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不同故障率预期的顾客对延保服务的选择性购买问题,在构建顾客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商提供延保服务、零售商销售产品及延保服务的两级产品服务供应链利润模型,设计了固定支付+延保服务收益共享契约使制造商提高延保服务水平的同时,弥补服务成本上升造成的利润损失。研究表明,该契约可以有效降低延保服务价格,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比分析了服务水平对供应链系统利润以及固定转移支付对协调前后供应链企业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实物产品与衍生服务有效匹配形成的混合产品能够实现供需双方的价值共创.针对混合产品生成过程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文章以产品制造与服务衍生两项任务为努力投入,借助Holmstrom-Milgrom激励理论构建了客户对制造企业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探究了供需双方决策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制造企业努力均衡的策略.结果表明:客户最优激励系数及企业最优努力水平均与混合产品内部化边际收益正相关,与制造企业风险规避度、混合产品生成成本因子及任务成本相关性负相关;服务外部化边际收益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客户两项任务的激励系数以及企业两项任务的努力水平均产生不同影响;混合产品的价值实现需要供需双方的共同努力以达到产品与服务的兼顾与均衡.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超对接"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构建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利润函数,研究了产品新鲜度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对供应链各主体最优决策的影响,并探讨了改进的收益共享契约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利润的变动趋势及供应链的协调情况。结果表明:产品新鲜度与生鲜品供应链利润呈正相关,需求价格弹性与生鲜品供应链利润呈负相关;隐瞒新鲜度信息对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高于收益共享系数对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改进的收益共享契约能够促使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新鲜度信息共享,使得双方的利润达到帕累托最优时的水平。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提供售后服务的销售服务集成商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的能力决策问题,建立了制造商和销售服务集成商的主从博弈模型和能力决策函数,分析和比较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产品服务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水平,设计了一种使供应链实现帕累托改善的成本分摊-收益共享-固定转移支付契约。研究表明,分散决策下的最优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水平都要弱于集中决策,通过成本分摊-收益共享-固定转移支付契约,销售服务集成商的服务水平提高,产品需求增加,制造商的生产能力扩大,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得到提高。协调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和销售服务集成商能够实现帕累托改善。  相似文献   

5.
针对IT研发外包项目合作技术创新中的目标不一致问题, 设计了接包企业参与分 享合作创新产品市场收益的研发外包合同, 并对合同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收益共享激励系数与产品市场、研发项目的固定支付及双方的成本系数无关, 而与发包方对项目成功的影响系数正相关, 与接包方对项目成功的影响系数负相关; 最优固定支付与双方的成本系数正相关, 与合作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容量负相关, 与产品价格敏感系数及产品单位销售成本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线上销售-线下服务的互补型双渠道闭环供应链模式,分别考虑了线上直销商主导定价和服务决策(M型),以及单一线上直销商-单一线下服务商(M-S型)基于收益共享机制的两种模型定价和服务决策,研究其产品定价,回收定价,库存决策,渠道服务努力以及最优回收量等问题.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渠道服务水平与服务敏感系数正相关,但回收价格较逆向渠道服务水平受服务敏感系数的影响程度在M型情景下更明显.继而我们又探讨了逐期回收情境下的定价与服务决策,发现再制造节约的成本增大,且市场需求受渠道服务更加敏感时,M型情景下的决策会提高服务水平或降低产品价格以求维持市场份额:并且当正向服务渠道收益等于逆向渠道损失时,服务商(零售商)做决策时将不再考虑直销商(制造商)的产品定价决策。最后,我们通过数值分析观察了不同的转移支付系数对正逆向服务水平比例的影响以及对决策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逆向物流外包或自营决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制造业逆向物流外包或自营决策问题,以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影响制造业逆向物流外包或自营决策的网络图。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通过SD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和灵敏度分析,透视影响该汽车制造企业逆向物流外包或自营决策的因素权重,验证了该网络图的有效性;同时提供了一种解决逆向物流决策问题的定量化思路,期望对企业的逆向物流运作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的出台对闭环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考虑政府奖励机制,构建公平中性的分散决策、零售商公平关切的分散决策及集中决策3种决策模式。给出3种模式的最优决策,并分析新动能创新投入成本、公平关切系数对闭环供应链定价、新动能创新投入、回收率及各方利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收益共享联合固定费用-成本共担”契约实现分散决策的协调。研究显示:随着创新成本的增加,新旧动能转化效率降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谈判空间变小,同时批发价和销售价格降低,这与传统“投入越高售价越高”的观点不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不仅损害了主导企业制造商的利润,也损害了己方利润,同时降低了新动能创新投入水平、回收率和消费者效用,但增加了己方系统利润的占比;集中决策下新动能创新投入、回收率和各方利润最高,零售价格反而最低,可以通过“收益共享联合固定费用-成本共担”协调机制达到这种效果。并且,在该机制下,在回收活动中受益越多的企业,承担的回收成本越多。  相似文献   

9.
