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时间7月5日,跋涉27亿千米的"朱诺"号在中午11点18分(美东时间7月4日23点18分)进入木星轨道,开始了它探求木星和太阳系形成之谜的旅程。  相似文献   

2.
开心益智     
四个不同的证词某天夜里,侦探家附近的公寓里发生了一起枪击事件。住在该公寓的4个人同时被枪声惊醒,都各自看了自己的手表。当侦探赶到现场问到4个人时,他们分别作了如下回答:“我听到枪声是l2点零8分。“”不,是11点40分。“”我记得是12点15分。”“我的表是11点53分。”4个人说的时间都不一样,因为他们的手表都不准。一个慢25分钟,一个快10分钟,还有一个快3分钟,最后一个慢12分钟。那么,准确的作案时间到底是几点几分?九宫阵在一个9×9的大九宫格里面填上合适的数字,使得每行、每列以及每个3×3的小九宫格(加粗线条部分)都要包含从1~9…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瓷器都很熟悉,包括实用瓷器和观赏瓷器.但要提起"刻瓷艺术"可能有些人就不太了解了.什么是刻瓷艺术呢? 刻瓷又叫瓷刻,顾名思义,就是在烧好的瓷器上直接雕刻,其内容包括书法、山水、人物、花鸟、动物、人物肖像等.可以说刻瓷艺术是从瓷艺术中派生出来的一门独立艺术,是绘画、书法艺术与瓷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用瓷作为载体,用刀錾等工具代笔作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有书法、绘画艺术之美,又保留了瓷质自身之美.  相似文献   

4.
我们看书时经常会看到"子时"、"寅时"等,这些词代表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记时方法,和现代所说的"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相似。我们知道,在我国的十二生肖中,鼠排在第一,猪排在最末.有一种说法认为,我国古代,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对动物出没活动时间的认识,把十二时辰配上十二种动物,用动物的特性来给时辰命名。子:子夜11时到第二天1时,这时候,老鼠最为活跃,"子"与  相似文献   

5.
林之光 《自然杂志》2005,27(2):118-118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人终于登上并确认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南纬80°22′,东经77°21′11″,拔海4 093 m),媒体纷纷大篇幅报道.但是报道中有些地方科学性似可商榷.例如,报道中都说到南极有"四点",即极点,冷点,磁点和我们刚登上的高点.  相似文献   

6.
你能想像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刻七八首唐诗吗?你能想像珍珠、鳖骨、纽扣都可以成为雕刻字画的载体吗?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技术对嵊泗的潘天福而言,真的成了"雕虫小技",他在这个离不开显微镜和  相似文献   

7.
刘宗映 《科学》2002,54(6):49-51
北京时间2002年3月25日22点15分,"神舟3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4月1日下午4时51分飞船绕地球运行107圈后,返回舱降落在内蒙古中部的预定区域,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神舟号飞船的第三次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博这一新兴网络媒体悄然走红,应运而生这么个笑话:一朋友去看中医,大夫嘱托他每晚11时必须睡。隔一周,诸症未除,复诊。中医号脉,正色道:还是晚睡,以后晚上11时之前不睡就不要来看了。朋友大惊,感叹祖国医学真是博大精深。大夫又道:你凌晨01:14分以后才睡觉。朋友弱弱地问:能号得这么准呀?大夫说:我关注了你的微博。在现实生活中,像笑话中这样的"晚睡强迫症患者"并不在少数。无视疲惫的身体,还要继续熬夜打游戏、上网、看书、看电影、聚会……没什么事可做时也不愿睡觉,非要熬到凌晨一两点才上床,这正是"晚睡强迫症"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9.
中医是一门"伪科学"吗?学中医的人也不信中医吗?经络看得见、摸得着吗?西医已经非常发达,中医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打分的话,西医可得90分,中医只有10分吗?真理是唯一的,医学真理西方已揭示了,中医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吗?  相似文献   

