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金牙金矿微细粒金赋存状态的质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奎仁 《科学通报》1992,37(9):832-832
自卡林型金矿发现以来,微细粒金的赋存状态一直是矿物学和矿床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微细粒金主要呈显微金和超显微金存在,不但肉眼难以见到,在光学显微镜下也很难发现,给赋存状态研究造成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矿床的评价、勘探及选冶工艺的确定。本文首  相似文献   

2.
魏元柏 《科学通报》1993,38(18):1689-1689
目前,有关金的赋存状态研究,多集中在含金量为100ppm 以上之样品,对含金量<100ppm 甚至为几个 ppm 之样品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相对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分析检测手段所制约。电子探针(EMP),虽然分辨率较高(≤1μm),但检出下限为100~500pp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其分辨率也较高,但扫描元素的含量也须在100~300ppm 以上;电子顺磁共振谱(EPR)是判别晶格金颇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顺磁离子的含量也须在几十个  相似文献   

3.
梁树权 《科学通报》1989,34(18):1395-1395
泡沫浮选具有简单、快速和富集效率高等优点,它可分为离子浮选和沉淀浮选两大类。目前,金(HI)的离子浮选富集因子约为30,或浮选浓度达5×10~(-4)mol·L~(-1),本文的富集因子达10~2,经浮选富集后可测定少至0.5 ng·g~(-1)(ppb)金,全部操作不超过0.5 h。  相似文献   

4.
李晓林 《科学通报》1995,40(24):2227-2227
低品位铂矿(Pt<1×10~(-6))是铂赋存状态研究的一大难点.其主要原因是样品中铂含量低,铂矿物颗粒常又细微,使得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等常规观察和检测手段无能为力,严重影响了对这类铂矿床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扫描质子探针(SPM)和中子活化分析(NAA)是铂矿研究的有力工具.特别是新近发展起来的SPM,具有10~(-6)级的检出能力和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是铂的微区微量分析的有效手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金河桥榴辉岩中金红石Zr温度计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宇  李秋立 《科学通报》2007,52(22):2638-2645
对大别山金河桥超高压榴辉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微量元素分析, 得出其Zr含量为37~118 μg·g-1, 并且同一薄片内不同颗粒之间的Zr含量存在明显差别. 应用压力校正的金红石Zr含量温度计, 以压力上限4.1 GPa计算得到的温度(595~678℃)仍比石榴石-绿辉石Fe-Mg配分温度(846±70)℃低200~250℃, 但是比石英-金红石矿物对氧同位素温度及U-Pb体系封闭温度高150~200℃. 这指示, 金红石中Zr的扩散速率明显比Pb和O慢, 与已知的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金红石Zr温度高于U-Pb同位素定年体系冷却年龄对应的封闭温度. 超高压岩石折返过程中降压扩散和流体参与下的退变质重结晶可能是造成金红石Zr含量降低而没有记录峰期温度的主要因素. 金红石粒间Zr含量的显著差别表明, 金红石中Zr的配分可能处于差异性扩散和退化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沥青、干酪根对水溶液中Au~(3+)的还原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钟 《科学通报》1993,38(23):2169-2169
有机质对金属的还原作用被认为是有机质参与金属成矿的主要方式之一。Gatellier曾做了褐煤还原金的实验,并计算了反应动力学参数,但在中国的沉积改造型金矿床中,极少有金矿床与褐煤共生的实例,赋存于矿床中的有机质多为石油的演化产物沥青或腐泥型干酪根,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用沥青或干酪根还原金的具体资料。为此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沥青及矿石中分离出的干酪根对Au~(3+)的还原作用并计算了其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贺薇  李原芳  谭克俊  黄承志 《科学通报》2007,52(24):2840-2845
利用等离子共振光散射(PRLS)、等离子共振吸收、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金纳米棒与肝素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在溶液中, 金纳米棒呈分散状态, 具有微弱的等离子共振光散射信号. 但当其与肝素通过静电作用后发生明显的聚集, 产生显著的增强PRLS信号, 信号的增强程度与肝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基于金纳米棒聚集测定微量肝素的等离子共振光散射分析法. 在60 mmol/L NaCl和pH 5.33的Britton-Robinson (BR)缓冲溶液介质中, 金纳米棒浓度为6.4×10-5 mol/L时, 测得肝素的线性范围为0.02~0.70 μg/mL, 检出限为(3σ ) 8.0 ng/mL. 该方法成功应用于临床肝素钠注射液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杨进辉  周新华 《科学通报》2000,45(14):1547-1553
采用亚样品(sub-sample)取样及载金矿物-黄铁矿直接定年技术,研究胶东地区典型矿床玲珑金矿主成矿期载金矿物(黄铁矿)的形成时代.黄铁矿亚样品Rb-Sr同位素年龄为(121.6± 8.1) Ma,矿石(黄铁矿石英脉)及矿石-矿物的Rb-Sr同位素年龄却集中在120.0~122.5 Ma和110.0~111.7 Ma两个年龄段之间.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矿物学特征认为,矿石和矿石-矿物的同位素年龄是混合线,121.6 Ma应当为玲珑金矿主成矿期——含金黄铁石英脉阶段的成矿时代. 研究表明,利用亚样品取样技术直接测定载金矿物黄铁矿的Rb-Sr同位素年龄用于确定热液成因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电气石中过剩~(40)Ar的赋存状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华宁 《科学通报》1990,35(11):848-848
许多低(微)钾矿物,如绿柱石、堇青石、电气石和石英等,含有过剩~(40)Ar(~(40)Ar_E),这一事实得到了公认。但是,对于~(40)Ar_E在矿物中的赋存状态却有争议,为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40)Ar_E赋存在Z轴方向的通道中。至于~(40)Ar_E进入矿物的时间,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40)Ar_E是在矿物结晶时混入的(如Damon和Kulp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40)Ar_E是在矿物结晶后的历史中扩散进入的(如Schreyer、Yoder和Aldrich等)。后一种观点主要基于矿物结晶早期高温阶段不能保存氩,只有温度降低到封闭温度时才开始保存氩。  相似文献   