针对因服务衍生所需资源的异质性而引发各参与主体面临多重决策的问题,构建"制造企业–生产性服务商–客户"三方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各参与主体采取不同行为策略时的演化路径,分析各参数变化对服务衍生结果的影响,并运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服务衍生的成功实现与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策略密切相关;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商合作情形下,服务衍生成本与产品使用成本的降低,直接、间接收益及潜在损失的增加,以及动态收益分配系数的合理确定是服务衍生得以成功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一个服务集成商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考虑消费者向服务集成商购买产品服务系统时存在策略性等待行为,通过构建两个销售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成本和服务价值占比等因素对消费者策略行为和均衡结果的影响,比较了分散式与集中式决策的绩效偏差,基于两阶段收益共享契约实现了供应链协调.研究表明:提高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服务价值占比能减少消费者策略行为,提高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总利润;高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高服务价值占比虽能增加分散式决策下的系统利润,但也扩大了与集中式决策下的系统利润差距;收益共享契约能调整消费者的策略行为,即当服务价值占比较高时,可以通过价格调整来抑制消费者的策略行为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1.
不对称信息下服务外包中的客户企业参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客户参与机制能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外包服务项目成功率.针对不对称信息下,客户企业参与外包服务生产后,服务商是否会努力工作,以及如何激励服务商努力工作问题,建立了客户企业参与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客户企业参与行为对服务商工作努力程度、收益共享合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客户企业参与行为与服务商的工作存在互补关系时,客户参与度与服务商工作努力程度正相关,且随着客户参与的增加与之匹配的收入共享激励系数应增加;反之,客户参与度与服务商工作努力负相关,且随着客户参与的增加与之匹配的收入共享激励系数应减少.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制造企业参与共建与共享物流能促进物流提质增效,有利于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为研究供应链成员共建与共享物流的动机及效益,以两个竞争制造企业和一个零售平台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两种物流建设模式:制造企业单方面投入,制造企业与零售平台协同共建.建立了制造企业单方面物流投入的竞争企业物流共享决策模型;同时基于零售平台主导、制造企业主导、双方均势三种不同权力结构,构建竞争企业物流共享背景下企业与零售平台协同物流投入决策模型.研究表明:低强度的物流服务竞争及服务敏感程度有助于竞争企业间的物流共享,否则共享行为伴随的竞争负效用会抑制自建物流企业物流投入意愿.相较于单方面物流建设,共建模式产生的正外部性能够削弱共享带来的竞争负效用,使各利益相关方受益,并且在非对称权力结构中作用明显.此外,企业及平台的主导权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为自身带来更高的利润,但物流投入效率低的成员主导模式能为市场产出高质量的物流.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模式下,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存在的服务困境问题,从制造商的视角,着眼于服务流的改变构建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探讨了店中店模式解决服务困境的可能性及其条件,提供了店中店模式流行的一个新解释.仿真结果显示:当价格交叉敏感系数和服务的溢出效应都比较大的时候,首先,引入店中店模式有助于提高制造商的服务水平、零售价格和收益;其次,引入店中店模式有助于提高采用店中店模式的零售商的收益;再次,引入店中店模式有助于提高仍然采用传统渠道模式的零售商的服务水平、零售价格和收益;最后,价格交叉敏感系数和服务的溢出效应越大,引入店中店模式提高渠道各方收益的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4.
