的重要原因.同时,农业结构的内部调整导致的饲料粮需求增加也从另一个方面影响了中国的粮食供应.定量研究农业结构调整对中国国家及区域尺度的粮食供应的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预测2010年全国和各省农业结构调整的耕地转用空间.结果表明:1998~2004年,全国由此造成的粮食供应减少量为10 781.46万t,其中,显性减少和隐性减少分别占约28.8%和71.2%.在国家尺度上,截至2010年,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仅有2.9%左右的转用空间,不同省份的耕地转用空间相差很大,因此各省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图1,表4,参12.  相似文献   

10.
征文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第七届年会征文通知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8月召开(地点待定).会议旨在总结、交流自第六届年会以来我国投入产出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进一步提高我国投入产出技术及分析应用水平.本届年会设立优秀青年论文奖,并给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励.对于入选的会议论文将择优编辑出版.征文具体事宜如下:一、征文内容本届年会仍将围绕投入产出的理论、方法及应用进行研讨,具体内容如下(供参考):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能源与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管理、区域与区域间模型、投入产出技术…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中国非农就业变动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产能过剩和结构性供给短缺并存的背景下,我国正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以稳定就业和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生产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Ghosh模型,本文从供给侧对2002-2007年和2007-2012年两阶段的非农就业变化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以探讨非农就业变动的驱动因素.整体而言,经济增速的放缓将对非农就业增长造成不小的压力,技术进步使得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加大了各部门的失业风险.结果还显示,不同生产方式对应的就业变化驱动因素贡献有所不同,对于加工贸易生产比重高的技术密集型部门,进口投入是就业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分配结构的调整和部门结构的变化都对就业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消耗结构的关联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消耗结构密切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会引起水资源消耗结构的改变. 如能在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间接实现水资源消耗的减少,才是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的体现,也是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 本文从福利经济学理论中的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出发,构建了“结构偏差系数”指标,用于测算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消耗结构的关联关系,尝试从水资源消耗角度为测度经济-生态效益的偏差提供有效方法. 实证分析中,本文利用北京市产业经济、水资源及投入产出表等数据,对北京市产业结构、水资源消耗结构的演变及现状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北京市三大产业间的结构偏差系数;并根据实证测算结果,对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水资源消耗角度进行了定性评估及评判.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种基于结构时间序列模型的新的时间序列季节调整方法.首先,利用ARIMA模型研究时间序列的结构,根据序列的单整阶数(d)建立趋势循环分量的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形式的结构时间序列模型.在结构时间序列模型中,针对经济指标分解得到的趋势、循环、季节及不规则因素是不可观测的变量,不能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求解模型,因此,采用状态空间形式来求解模型.最后,利用结构时间序列模型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宏观经济时间序列进行了季节调整,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X-12季节调整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基于结构时间序列模型的季节调整方法具有相对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在对泾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重点支流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提出以植被的恢复建设为突破口,以马莲河等较大河流为外依据川塬旱作农业优势,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高效优质的旱作农业体系;以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核心,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加快区域经济开发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替代性产业,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协调发展。参10。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结构变动关系到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效益。运用集对分析理论和产业转换速度与方向系数,分析了1991—2005年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与机理。结果显示:①1991-2005年榆林市产业结构演变大致分为缓慢平稳演进阶段、强烈震荡调整阶段、快速平稳演进阶段;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相似,也呈现类似的3个阶段。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是因为其基数小,而二产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大,增长慢;③榆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对称,2005年两者分别呈现“二、三、一”和“一、三、二”格局.从1991-2005年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其结构正向合理方向演进;④1991—2005年榆林市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较快,方向基本合理,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二产业比例上升的趋势明显。总之,榆林市产业结构正处于从较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的工业化过程中。图2,表2,参15。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不足,结合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过程的特征,将其研发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开发和经济转化两个前后相续的子阶段,考虑“子阶段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初始投入在两个子阶段间的分配结构”,构建了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从而实现了对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测算方法的改进,运用该模型实证测评了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研发创新的整体及各子阶段的效率,并同时得到初始投入的配置信息. 与现有研究相比,该模型突破了传统DEA模型无视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系统内部组织结构的限制.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不论是从研发创新整体上,还是从研发创新的两个子阶段,效率值都偏低,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两阶段效率矩阵图可知,除了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业等3个细分行业属于高效集约型研发创新,大部分行业表现为两个子阶段效率双差或一强一差;根据17个细分行业所隶属的5个产业大类来分析,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研发创新过程的整体效率最高、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最低.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业“营改增”是我国当前税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在测算其增值税税负临界点为6.94%的基础上,应用中国动态CGE模型,模拟分析在5%和6%两种增值税税率情景下的福利经济效应,结果显示:“减税”效应对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正面影响,加快了资本积累速度,推动了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居民福利水平;税收方面,虽然降低我国间接税总收入,但增加了关税、消费税、直接税等税收收入,显现一定的“拉弗效应”;结构层面,促进了要素资源向第三产业集中,积极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种植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的种植业历史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恢复调整阶段、波动发展阶段、"玉米型"结构形成阶段、"玉米型"结构完善阶段;形成"玉米型"种植结构的主要驱动力可以概括为国家政策调控力、科技进步推动力、社会需求拉动力、经济效益驱动力、自然条件支撑力等。今后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方向是形成以优质玉米为主,优质水稻、优质大豆为辅,其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在小区域内各具特色的种植结构。图1,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