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连寿 《科学通报》1981,26(8):465-465
MIT袋模型在处理强子的静态性质上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功。近年来有些作者用MIT袋模型讨论了强子的衰变;但是这些作者所用的方法,都是把衰变前后的强子口袋看成静止的同心球,完全忽略了反冲效应。这样一种粗糙的方法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本文是讨论口袋的运动学。为了简单起见,在本文中仍然假定每一个强子口袋在自己的质心系中是一个半径固定的球腔,但是这些球腔的中心不一定是静止的,而可以在空间中运动。  相似文献   

2.
强子结构模型是基本粒子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袋模型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国外这类模型无法解J/ψ新粒子族的性质。本文作者提出一个新的袋模型,它兼有国外同类模型的优点,还统一解释了普通强子与J/ψ族粒子的质量谱以及矢介子的粒子对衰变宽度。  相似文献   

3.
何汉新 《科学通报》1984,29(8):463-463
从强子的夸克模型及其描述夸克间相互作用的QCD理论看来,核力是组成核子的夸克间交换色胶子的结果。当两核子重迭时,主要作用是单胶子交换。由于色禁闭,单胶子交换主要贡献于核力的短程部分。但交换色单态的夸克-反夸克对不受色禁闭的影响,将贡献于核力的中、长程部分。然而至今要用QCD理论完全自洽地求解这种问题仍是无能为力。人们通常借助于唯象模型即袋模型和势模型。在文献[1]中我们已用MIT袋模型及禁闭系统下  相似文献   

4.
朱伟 《科学通报》1981,26(5):265-265
高能强子碰撞时的多重产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大多数的末态强子在质心系里具有较小的纵动量和横动量,这部份强子称为中心区强子。目前理论上对中心区强子的形成有不同的看法,按照夸克组合模型,中心区强子是由两个人射强子中的夸克相互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5.
张一方 《自然杂志》1995,17(5):304-304
迄今,强子的磁矩公式通常都基于夸克模型,重子磁矩由夸克及其相互作用决定。虽然由此获得了著名的结论μ(n)/μ(P)=-2/3和若干进展,但是这必然涉及粒子的结构和尚无定论的内部相互作用。因此,一直是一个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方法,它类似于强子的GMO质量公式,重子磁矩由重子的量子数决定。这种方法与粒子的具体组分和相互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6.
杨夏舟 《科学通报》1986,31(20):1546-1546
在解释强子非衍碰撞中的多重数分布、快度分布等方面,三火球模型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该模型认为,在强子非衍碰撞过程中,形成三个处于不同快度区的火球,这些火球的能量由两个碰撞强子各自独立无关地提供。但是,该模型在导出多重数分布函数时没有考虑能量守恒条件。如何修正这一模型,使之满足能量守恒条件,是一个有兴趣的问题。本文讨论了  相似文献   

7.
赵树松 《科学通报》1985,30(17):1296-1296
一、强子碎裂区域的空间结构 现在,高能强子-强子碰撞产生N个强子的碎裂过程应写为 a b→(A B C sum from k=1 to k J_k)→1 2 … N,由杨振宁及其研究组的假设,激发强子AB同中心区C都独立地发射强子。实际上,对于P-P碰撞,AB的碎裂过程与SPEAR喷注相同。碎裂区的尺度。各碎裂区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水滴形成的一种环形波包(由包络调制的载波构成)的传播过程. 它是一个局域化的波包, 以恒定速度传播, 弥散很小. 实验测量了波包和载波的传播速度、载波的波长、振幅以及波形. 测得的波长λe和波包的传播速度Cge正好处于群速度色散曲线极小值点附近, 这可能是波包在传播中弥散很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何汉新 《科学通报》1996,41(15):1375-1378
量子色动力学(QCD)是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实验表明,QCD Lagrange量中的基本参量即流夸克质量与强耦合常数是在高能过程中所显示的。另一方面,组分夸克模型在描述低能强子的基本性质方面获得了相当成功。因此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是:组分夸克模型与QCD理论如何联系?不少理论物理学家为此进行了努力探讨,因为这一问题不仅对我们认识唯象夸克模型,且对理解低能QCD并改进对强子及其相互作用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至今,对上述问题研究的主要进展是导出了组分夸克质量与流夸克质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74年以前实验上发现的强子,都可以用三夸克模型加以分类。虽然也有人提出过用比SU(3)群更大的群去描写强子,但是在没有确实的实验根据以前,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观望不前,尤其是对称性的扩大会引出许多尚未发现的假想粒子,因而大家对这种做法更持慎重态度。直到1974年秋天,丁肇中和里奇特(B.Richter)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发现了J/(?)粒子,大家才认识到必须把描写强子的SU(3)对称性扩充到  相似文献   

