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内容:一个大产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化和因特网的发展,使内容对载体的依赖大大减少; 内容以数字的形式,可方便地在不同载体间、不同的空间范围内瞬间转移,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概念:内容产业; “内容产业”的出现,对上海是一个后迪。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上海应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上做大文章。 1997年开始接触知识经济后,发现其中有一块很大的东西我们没有注意,国外叫“内容产业”。这两年我一直在跟踪这件事,但现在国际上谈得人又少了,什么原因?一种解释是他们现在已经不谈了,集中精力去做了。好像我们现在也已经不谈知识经济了,而是往下走…  相似文献   

2.
比尔·盖茨的启示问:近年来,国外知识界有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即是对所谓的“知识经济”的探讨,认为未来的世界经济将具有高速、全球化、以知识为驱动等特征。这股思潮近一个时期以来屯开始在国内引起了一些小小的反应,但主要限于学术围内,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对这一今后势将影响到自己生活的变化趋势似闻所未闻。您能否就这一热点话题向我们的广大读者作一简要描述?@答: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我是去年听说的,当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对所谓的知识经济作了这样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  相似文献   

3.
自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知识经济”以来,人们开始关注这种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新型经济。尽管知识经济的全面到来预期将在对世纪中叶,但当今知识经济的特征已初露端倪,它的一些规律已开始发挥作用。对知识经济的本质,我们可用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的话概括:‘“知识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何谓知识?有人将其归纳为4个知道(4W):即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么做;知道什么人。知识或智力理所当然是以现代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依赖它们发展的技术和管理)为主体框架的。有请科学之王称谓的…  相似文献   

4.
走近杨福家,关注杨福家,首先因为杨福家是一个非常有个性、有魅力的科学家。近年来,在一些事关改革发展方向的重要时刻,人们经常能听到杨福家的声音:1997年是他率先对媒体阐释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并呼吁人们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及早做好准备。这以后在大学教育改革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杨先生都会尽其可能提出忠告或建议:2001年,杨福家爱聘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一职:在两地奔波的间隙,只要有空,他依然会接受采访、发表演讲,关注的话题集中在当代大学的使命、如何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上。2006年3月15日,笔者和同济大学的数百同学一起在该校的一二九礼堂听杨先生主讲当代大学的使命。听着他一如以往智慧而犀利的评述,看到他又增多起来的白发,笔者内心涌起一种冲动:杨福家是中国的骄傲,可真正了解他的人有多少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许浚先生196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197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他在贝尔实验室主持过多项大型尖端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现兼任先进技术院首席执行官。他是美中科技促进会创始人之一,曾获全美中国工程师协会特殊成就奖、美中科技协会杰出领导奖、国际工程管理协会1996年度奖等多项奖。为什么要建立中国贝尔实验室?许浚: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公司.尤其是搞高技术的,如果要成功的话,一定要成为世界性公司。我们以前在美国搞研究开发.成功后再拿到国外卖。在国外遇到问题要回美国请示、解决。这种模式不能取得长期成就…  相似文献   

6.
有位美国学者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闻:“硅谷,就像一日回北加利福尼亚地区下的一场雨,雨水浸湿了大地;不久,一清从树叶上落下的水珠导真地水珠汇合起来,形成一条条涓涓细流,这些细流不久天汇成小溪,最后,终于汇成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如果我们把今天的硅谷比作一棵参天大树的话,那么,费尔柴尔德半导体公司就是一粒树种,斯坦福大学是它生长的沃壤和阳光,而风险投资则是它茁壮成长所必需的水份与养料。如果伽想开着汽车做一次穿越滚目的旅行,那么就厦该以斯坦通大学为起点,因为挂国综台体是从斯坦通大学H始的。位于加州的斯…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历史上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极为密切。然而,由于当今数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一些逻辑上可构造的结构,“为了搞有价值的数学工作,事先不必考虑对科学是否有用”业已成为数学界普遍信奉的行为准则;而现代自然科学则以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一个理论,如果得不到科学实践的证实,科学家是不会无保留的接受。  相似文献   

8.
时间是少数几个最基本的科学概念中的一个。有哲学家说:“应从时间理解存在”;又有哲学家说:“由于运动,空间在时间中产生”。爱因斯坦就是从时间概念着手,创立了相对论以及相对论时空观,他认为:“空间和时间融合成为一个均匀的四维连续区”,四维时空依赖于物质及其运动而变更着  相似文献   