对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模式下闭环供应链的回收再制造过程,假设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一定替代关系,批发和零售价格不同,而且回收价格也不同。通过构建模型给出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不同产品的差别定价策略,并进一步比较相应的利润,引入收益共享契约来对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协调。又通过具体算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替代关系对利润的影响,指出如何对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决策相比于集中决策会造成效率损失,导致供应链失调,引入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替代程度的越高,闭环供应链系统各个成员的利润和系统总利润越大。  相似文献   

15.
制造/再制造集成系统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安排不同计划期下考虑生产能力、外包和库存要素的制造/再制造综合生产计划,能够降低再制造过程不确定性和提高企业生产的收益.从原设备生产厂商角度出发,考虑生产能力约束下的批量制造和批量再制造,分别构建以企业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回收产品到达与市场需求均服从泊松分布,回收产品可利用率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综合制造/再制造混合批量决策模型.具体分为3种情形:无外包和有外包,以及外包下外包再制造能力有限与外包再制造能力无限.其中,市场需求由批量制造和批量再制造来满足.利用随机数学理论(启发式遗传算法)求解单产品下的混合决策模型,研究了回收产品质量可利用率和外包生产能力对批量决策的影响,并通过算例来证实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构建由单供应商与单零售商分别提供延保服务的单供应链模型,识别供应链协调的可行性与收益共享合同的协调区间,揭示不同参与者提供延保服务对供应链系统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那方提供延保服务,收益共享合同都能协调供应链,当收益共享比例在一定区间时,供应链成员能实现帕累托改进,且不同参与者提供延保服务的供应链利润高低取决于延保服务成本与延保服务需求敏感系数.并进一步研究了产品需求敏感系数、延保服务需求敏感系数、延保服务成本及延保服务时长对收益分配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物流外包耦合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外包策略是影响企业长期利润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物流外包方案与企业现状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及其对企业长期利润的耦合影响,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物流外包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有效性检验.该模型在企业现状和发展战略环境下定量决策物流的分环节部分外包方案,具有非线性和动态特征.通过进行情景仿真分析,探讨了物流外包决策与企业战略对长期利润的耦合影响,分析结果证明几种典型的发展模式都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和缺陷,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以优化物流外包决策和长期利润.  相似文献   

18.
客户企业实施云外包时,面临着服务质量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针对在"一对多"的云外包服务模式下,因云服务提供商(CSP)服务质量不可观测所引发的共同代理问题,以客户企业期望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在客户企业合作及不合作情况下,设计外包合同以激励CSP付出最优的服务质量水平,并对两种情况下的合同激励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当客户企业之间合作时,收益共享系数由服务质量对产出的影响系数、风险规避度、产出方差和成本效率参数所决定;当不合作时,具有先动优势的客户企业不会向CSP支付固定服务报酬;客户企业之间合作时的合同激励效果要优于不合作时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讨论服务型制造的起源和发展基础上,运用博弈论模型,对当前国际国内企业界和管理理论界关心和研究的制造业企业服务外包问题进行了数理研究,探讨制造业企业服务外包的成本因素,并分析在服务外包情形下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产品价格及服务外包双方的获利情况。最终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随着生产性服务企业数的增加,制造业企业的利润额逐渐上升,同时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当生产性服务企业数等于1,即处于垄断地位时,其获得的利润额最大,否则,当企业数大于2时,所有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利润总和还不如制造业企业。研究结果为服务外包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定价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外部柔性能力协作的服务系统能力投资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服务系统之间基于合作收益共享的能力协作模式.建立了两个服务系统基于外部柔性能力协作的能力投资决策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值试验.结论表明,能力协作对参与双方的能力投资决策将产生影响,双方都能通过协作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合作共享收益分配比例的变化对双方的决策和收益产生影响,但是其值不论如何变化均无法促使双方达到总体期望收益最优的能力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