11.
强子结构模型是近代基本粒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主要研究强子的组成及其动力学性质。研究强子结构的这套理论能否推广用来研究核力,这是近几年来核物理学中的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重要课题。这方面的工作不少人已作了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核力研究新进展(二)》一文介绍了国际上核力的夸克模型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作者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月4日,英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种与希格斯玻色子类似的粒子。现在,借助大型强子对撞机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小组报告称,实验结果的确定性水平达到5.9西格马,这进一步证实了他们极有可能发现了这种有着"上帝粒子"之称的粒子。科学家寻找上帝粒子已经有数十年历史,这种粒子是标准物理学模型中缺失的最后一环,它能够解释物质为何拥有质量。大型强子对撞机通过质子束对撞产生巨大能量,进而形成上帝粒子。但这种粒子瞬间即逝,衰变成其他可以被捕获和进行分析的粒子,或  相似文献   

13.
秦旦华 《科学通报》1980,25(4):160-160
Zweig规则是强子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唯象规则。一些作者讨论了中性矢量介子Zweig规则禁戒衰变是通过某种中间矢量介子(暂称它为O粒子)实现的模型。我们对这种可能性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非均匀电流分布环流器平衡的近似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秉仁 《科学通报》1981,26(3):144-144
一、引言求解电流分布不均匀的环流器的平衡位形,对稳定性和输运过程分析都有重要意义。不过,由于描述轴对称磁流体平衡的Grad-shafranov方程的非线性特性,到目前为止,只是对有限的环向电流分布模型或者求得了精确解,或者通过对一些适当的小量,如倒环径比、等离子体压强比、磁面的小变形等做展开的方法,求得了近似解。本文在磁面中仅含一个椭圆磁轴和磁面关于其平均半径的变形为小量的假定下,提出了一种求解环向电流分布任意和磁面截面非圆形情况下的平衡方程的近似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2年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以来,大型强子对撞机还未发现新的粒子,但物理学家表示,人类仍然可以从希格斯粒子中了解很多东西。2012年,粒子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27千米长的圆形隧道中相撞,产生了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所预测的最后一个失踪粒子,也是将数十年前的一组方程组合在一起的关键所在。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还没有发现其他新的粒子,这为人类留下了许多标准模型无法解开的宇宙谜团。一场关于是否要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迫不及待想要探索新疆域的粒子物理学家来说,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已经变成一种甜蜜中带着苦涩的成功。2012年,全球最大的原子对撞机——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HadronCollider,LHC)探测到希格斯玻色子。这种人类长久以来苦苦寻找的粒子填补了基本粒子和基本力标准模型的最后一个缺口。但是从那时起,标准模型已经成功通过每一次测试,没有产生对物理新发现的一丁点暗示。现在,希格斯玻色子本身也许提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有人讨论了强子非弹性碰撞导致大横动量光子产生的过程。我们研究了该过程的极化效应,认为,由于强子的组分是有自旋的客体,所以强子碰撞过程中的自旋效应  相似文献   

18.
黄涛 《科学通报》1975,20(9):421-421
在层子模型中,所有强子(重子和介子)被看作是由层子组成的,描述强子内部结构的波函数在静止系中满足SU(6)对称性,其空间部分由Bethe-Salpeter方程给出。这些复合粒子的所有相互作用均通过层子进行。例如,对强子的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所用的唯象哈密顿量是  相似文献   

19.
王政之 《科学通报》1977,22(7):302-302
大横动量强子的包含(inclusivc)产生过程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因为它对强子结构的小距离上的行为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近年来不论在实验方面还是理论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赵耕夫 《科学通报》1998,43(4):391-393
应用波包法研究后掠平板三维边界层中扰动的演化特征,证明流场显示观察到的条纹结构是波包的等相位线,波包方程的渐近解给出应用e^N方法的精确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