10.
正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体积为10~(-9)~10~(-18)L)系统的技术,涉及到工程学、物理学、化学、微加工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目前,微流控技术在众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期刊载的"微流控与材料"专题介绍了功能软物质材料及其在微流控领域的应用、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高通量材料研究以及基于微流控液滴技术的载药缓释微球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刚性“交联剂”H10TTPR对金纳米粒子的组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6,7,12-四硫-十氢苝(H10TTPR)作为交联剂, 利用硫原子与金表面的配位作用对金纳米粒子进行组装. 分别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组装过程进行了研究, 并且通过改变H10TTPR的加入量, 实现了对纳米粒子的聚集程度控制.  相似文献   

12.
卡林型金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金矿化类型之一,尽管已经有大量关于卡林型金矿床的研究成果发表,但在巨量Au来源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以右江盆地中-上二叠统火山-沉积岩中新发现的自然Au为视角,通过高精度的电子探针(EPMA)、纳米离子探针(NanoSIMS)和原位激光剥蚀(LA-ICP-MS)相结合,进行自然Au的纳米矿物学、白铁矿原位硫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中-上二叠统火山-沉积岩中发育大量具喷流沉积(SEDEX)特征的硫化物结核(白铁矿-黄铁矿-石英-重晶石),自然Au主要以纳米级颗粒(1~5μm)赋存在白铁矿裂隙中. EPMA分析显示,自然Au中伴生Hg、Cu、Zn、Sb等低温成矿元素,与卡林型金矿床成矿元素组合(Au-As-Hg-Sb±Cu±Zn)基本一致.自然Au寄主矿物白铁矿具有较低的Co/Ni比值(平均0.12)、高的Ti含量(主要介于39~890 ppm (1 ppm=1μg/g),部分测点Ti含量可达10000 ppm以上),以及低的Cu(1~32 ppm)、As(1~920 ppm)、Zn(0~5 ppm)和Au(0~0.53 ppm)含量.这种低Co/Ni比值和Ti富集特征表明,白铁矿形成于沉积-成岩过程且与高Ti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有关.白铁矿δ34S值介于20.30‰~34.29‰(平均25.86‰),揭示其形成于一个硫酸盐较为封闭,而H2S较为开放的环境,有机质参与的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为大量硫化物的沉淀提供S.以上这些证据显示与峨眉地幔柱有关的海底热水喷流导致低温成矿元素Au-Sb-Hg±Cu±Zn在中-晚二叠世火山-沉积岩中初步富集.结合前人研究,综合认为峨眉地幔柱活动可能为大规模的卡林型金矿化提供了成矿物质基础.尽管峨眉地幔柱与卡林型金矿化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但无疑本次的研究发现对重新审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吡咯烷酮稳定的微米级金盘的制备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颖  江鹏  葛广路  郭灿雄 《科学通报》2008,53(11):1268-1273
报道了在200℃和自气压溶剂热条件下,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 乙二醇(EG)为溶剂和还原剂, 通过还原氯金酸获得大量六边形或三角形微米级孪晶金盘.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清晰的金盘孪晶界面.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相应的选区电子衍射(SAED)表征也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此外,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实验证实, PVP分子吸附在这种金盘的表面. 这表明PVP分子对六边形或三角形金颗粒的形成和进一步演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实验和表征结果, 提出了一种金盘从纳米级到微米级的演化机理, 用于阐述不同形状金盘的可能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两种共存网蛱蝶的不同集合种群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998 ~ 2002年, 对河北省赤城县闫家坪村周边地区的两种网蛱蝶进行了全面的野外调查. 利用该地区的1∶10000的地形图, 结合GPS获得的数据, 经过GIS处理及SPSS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两种网蛱蝶有不同的种群结构,大网蛱蝶是源-汇集合种群, 金堇蛱蝶是经典集合种群,支持前人遗传分析的结果; (2)两种网蛱蝶有不同的种群动态,大网蛱蝶源-汇集合种群很不稳定, 并且种群数量一直较小, 因此有逐渐灭绝的趋势; 而金堇蛱蝶经典集合种群比较稳定, 并且一直维持较大的种群数量, 因此可能会长期续存; (3)两种网蛱蝶的被占据斑块及局域种群的大小显著相关; (4)隔离度对两种网蛱蝶的集合种群都有显著影响, 符合经典理论的观点. 斑块面积对两种网蛱蝶的集合种群都没有显著影响, 与经典理论不一致, 应该考虑其他因素, 如栖息地质量对集合种群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赵继贞 《科学通报》1997,42(20):2205-2208
