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石器时期的漆器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文化层出土了一只木碗,造型美观,内外都有朱红色涂料,色泽鲜艳.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棕色彩绘陶器,经初步试验,棕色物质为漆.在辽宁敖汉旗大甸子古墓中出土的觚形薄胎朱漆器,距今约3400~3600年.  相似文献   

2.
推光漆器源流的初探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公元前十几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约在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科学、工艺美术就有了高度发展.近50年来,我国各地有大量的漆器出土,如湖北地区出土的7 000年前的漆器;20世纪70~80年代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大量汉代漆器:20世纪50年代山西大同也出土了北魏时期的漆器,山西其他地方也有少量汉代漆器出土,其余都是明清时代的.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研究漆器的需要,所以,亟须进一步调查、整理和收集这方面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木版画,又称民间张贴画,为古代年画的始祖。专家学者认为,它肇始于黄河中游山西西南部的平阳府,也就是现在山西省的临汾、运城一带。1998年,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尧庙镇下靳村发掘的至今4 500~5 000年的古墓群遗址、襄汾县陶寺墓群遗址中出土的彩陶片、玉器、彩绘木案,特别是蟠龙纹陶盘,说明远在上古之时,平阳就有了雕版彩绘技术。《尚书·尧典》中有  相似文献   

4.
正本期小科说宝要给大家介绍的珍贵文物是出土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当中的彩绘龙盘。它的质地为灰陶,在陶盘的内部描绘有一个朱红色龙纹,但这条龙的样子比较特殊,它长着蛇的身体,鳄鱼的头部,口中还吐出了一条类似禾苗形象的"舌头"。彩绘龙盘中的龙看起来明明更像一条蛇,为什么说它是龙呢?彩绘龙盘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相似文献   

5.
人工神经网络在古陶器产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春生  邱平  王昌燧  赵巍  潘忠孝  张懋森 《科学通报》2000,45(19):2109-2112
应用新型无隐合层人工神经网络——函数连接型网络(Functional-link net,简称FLN)处理由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所得江苏花厅遗址中古陶器的微量元素数据,筛选出用于模式识别和分类的数据模式,结合其他分析结果、对该遗址出土古陶的产地进行判别分析,识别准确率近100%.江苏省新沂县花厅遗址是我国惟一出土有两类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遗址,结果不仅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可望成为科技考古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深入探索花厅遗址的形成原因以及大汶口与良渚文化间的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6.
分类众多 平遥漆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它从形式上可分为三大类,即屏风类、家具类、器皿类.它的主要装饰艺术是描金彩绘,是山西漆器中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集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为一体,适用性强,使用范围很广.从唐代到明清,再到民国,漆器在平遥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平遥漆器最流行的就是成套的家具,大型家具如平面柜、凹面柜、坐箱、连二柜、翘头柜、炕柜、夹柜、扣盖箱、开门皮箱、团桌椅子、床影镜、茶几、条几、银箱、书桌等;小件有食盒、茶盘、饭盘、梳妆盒、首饰盒等.有钱人家用的是描金彩绘推光的,普通老百姓则用素漆、罩漆的.这些漆器上所用的漆都是大漆,经久耐用,一般可以用一二百年.  相似文献   

7.
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漆器之一,它以大漆(天然生漆)为料,用描金彩绘及人工手掌推光的独特工艺著称于世.漆面光洁,映影如镜,有耐潮、耐热、耐酸碱、耐老化等特点.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于2006年5月20日由国务院正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继平遥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平遥县又一个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然而,就是如此让山西省为之骄傲的推光漆器,现在却不知该推向何方?分散经营、无序竞争、后继无人以及要艺术还是要商品?是坚守传统还是抛弃传统等等,都成为平遥推光漆器前进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震惊世界的发现1972年初,经过四个多月紧张艰苦的工作,在长沙马王堆发掘出土了一座西汉前期的大型古墓。该墓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墓中不仅出土了一套完整的棺椁,而且还出土了我国从未发现过或很少发现过的大批完好的丝织物、服饰、漆器、乐器、简册、帛册、帛画和农产品、肉食品以及中草药物等珍贵文物。这是我国及世界考古发掘中一次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它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9.
面条是世界性大众食品,古代人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用什么材料与何种方法发明了面条,一直是有争议的.2005年Nature杂志曾简要报道了青海省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层出土的粟类面条.但对齐家文化时期古人是如何利用粟类粮食做成面条的,迄今仍然存在疑问.本文通过对喇家遗址出土陶碗中面条残留物的植硅体、淀粉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系统分析,提供了4000年前古代人类以粟(小米)、黍为主制作面条的综合证据.进一步利用传统的制作饸饹面条的工具,参考挤压糊化凝胶成型的方法,复制了与出土面条成分、形态一致的粟类面条.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史前人类饮食文化特点提供了新证据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正>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6000年,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1973年与1977年,在对河姆渡遗址的两次科学发掘中,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制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同时也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  相似文献   

