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可见光到X射线的波长来观测,太阳是太阳系卓越的表演者,然而以了射线来观测,月亮则比太阳明亮。康普顿7射线天文台望远镜最近拍摄的图片提供了这一现象的图像证据。美国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国家宇航局戈达德宇宙飞行中心T射线天文台的研究者大卫·J·汤普查森(DavidJ.Thompson)说:“就我们所知,还没有其他天文部门看到月亮比太阳亮。”当高能宇宙射线(带电粒子)几乎以光速从银河系的遥远地区射入,以撞击月球时,Y辐射产生。它们激发了月球表面的原子核,然后辐射Y射线。和月亮不同,太阳有磁场,磁场偏转了宇宙射线或其它射…  相似文献   

2.
明月几时有     
“日地关系观测卫星”(Solar Terrestrial Relations Observatory)是两颗几乎完全一样的太阳探测器.它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同时观测太阳.就仿佛人类的一对“眼睛”同时看太阳一样。科学家们把这两颗卫星获取的数据结合起来能得到太阳的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3.
1974年和1975年,美国“水手10号”探测器曾两度飞过水星。然而,由于水星每环绕太阳公转两圈就要自转三圈,“水手10号”两次看见的都是水星的同一面。另一方面,从地球上也很难看见水星,这是因为水星离太阳实在大近。实际上,过去30年中,科学家一直都只对“水手10号”所看见的水星那一面有所了解,而对水星的另一面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10月9日,“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向太阳奔去。“夸父一号”重约859千克,运行于720千米高的晨昏太阳同步轨道上。在这样的轨道上运行,卫星可以长时间连续地对太阳进行观测,能最大限度地为科学载荷提供良好的观测环境。“夸父一号”的科学目标是“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它们是构成太阳活动的关键要素。那么,“一磁两暴”是怎么回事?太阳活动又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  相似文献   

5.
解密日全食     
为什么会发生日食 当日、月、地三者处于一直线上时,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便能发生日食。月影可以分为本影、半影和伪本影三种,不同种类的月影扫过地球表面,便发生了不同类型的日食。参照图1,我们可以看到:处于伪本影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到日环食,月球的圆面只遮住了太阳圆面的中间部分,  相似文献   

6.
太阳的振动     
近年来,太阳的振动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它提供了一种探测太阳内部的重要手段。《太阳的振动》一文介绍了什么是太阳振动、太阳振动能提供的有关太阳内部结构的那些重要消息、目前的研究进展及尚待探讨的理论和观测方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每次观星前,我们最好能明确要观测的主要目标,并了解这个目标的基本知识,提前通过星图软件熟悉当晚的夜空情况。做好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后,你肯定会好奇,仅凭我们的肉眼到底能看到些什么?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裸眼观测的常见目标,有一些是在日常就可以看到的,有一些是在固定时间才会出现的,还有一些是随机会遇到的。由于内容较为繁杂,我仅抛砖引玉,为大家提供一点思路与观测渠道。  相似文献   

8.
太阳黑子拍摄方法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发光气体球,从中心到边缘依次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层和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通常人们看到的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光球,太阳光能几乎全部来自光球,太阳光谱也是在光球形成的。太阳大气十分活跃,通过望远镜经常可以看到黑子、耀斑、日珥  相似文献   

9.
李文显  田晖 《自然杂志》2021,44(1):19-30
20世纪初太阳黑子中磁场的发现将对太阳的研究从唯象观测带入真正的物理研究。太阳磁场将太阳内部以及各层大气联系在一起,其演化驱动了太阳大气中的各种活动现象。太阳磁场的精确测量对于我们理解太阳物理学中大多数尚未解决的问题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回顾了太阳磁场的发现和观测历史,介绍太阳磁场常用的测量方法和当前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秋慈 《科学之友》2022,(9):14-15
由中国太阳物理学家自主提出的中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将于2022年10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展开对太阳的探索之旅。ASO-S卫星将搭载更多空间望远镜,重点观测太阳高层大气状态,将与羲和号形成观测层次和观测波段的有效互补。  相似文献   

11.
《科学24小时》2010,(7):76-76
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负责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以下简称SDO)项目的科学家公布了最令人吃惊的太阳影像,这些影像是此前任何人未曾见到过的。现在,他们又公布了一段有关太阳爆发以及日冕雨的影像。  相似文献   

12.
封面说明     
正高分辨太阳观测图像对研究太阳物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地基太阳望远镜受地球大气湍流等因素的影响,很难直接获取到高分辨的太阳观测图像.基于大量的短曝光观测数据,Knox-thompson法和重谱法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高分辨重建算法,但存在重建算法运算量大、耗时长、重建速度慢等一系列难题,严重影响了太阳高分辨观测的开展.昆明理工大学王锋教授快速高分辨太  相似文献   