许多生物能够富集重金属,已经证明一些微藻在水介质中对金离子和其他金属离子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对微藻富集贵金属金的研究既有理论方面的意义,也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通过筛选和基因工程手段有可能获得富金能力强的藻种或藻株,并用以从含金自然水体(如地热水)中富集金,及从工矿废水中回收金.另一方面,对富集机理的研究有可能揭示生物成矿的机制,探索利用微藻细胞生产含金蛋白及在生化制药方面应用的可能性.在前人关于微藻富集金的研究中,对富集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蓝藻或蓝菌门Cyanophyta,Cyanobacteria)经三价金离子(Au~(3 ))诱导培养后,Au~(3 )在培养液和藻细胞之间、在藻细胞的细胞壁及鞘层(Sheath)、胞内蛋白质组分之间的分配,由此探讨了微藻富集Au~(3 )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备受人们关注[1~4].在催化、非线性光学器件、气敏元件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纳米TiO_2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2,3].掺杂贵金属可以显著改善和提高TiO_2的性能~[5~7],如Au-TiO_2体系所表现出的良好催化性能~[7~9].文献报道:5nm以下的金纳米粒子具有好的催化活性~[5],但要在载体上控制金颗粒的尺寸和分散度是很不易的~[10],而适宜载体和金粒子的高度分散对于其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7,11].通过简单的水热处理可以得到高比表面的TiO_2纳米管~[12,13],但是具有高催化潜能的金搀杂TiO_2…  相似文献   

17.
微米PIXE对含金矿样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任炽刚 《科学通报》1991,36(16):1215-1215
建立在PIXE(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基础上的微米PIXE技术是继电子微探针之后的一种新的微束分析技术,它的探测限可优于电子探针10~2倍。对地质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测定,对矿物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领域矿物成分的微结构研究有重要意义。可以获得单  相似文献   

18.
波长 韦布的主要观测波段为红外,并且拥有4台用来拍摄天体图像及光谱的科学仪器.这些仪器提供的波长覆盖范围为0.6~28微米(1微米等于1×10-6米).而电磁波谱的红外部分处于0.75微米左右到几百微米之间.这意味着韦布的工作范围主要在电磁光谱的红外段,在可见光范围内(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红色和黄色部分)也具有一定的观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金纳米粒子(Au NPs)对成骨细胞系MC3T3-E1的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浓度为1.5×10−4, 3.0×10−5, 1.5×10−5 ?mol•L−1的20和40 nm金纳米粒子均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矿化功能, 呈现出了剂量和时间的依赖关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表明, 20和40 nm的金纳米粒子促使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形成蛋白2(BMP-2)、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基因的表达上调, 而且表达量高于加NaF的阳性对照组. 研究结果显示, 金纳米粒子能够促进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及其矿化功能. 而且, 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成骨分化及其矿化功能的影响有所不同. Runx2, BMP-2, ALP和OCN 4种基因之间相互影响, 从而刺激了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20.
漫话病毒     
病毒是最小的生物体,可用细菌和病毒作一比较。最大的细菌与一般的人体细胞差不多大,约为10微米(1微米=1/1000毫米),人的肉眼只能看到比它大10倍的东西,所以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红血球的直径是7微米。一般的细菌比红血球还要小,例如,各种杆菌平均只有2微米,而最小的细菌(一种球菌)直径只有0.4微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