9.
晓光 《科学之友》2007,(8A):23-23
有动物学家早就警告说,世界上每天有一个生物物种消失。本世纪内,将有10%的现存动物物种永远绝迹于地球。单是哺乳动物,大约每10年会有一个“种类”灭绝。难道濒危动物就永远消逝于地球吗?科学家们想出种种高招妙法,采用高新技术保存濒危动物。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哈佛大学加布里埃尔斯教授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利用电场对反氢原子进行了“撕裂”实验,首次观察到反物质原子内部结构。这一实验类似于“将反氢原子放到一个电池旁边,反质子会因此而被吸引到电池的一极,正电子则将被吸引到电池的另外一端”。当外加电场电压等达到足够高,反氢原子就会被拆散,通过测量拆散反氢原子所需电场的大小,就知道反氢原子内部反质子和正电子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从而得以首次“瞥见”反氢原子的内部状态。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物理评论通讯》杂志上发表。在过去几年中,一些科学家成功地制造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是连梦想都没有的人。没有梦想,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期望,他还会有什么呢?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有了一个好的目标,它可以使人积极、自信、乐观、健康、善良,使人有一个成功人生的起始。当我与高中同学聊起“你想报考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时,许多人会朝我耸耸肩膀,摊开双手对我说:“Idon’tknow.”今天,我想与大家谈谈“你的未来从梦开始”,“你的未来不是梦”。先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梦吧! 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全身放松,情绪放松,静心1分钟,呼吸平稳。“我…  相似文献   

12.
创新文化与创新社会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50多年前,英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留下的“李约瑟难题”,即“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讨论至今尚无定论,然而,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都直指中国近代科技创新背后文化环境这一潜在的深层次的因素。类似的问题与讨论很多:杨振宁教授一句“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立即引起了相当多的议论;每年诺贝尔奖颁奖时节,国人总要习惯性地表现出“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毋庸置疑,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跻身世界民族强林的“身份证”,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持续创新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其实质是科学文化与人文创新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曹俊卿 《科学之友》2009,(12):52-57
青少年科普类报纸担负着向青少年开展科普宣传,提高他们科学素质的重任,但目前全国这类报纸的编辑内容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4点:一是偏离编辑方针,有完全变为教辅类报纸的倾向;二是报纸版面设计与报道内容的采编缺乏个性特色;三是每块版面追求“小而全”什么内容都有,结果却产生不了广泛影响;四是办报死板。缺少互动,致使报纸生命力不强。以《科学导报·少年科学》周刊成功的编辑策划为实证,重点从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办好青少年科普类报纸:一是报纸定位一定要准确、明晰,具有独特性,这是首要前提;二是报道内容一定要有特质、价值,具有可读性,这是形成个性特色的重要环节;三是读者参与一定要真实、持久,具有互动性,这是增强生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70年前的一天,温州市瓯江小学某班正在上算术课。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若每个童子分4只桃子,就多1只;若每个童子分5只桃子,就少2只。问一共有几个童子、几只桃子?”这时,一个小孩高高地举起手,迅速而准确地报出了答案:“共有3个童子、13只桃子!”  相似文献   

15.
1969年7月20号,乘坐“阿波罗11”飞船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月球表面。这个镜头及随后他的那句话:“对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而言,这是一大步”迅速传遍地球。然而在纪念“阿波罗”登月成功40周年之际,面对新一轮的探月热潮,并非都是一片赞同声。英国《独立报》的文章就对“送人上月球是否明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克隆植物     
说起“克隆”,不由令人想到1998年2月22日在美国爱丁堡大学出生的克隆羊羔“多莉”。多莉的诞生标志着动物克隆的成功。其实,生物的克隆并非在动物克隆上首先成功。早在1960年由美国采用组织培养法就克隆出了的小苗,这是第一批克隆植物。科技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确立,为植物克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条件。科学家们确信,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可以分裂和生长,生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全功能性一一带有母体所有遗传基因信息。因此,只要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就可以用取自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7.
龚静 《世界科学》1997,(6):33-35
“一石激起千重浪”.用来形容“多利”绵羊的问世在人们心中的各种反应真是一点都不过分,在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试管婴儿、人工授精,还是体外受精、代理母亲等一系列生殖技术的成果在世界上引起的反应,也许都稍逊于“克隆”。这或许是有理由的,试管婴儿也好.体外受精也好,代理母亲也好,它们当然会产生诸如“谁是父母(生育的还是养育的)”的问题,以及无节制使用这些生殖技术所带来的破坏家庭和社会稳定性等等一系列与伦理道德有关的问题。但是,人们似乎还是可以堪慰的,因为生命的产生毕竟还是基于精子和卵子…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上“迷高”风盛,招工需要一定的身高,有些大学专业也需要一定的身高,找对象更要一定的身高。一些身材矮小的青年初人“四等残废”,婚姻大事难以解决。为此,许多家长都为自己个头矮小的子女着急,用尽一切方法想使子女长高。于是,商店里各种各样的增高药品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电视里也有现身说法的增高商品广告,使你不得不信。那么,这些增高药物和治疗器械真的能使人长高吗”人体长高实际上是骨骼生长,尤其是四肢的长骨的生长速度决定了人体的高度。长骨的两端在骨干与最远端之间有一骺板(或称生长板),骺板由软骨细…  相似文献   

19.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家孩子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坦克兵。入伍后他给自己锁定的目标就是:只要第一!他先从“健身”人手:别人跑5公里越野,他背着沙袋跑10公里;俯卧撑别人做一组,他就做5组,各个项目他每天晚上都给自己“开小灶”。凭着这种拼劲,他以各科全优的成绩入选团“十佳”标兵。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09,(12):F0003-F0003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推动医学技术的向前发展,高新技术在未来外科手术中的所占比重将越来越高。例如.受蠕虫启发而开发“的“摄像胶囊”可爬进肠道治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