11.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我国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广泛运用舟楫,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桨、萧山跨湖桥遗址相当完整的独木舟……为联系自然河流,为尽量发挥舟楫的作用,我国古代先民们还开凿了运河,但我国最早开凿的运河已无从查考. 人类开凿运河源远流长 《水经·济水注》曰:相传西周穆王时期(约公元前11—前10世纪),受封于淮河流域的徐偃王曾谋求开凿运河,"欲舟行上国,乃沟通陈、蔡之间".后来他是否将设想变为行动则不得而知.根据目前可查到的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运河是约在商朝后期开凿的"太伯渎",太伯渎位于今江苏无锡、苏州两市之间,是吴太伯率领当地百姓开挖的"长八十七里(43500米)、宽十二丈(40米)"的河道,呈东西向穿越当地的梅村镇.这条用以灌溉和行舟的运河,经后世多次补缀、疏浚至今尚存,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考察,从浙江3个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共发现了5份疑似史前灵芝样本(G1~G5),且均出土于文化层灰坑.经~(14)C放射性同位素质谱分析,证实田螺山遗址出土的G1样本距今约6817±44年,余杭南湖遗址出土的G2样本距今约5379±59年,千金塔地遗址出土的G5样本距今约4508±50年,分别属于河姆渡早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经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测,根据担孢子表观形态鉴定G1~G5样本为担子菌纲灵芝属真菌.河姆渡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史前灵芝与双鸟木雕头饰、玉器等巫用文物一起出土,推测当时巫已经在使用灵芝.史前灵芝样本的发现将人类使用灵芝的时间从汉朝推进到距今6800年,伴随着早期农业的形成,人们对具有灵芝外观的真菌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正1.28万年前,一颗彗星的残片撞击地球,叙利亚一座旧石器时代村庄可能因此遭遇了重创。阿布胡赖拉是叙利亚的一个重要考古遗址,那里出土的物品记录着该地区的早期农业情况。考古学家2020年4月6日宣布,阿布胡赖拉也可能是已知被彗星残片间接轰炸而击毁的唯一的人类定居点。两个遗址阿布胡赖拉遗址如今已被阿萨德湖的湖水淹没。1972年到1973年,在一座大坝淹没该遗址之前,考古学家对该遗址进行了匆忙发掘。在这次发掘期间,考古学家意识到这里实际上有两个遗址——下面一个是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从新石器时代起我们的先人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至明清,中国漆器工艺不断发展,古人根据漆器的特性和一些自然原料,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漆器,制作工艺精湛,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然而,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部分漆器制作工艺今已失传,有些还延续着古老的根脉,漆彩纷呈,依然光辉,比如稷山螺钿漆器。  相似文献   

15.
周振宇  关莹  高星  王春雪 《科学通报》2013,58(9):815-824
宁夏水洞沟遗址的出土遗物、遗迹包含了大量现代人行为信息. 研究显示, 遗址第2和12号地点部分石制品经过热处理, 用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及打制性能. 热处理技术的应用反映了古人类的生存能力及生存策略. 水洞沟热处理石制品的发现首次确认了东亚地区存在热处理行为, 扩大了热处理技术在世界的分布范围, 也为我们解读与之相关的现代人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材料.  相似文献   

16.
李占扬  沈辰 《科学通报》2010,55(10):895-903
2007~2008年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发现距今10~8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与头骨化石同层出土有大量哺乳动物骨骼化石. 部分动物骨骼中可能存在经人工改造的骨制品. 通过对遗址出土的部分骨骼化石进行微痕观察并与实验标本对比分析, 能辨认出灵井骨制品上确有锥钻、穿刺、刮削等使用痕迹以及疑似捆绑的微痕. 研究确认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早期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 存在着有意识加工制作和使用过的骨制工具. 这一发现也证实了骨制工具的使用与石器一样, 是古人类技术发展和行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17具船棺和独木棺,其中1具堪称船棺王。长达18.8米,直径1.7米。棺中尸骨有男有女,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仅7岁,其中有的为殉人。大量精美漆器、铜器和陶器,其漆器为出土战国漆器中仅见之精品。四川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发现,价值远在北京老山汉墓之上。2000年7月29日,一个令考古界激动,狂喜的日子:中国最大的战国船棺墓葬在四川省成都市重见天日。这是一次偶然的发现,但恰恰是这个偶然,创造了上述一系列令人拍案称奇的奇迹。发现2000年7月29日夜,在成都市商业街——一历史上的商贸重地——一四…  相似文献   

18.
正外地人提起山西来,可能大多数都知道山西的煤、山西的面、山西的老陈醋,却很少听说这里的漆器。这并不是因为山西的漆器算不得精品,恰恰相反,平遥推光漆器,始于汉,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山西省晋中地区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平遥有三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处于"三宝"之首的漆器,就是名震中外、位列我国四大著名漆器、号称漆器中的高档奢侈品——平遥推光漆器。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在吉县沟堡附近的一座仰韶中晚期遗址中,出土了一件人面形泥质灰陶器,其形象有别于过去发现的同时代人面形器物,成为该年度发现的最重要的文物。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     
吴新智 《科学通报》2009,54(19):2847-2847
今年是北京直立人(俗称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发现80周年. 北京直立人的第一件化石出土于1921或1923年, 1926年在运往瑞典的标本中鉴定出一枚属于人类的前臼齿从而使其出土地周口店闻名于世, 1927年发现了1枚保存完好的臼齿, 由此提出Sinanthropus pekinensis这个新属新种, 中译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1929年12月2日发现了第1个完整的头盖骨, 与爪哇猿人并立为当时已知的最初人类, 1931年, 从这个遗址出土的石片被鉴定为人工制造的工具, 一些遗物被鉴定为人类用火的余烬, 更坚实地确立了这种古人类在人类进化上的重要地位. 1959年东非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发现170多万年前的石器, 大大地延长了人类历史的记录, 北京直立人不再是最早的人类. 但是由于这个遗址不但出土了大量的人类化石, 还伴存有丰富的石器、用火遗迹、哺乳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化石, 20世纪80年代应用新技术测年进一步认识到古人类在这个遗址生活的时间跨度很大, 所有这些与众不同之处使它的研究价值在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