10.
冯诗齐 《世界科学》2012,(5):12-15,11
什么是暗物质?什么是引力?为什么宇宙如此平滑?这些谜题中每一个都含有一种粒子。在上世纪30年代末,诺贝尔奖得主伊西多.拉比(Isidor Rabi)得知发现了较重的电子,他为此问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过去的四分之三个世纪里,他曾多次重复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知道,困扰拉比的μ子是仅依照其质量不同而分的三个类电子的粒子家族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人何时最容易产生灵感呢?专家们对298人进行调查后惊奇地发现,大约90%产生灵感的时间几乎在同一时间。『特别容易激发灵感的时间』是早晨起床后、深夜、睡觉醒来和进入睡眠前后。此外,在工作或学习中,『最容易想出好主意的时间』,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上午10点~11点之间。那么,人又在何种场所容易启发思维呢?另一项调查以821名实业家和职员为对象,结果表明,容易使人产生灵感的三大场所依次为躺在床上、步行时和在车船上。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过:构思文章最好的地方是马上、枕上、厕所。现代调查结果与此说法一致。另外,如果把场所按家中、工作单位和外部三个方面来分,家中为42%、工作单位为13%、外部为45%。显而易见,工作单位是最不容易产生灵感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一号2017年12月3日12时11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成功将陆地勘查卫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的陆地勘查卫星一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34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7次飞行。"风云三号"D星成功传回地球"彩照"蓝色的海洋、白色的云朵、黄色的土地……2017年12月8日14时07分,"风云三号"D星首幅可见光图像成功传回地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  相似文献   

13.
正刻瓷作为我国民间一种独特的手工绝技,以瓷为"纸",以刀代"笔",在素面瓷器上通过镂、凿、刻划出各种图形和图案。刻瓷所用的特制刀具用高碳钢和金刚钻石制成,顶端呈锥状,便于在坚硬的瓷器表面刻、凿。刻瓷的步骤分为两大步。首先是构思,或者称之为起稿。每个刻瓷师在雕刻之前,要将所刻画的内容仔细的想象在作品表面。这一步不仅需要刻瓷师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也需要刻瓷师有丰富的制作经验。起稿之后便是落稿。刻瓷师要先用毛笔和墨水将所构思的内容描绘在作品表面,为之后的下刀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体内生物钟不同步是导致人类疾病的原因之一吗?10多年前,研究人员报道了具有极端"晨鸟症"的三个家庭。晨鸟是指习惯早睡早起的人,与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正好相反。但这几个家庭的中许多成员有严重的晨鸟症状:平均在凌晨4点左右醒来,晚上大约7点半左右睡下。研究人员后来发现,这几个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说世界终于火,有人说它将毁于冰。"宇宙会如何终结?这不只是个哲学问题。宇宙学家们提出了种种猜测。宇宙学中的一些大问题,往往也是引发哲学家深思的问题。宇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怎样开始的?宇宙一直在膨胀吗?(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大约138亿年前;一个致密炽热的点在高密度状态下迅速膨胀,即所谓的大爆炸;是的,但膨胀速度不总是相同。)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目前还没弄明白:宇宙将如何终结?  相似文献   

16.
亲情 一家三口默默相守的温情 讲述人:方女士 身份:教师 我是初一年级重点班班主任,平时教学任务很紧张,在机关工作的丈夫也是大忙人.本来一家三口2009年的"十一"假期,想好好地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谁知丈夫"十一"那天值完班,第二天就发烧了,还伴着咳嗽,10月3日凌晨3点多,体温一度高至39.4℃.连月来,甲流宣传深入人心,我俩马上警觉,是否"中招"了?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1日16点40分,按照国际空间站的既定工作计划,搭载"联盟MS-10"号载人飞船的"联盟-FG"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火箭发射中心升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要实现6个小时内快速对接(此前世界各国通例为2天时间对接),俄罗斯宇航员阿列克谢·奥夫奇宁和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作为国际空间站第57、58名远征队成员,要执行约半年的驻留任务。黑格是首度执行  相似文献   

18.
全数据时代     
正一和往常一样,梅子在一连串的数据中醒来:"您的体温36.2℃,昨晚您睡了7小时49分钟……"这声音是从她大脑里"生长"出来的。脑机接口技术成熟后,电子秘书就通过刺激大脑颞叶皮层,模仿听觉冲动,来制造只有—个人能"听"到的声音。"黄兆京的演讲几点开始?""10点20分。已经赶不上了。用最快的速度,也要10点30分才能到。""我路上再快点,兴许还能赶上……""根据以往的数据和今天您的各项指标,计算后得出,最快10点30分您将出现在学校礼堂门口。"此时洗手台的镜子显示出一个笑脸Emoji,电子  相似文献   

19.
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必然涉及到营运车辆的维护保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时代的维修理念由原来的"七分修理三分保养"转变为"七分保养三分修理".可见,贯彻以"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是车辆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是瓷器的产地,与瓷器相关的艺术有千千万万种,而刻瓷艺术独具一格。刻瓷,顾名思义就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上进行雕刻的技艺,它以优质瓷器为载体,以镌刻痕迹的深、浅、浓、淡为艺术手法,以线条部位的韵律性彰显出书法的韵致与绘画的意境,可谓是"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目前有关刻瓷的起源说法不一,早在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是刻瓷的前身。从魏晋开始,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赏玩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