13.
神奇的太阳闪光 英国业余天文学家理查德.克里斯托弗·卡林顿fRichard Christopher Carringtonl是一个啤酒商的儿子,原来的志向是研究神学以谋取教职,不料在1844年进入剑桥大学后迷上了天文.于是立志要成为一名天文学家。他建了一座私人天文台,日夜观测星空。1859年9月1日,卡林顿看到太阳黑子群附近有亮光掠过,他以为自己看到一颗大陨石落在了太阳上。  相似文献   

14.
美国宇航局三大天文台近日观测到蟹状星云中的一颗中子星正在释放大量高能粒子,它的能量释放速率相当于太阳的10万倍。  相似文献   

15.
根据苏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的意见,混沌理论可以解释地磁场中极光和其它振动的突然出现。他们已经知道陷入地磁场中的单个质子和电子在几分钟内就可转换成混沌运动。这一时间尺度与卫星对地球附近带电粒子的观测是一致的。极光的能源是电离的粒子,主要是质子和电子,它们形成太阳风,从太阳吹过行星。地磁场使太阳风的风向发生偏斜,从而使地球被封闭在磁层之中。在顺风的一面,太阳风吹离磁层使之形成长长的磁尾。  相似文献   

16.
纪树臣 《科学通报》1997,42(18):1905-1912
直到目前,人们对太阳射电缓变分量和宁静分量的了解比起射电爆发来说知道甚少.尽管大型射电望远镜、多种干涉仪和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已问世多年,但是投入太阳射电观测与人们的要求相差甚远.而日食射电观测的机会又不多,因此太阳射电天文学家总是抓住日食观测机会,采用多波段、高空间分辨率观测来不断了解和认识射电太阳的大小和形状,宁静太阳的亮度分布特性,缓变源的大小、高度、结构以及它们的频谱特性等等.下面介绍日食射电观测特点及我国日食射电的观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太阳地震学     
太阳地震学是近年来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衔接领域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借助观测到的全球性振荡来研究太阳内部结构与用地震学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迄今为止已有的实验资料包括测量得到的太阳固有振动的数千个频率数据,根据观测到的振动频率复原太阳内部结构的地震学模型解太阳地震学的反演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现在已得到带有太阳内部分异旋转分布信息的振动频率旋转分裂方面的首批可靠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8.
哈勃望远镜能看到什么?陆家训译烨苓校为了看到宇宙的边沿,科学家设计了哈勃望远镜。耽误了几年之后,到1990年4月26日,航天飞机将其送入地球运行轨道,这就给宇宙望远镜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因为望远镜在地面上总是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干扰,这就限制了从太阳行星和...  相似文献   

19.
乐贵明  唐玉华  韩延本 《科学通报》2007,52(21):2461-2467
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爆发的初期, 太阳高能粒子的加速地点在日冕. 由于太阳高能粒子的观测主要在1 AU附近, 因此, 太阳高能粒子的日冕加速源只能依靠综合观测的资料来推测. 目前太阳高能粒子日冕加速源的研究主要通过研究太阳高能粒子的谱、太阳高能粒子的电荷态、太阳高能粒子的日冕逃逸时间, 并结合多波段的观测资料等方法来开展. 太阳高能粒子日冕逃逸时间的计算是研究太阳高能粒子日冕加速源的重要方法之一, 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结合大量的太阳高能粒子观测与研究事例, 该文详细介绍了太阳高能粒子日冕逃逸时间计算得到的一些重要研究结果, 同时也介绍了每一种方法的特点. 结合典型的相对论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研究事例, 讨论分析了利用太阳高能粒子日冕逃逸时间推测得到的几个相对论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日冕加速源和可能的实际加速源, 指出了利用太阳高能粒子的日冕逃逸时间推测太阳高能粒子日冕加速源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日环食观测队的科学研究任务对我们地球上的各种现象来说,太阳起着极重大的作用。过去对太阳的观测只限于用光学的方法。最近,由于无线电学方面所获得的成就,特别是无线电测位技术和超高频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研究太阳在射电波(无线电波)段的辐射并借此进一步了解太阳的物理情况。太阳上的射电波是从围绕着光球的太阳大气中发出的。波长愈长的射电波发出自愈高的大气层。因此,对太阳的射电观测使我们能够研究太阳大气的结构和活动过程。太阳色球层的射电辐射在厘米波段。到现在为止,对色球层的研究还很少。而此次观测则以厘米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